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我舍弃小我
      
          刘允若的执拗再次凸显了出来,有一股非丽达不娶的劲头。身边的人多体谅他,
      但大家又都感到他这种挣扎是徒劳的。
      
          前车可鉴,除了他的哥哥、姐姐外,中南海里还有例覆辙,那就是李富春和蔡
      畅的女儿李特特,她的丈夫是苏联人。
      
          他们(指李特特、刘允若,作者注)都爱上了和自己国籍不同的人。尽管他
      (她)们或者是革命者的后代,或者是来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苏联人,但是这种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的婚姻在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家庭里是没有希望成功的。
      所不同的是,这两个人不像爱琴那样顺从,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与父母发生
      了激烈冲突。所以,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在这个圈子里是受到普遍批评的人。我们
      都觉得他们实在不应该把个人的利益,何况这利益其实只是爱情,凌驾于革命之上。
      大人们教育我们说,这是由于他们受到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自身不够革命化
      的缘故。特特姐姐由于坚持和自己的爱人保持关系,她妈妈蔡畅和父亲李富春宣布
      和她断绝亲子关系,尽管这实际上没有意义,因为这种客观存在的关系在法律上无
      法解除,事实上也无法断绝。这只是表示我们严厉的父辈对他们不听话的子女一种
      决绝的惩罚。特特姐姐好长时间不能和父母联系,不能再住在中南海的家里。
      
          (注:见罗点点著《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南海出版公
      司1999年出版)
      
          罗点点的叙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那样一种氛围。中共领袖们对海外关系的
      敏感和回避,可以说是到了极其谨小慎微的地步。
      
          眼看着刘少奇和毛毛父子俩的对峙,王光美心中非常焦虑。她深知丈夫的政治
      抉择是不可改变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也会做出同样的决断。但作为继母,她
      对失去生母的孩子,更希望施予尽可能多的关爱,让孩子得到人生的幸福。
      
          在利弊权衡、苦口婆心皆不奏效的情况下,王光美寄希望通过让刘允若和本国
      的女性接触,萌发新的恋情,以抚平他同丽达分手的心灵创痛。从此,她开始留心,
      去观察刘允若眼睛里的细微变化。
      
          当她发现允若对某位电影演员印象不错时,曾有意促成好事,但经调查感觉有
      些问题,只得放弃。后来,她又为允若相中了一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女电影演
      员,并亲自和允若谈了此事。允若对继母的关心很感恩,专门到某电影制片厂看了
      那位女演员,并表示满意。但女方得知允若的家庭背景后,感到两家境况悬殊,委
      婉推脱了。
      
          “爸爸不得已的选择给毛毛带来的情感损伤,始终让妈妈牵念,凡是能做的她
      都不遗余力,以使毛毛获得情感补偿。可毛毛婚姻之事格外蹉跎,因此他内心一直
      存着一个结。”从政多年,如今担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政委的刘源,大概最
      能理解自己父母亲的内心款曲。
      
          平民家庭的加减法,到了政治领袖的家庭,就变成比歌德巴赫猜想还复杂的方
      程。方程的这一边是看得见的伟业殊勋名垂青史;而那一边是无法预测的世俗情感
      伦常的牺牲。
      
          一个父亲,他的衷曲难为子女所体谅,他的信仰追求让儿女付出了情感代价,
      他的心灵还能静如止水没有伤感吗?但他是政治家,他必须遵循政治的准则。
      
          然而,作为孩子,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他们也许只想当好他们的工程师、
      教师,他们只想拥有普通人的爱情。只是由于他们生长在了政治领袖的家庭,他们
      的判断和取向便不能随己所欲了,原本平常的渴望,在他们就可能成了奢望。他们
      不得不舍弃一些自我,而为公众和大局舍弃自我的人,是让人钦佩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