第17章
      
          自强不息的华罗庚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并不是多么的富裕,全家
      的生活担子全部都是靠父亲一个人开一家小杂货店来维持。幼年的华罗庚常被人讥
      笑为" 呆子".上了中学后,由于贪玩,第一次数学考试就不及格。还好,在老师的
      劝勉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努力学习,从那以后,不但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并且数学成绩总是全班之冠。华罗庚读完初中,到上海后只读了一年书。第二年,
      因为他再也交不出50元的伙食费而无奈退学。回家后,他到父亲的店里去帮忙,但
      他对数学的兴趣并没因为辍学而减低。在店里,他时常会捧着向各位老师借来的数
      学书苦读,结果常常忘了接待顾客,把父亲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把他的那些书全
      给扔掉。
      
          五年以后,华罗庚便开始写一些数学论文,然后寄给刊物,虽然他寄去的很多
      稿件都被退了回来,可是他并不对自己灰心,还是不断地写下去。一日,他的一篇
      论文终于被刊载在当时的著名杂志上。清华大学的数学主任对一位受教育不多,却
      能写出这样有水准的论文的青年感到既惊讶又欣赏,就请他到大学担任数学系的助
      理员。大学丰富的数学藏书使华罗庚有机会获得更精深的知识。此后,他常常发表
      论文。在他26岁的那一年,他被保送到英国的剑桥大学读书,回国以后,为国家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罗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天才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累积。" 一个人想要获
      得成功,勤奋努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必须得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强者与成
      功者必备的一种精神。
      
          正义之极
      
          什么是正义?柏拉图认为," 在工作期间各自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是正义"
      ;乌尔比安认为," 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 ;凯尔森
      认为," 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在这个概念上,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我
      们的概念中,正义即公平、公正。正义是法源的一种,同样也是法的追求和归宿。
      
          既然说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力,那么一个人的行为以及状态是否正义就
      得看三点要素:(1 )人本身。人是正义反映的主体,也是评价正义的主体。(2 )
      社会的形成归于人的产生和结合,社会对人的分工、分配起着重要作用。个人得不
      到与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归结于社会的不正义(公平)。(3 )与人直接
      相关的事物,如地位、资格、自由等,其多寡优劣主导着人们的评价。在远古最原
      始的社会形成时,有了原始的劳动成果的分配,人们就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至
      于哪种行为以及状态是正义的,用不同的标准、角度以及站在不一样的立场上,其
      观察和得
      
          出的结论有时候也是不相同的。
      
          正义的本质就是好与坏的折中。什么是好呢?好,就是干了一些不好的或是不
      正规的事而不用受罚;那么坏呢?就是在受了罪之后而没有办法去报复。
      
          最大的不正义者就是窃国的暴政者,他们往往把别人的东西,不论是那些神圣
      的还是那些普通人的,或是公家的以及是私人的,他们会肆无忌惮地将这些东西据
      为己有。
      
          如果有人问:正义是什么?正义就是由理性之光所承认的,明确决定哪些是真
      正属于自己的,以及哪些是属于别人的自然最高规律。
      
          正义是人民最迫切的一种义务,同样它也是人民最为神圣的权利,因为,正义
      是大自然赋予人民的永远不会衰老的遗产。
      
          如果说在一个社会里面秩序是合乎正义的,那么这就意味着这种秩序把社会里
      人们的行为调整得能够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能在这个秩
      序中找到他们的幸福。对于正义的期望是人们永恒的对于幸福的期望。这是为什么
      作为孤立的人不能找到幸福的原因,因而,他就在社会中不断地寻找,正义才是这
      个社会的幸福。
      
          正义被人们认为是精神的某种态度、一种合法的公平的意愿以及一种承认他人
      的要求与考虑的意愿。正义的雇主愿意考虑其雇员的合理要求。正义的法官会决意
      在一起诉论案中避免对一方当事人产生偏袒和偏见。正义的立法者愿意关注他根据
      义务应当代表每个人以及群体的某种利益。
      
          给予每一个人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这是正义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以及普遍有
      效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成分的话,正义就不能在社会中兴旺起来。公平、正
      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构成一个法律纠纷的有关事实应当根据这些事实产生
      时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来裁定,而不应当根据事后去制定的法律——因而,在导致纠
      纷的交易的时候或是事件发生的时候,该法律肯定不为当事人所知和裁定。
      
          正义和责任比生命更可贵
      
          在云南嵩待高速公路小街收费站的3 号收费亭上,曾有一名手拿铁锤和长刀的
      歹徒,从一辆刚驶过的大货车后蹿至收费亭窗口,用铁锤猛击收费员杨小川。面对
      突然袭击,头部受伤的杨小川与歹徒展开搏斗,凶神恶煞的歹徒又拔出一把约40厘
      米的长刀狠狠刺向杨小川腹部,歹徒抢走部分现金后,仓皇逃窜。在送往嵩明县人
      民医院的途中,杨小川因为伤势过重加上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献出了
      自己年仅39岁的宝贵生命。
      
          在他死后,有人纷纷议论,如果杨小川头部受伤后他知道" 任何财产都没有生
      命重要" ,以及" 爱自己的生命要胜过其他一切东西" 的道理,不与歹徒展开搏斗,
      腹部就不会挨歹徒一刀,生命就能保住。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
      仔细想想却是一种置正义与责任于不顾的议论,同样这也是对杨小川的英雄行为的
      一种玷污。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相信许多人都会记
      得这样的几句诗。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人人都应珍惜它,但是,总还
      有一些东西要比生命更值得珍惜,就像正义、责任以及良知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就不会有人在生死关头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不会有人在自己的生命与国家财产
      受损面前,在国家与社会最需要他时而献出生命了。
      
          杨小川身为一名收费员为了保护一万多元公款与歹徒生死搏斗,她在生和死的
      考验下选择了正义与责任,没有选择退却,她的死重于泰山,而并不是像有些人说
      的那样是无谓的牺牲。收费员杨小川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在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
      她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公款不受侵犯。而且,在生死抉择面前,她没有选择退却,
      这正是难能可贵之处。如果每一个人在他人和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都以生命比财
      产更可贵的借口而选择退却,照此下去的话只会助长罪犯的嚣张气焰,这样只会让
      社会治安越变越坏,到那个时候,恐怕想珍惜自己的生命,想苟且偷生都很难了。
      
          每个人都知道生命重要的道理,但是正义、责任和良知却比生命更重要。
      
          有追求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有追求的人就是不甘落后勇于向着目标前进的人。
      大海也
      
          有它的追求,大海的追求就是能够保持波涛汹涌。它的追求是执著的,每天它
      都以最大的热忱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已经成为了它的坚定的目标。它希望自己在
      数万年后风采依然……
      
          执著追求
      
          执著精神永恒
      
          水,看起来似乎是柔弱无力的。然而,如若去海边看看,那一望无际由海水结
      成的联盟可以摧毁胆敢抗拒的一切!礁石挡道,海水一声怒喝,用看似娇弱的身躯
      迎头撞去——在变成浪的一瞬间,也凝成了最壮美的风景!紧接着又一排海水更愤
      怒地向礁石扑去,将还没收回
      
          得意之色的礁石扑了个灰头水脸!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礁石还是礁石吗?
      人若像海水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
      
          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鲁迅说过:要想在文化上有所成绩,则非韧不可。
      
          周恩来说过:有恒心、有胆力,方能成功。
      
          钱学森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有成果的。
      
          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如何变
      迁,他的初衷
      
          与希望始终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最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巴斯德曾说过:告诉你我是怎样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
      持精神。
      
          培根也曾说过:无论什么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掉了灵魂。
      
          福楼拜也曾说过:自身的才华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巴甫洛夫也曾说过:我一旦坚持了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把我打倒。
      
          达·芬奇也曾说过: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应再动摇为之奋斗的决
      心。
      
          看!这么多的伟人、名人为执著的精神而挥毫,可见执著会带给人们不同凡响
      的结果和效应。
      
          研究昆虫的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对四百多种昆虫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了
      十几卷本的巨著《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他在研究昆虫的时候非常投入,常常趴在路边观察昆虫,一看就是一天。有一
      次,村里几个人去地里摘葡萄,看见法布尔蹲在路边一动不动,等到黄昏收工时,
      他仍然蹲在那里,村里人不明白他在那里到底干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他正
      在观察一个石头上的昆虫。法布尔就是用这样的态度来进行研究的。为研究榭蚕蛾
      雌雄求偶的规律,他花了3 年时间精心地观察和记录。不幸的是,在他即将取得成
      功的时候因雌性蚕蛾被螳螂吃掉而功败垂成。
      
          本来记录得已经非常完善了,但为了保持记录的完整、真实和准确,他决定从
      头再来。于是又用了大约3 年的时间做出了完整而准确的观察记录,在这前后总共
      用了6 年。他就是以这样执著、严谨的精神和不辞劳苦的态度,才写出了《昆虫记
      》。
      
          永不退缩的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这样讲:" 在每个人心里都存有继续往前的使命感。努力奋斗
      是每个人的责任。"
      
          他一生都面对着挫败:八次选举落选,两次经商失败,一次精神崩溃。很多次,
      他本可以放弃,但他没有;也正因为没有放弃,他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之一。
      
          下面是林肯进驻白宫时对自己历程的部分描述:
      
          1818年,母亲去世。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未获得入学资格。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花了17年才把债还清。
      
          1835年,就快结婚时,未婚妻死了,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 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局长的工作,被拒绝。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100 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林肯这样说:" 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
      了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气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
      死掉都爬不起来了。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遇到的困难比林肯还要大吗?我经历的挫
      折比林肯还要多吗?
      
          为执著献出生命的魏格纳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1910年他30岁时因病住院。
      枯燥的住院生活中,他经常看着病房里的一张地图发呆。一天魏格纳偶然发现在大
      西洋西边的非洲和美洲的海岸线轮廓非常接近,甚至可以拼在一起,他就想既然它
      们可以拼在一起,那么是否它们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呢!如果真的曾经连在一起,那
      么今天分开一定是由大陆的漂移和破裂所致。1911年秋天,魏格纳查阅文献时看到
      一篇文章谈到,在大西洋旁边的非洲和美洲大陆上发现了一些非常类似的陆生动物
      古化石,而这种动物绝对不可能跨越重洋出现在两地,这只能说明两块大陆原来是
      连在一起的。魏格纳感到这个课题非常有价值,于是他决定研究,但他读的专业是
      天文和气象,跟这个研究课题差得很远(研究这个课题需要钻研地质学和古生物学、
      动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古气候学和大地测量学),但这些没有把他吓倒。1912
      年,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虽然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他坚信不
      移,不懈努力。1930年他50岁时,第四次进入冰天雪地的格陵兰进行大地测量,寻
      找证据。格陵兰当时的温度是零下65摄氏度。魏格纳一行三人,有一人因双脚冻伤
      而留在基地,他和另一同伴深入到格陵兰的冰天雪地中,从此一去不复返。第二年
      夏天人们找到了魏格纳的尸体。他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