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斗争意识强,而灵活性十足
      
          所有看节目的中国人,在基辛格等到华前一天就被打了招呼,21日出席文艺
      晚会的美国人,有别于以往意义的国宾,他们入场时,不起立,不鼓掌,只在中
      间休息和最后谢幕时,给演出者鼓掌;在看演出的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唧唧
      喳喳。
      
          如此一来,文艺晚会自然就失去了原本给人的欢愉感染,礼堂的气氛显得肃
      穆。尽管如此,当基辛格等听陪同的人员介绍说,他们置身的这座恢弘而富丽堂
      皇的建筑,竟然在10个月内就完成了施工,仍忍不住啧啧惊叹。
      
          比之更多务虚意义的第一次秘密接触,基辛格第二次来华拟订总统访华日程、
      敲定中美联合公报的务实会谈,就艰涩得多了。为此,周总理如何以其过人的睿
      智折冲樽俎,致使洛德最后发出“周恩来太厉害了,让我们否定了自己的方案,
      接受他们的方案,而且高高兴兴,心悦诚服”的慨叹,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但这不是我要述说的主旨。
      
          据我个人感受,基辛格第二次来华的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大体是成功的,5
      号楼里再没有发生“语录”事件,但这一次确实增添了点新的笑料。有个别随基
      辛格来华的美国人,在飞机场吃饭时,也许是想留点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作纪念,
      把筷子悄悄藏了起来。
      
          后来,有一则流传颇广的笑话,说是为尼克松打前站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
      助理黑格准将,对宴会使用的高级象牙筷子十分欣赏,偷偷藏进了自己的皮箱。
      我方为了不使他难堪,就一直不动声色,直到他离开时利用检查行李,才悄悄取
      回了那双高级象牙筷子。黑格由此得知中国人早就发现了,羞惭莫名。这个笑话,
      大概就是根据前面的笑话演绎出来的。
      
          在基辛格第二次来华期间,小的意外还是有一些的。例如有一次外出,警卫
      乘坐的车出了故障,阻挡了外宾车队。警卫部门随即进行了检讨,并研究了如何
      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基辛格一行刚刚离开中国,周总理立即布置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这次接待、
      警卫基辛格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
      
          10月27日,基辛格来华期间参与会谈、接待和警卫工作的负责人,在外交部
      集合。公安部副部长于桑首先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这次接待要认真总结,分两
      个方面,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技术的。此次工作可视为尼克松访华的预演,总
      结是为下一步取得经验。
      
          参与同查平等进行技术会谈的刘澄清、韩叙,介绍了会谈的有关细节,如尼
      克松访华时卫星地面站、电台的设置,无线电通讯等事项的会谈情况。他们说双
      方都认为技术会谈是成功的,但后面的工作还很多,中国方面的物质准备必须马
      上着手了。
      
          民航总局副局长马仁辉、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局长张瑞霭,介绍了民航方面
      接待基辛格机组人员时,是如何由不太适应到比较适应的。他们说开始和美方人
      员接触时有些束手束脚,后经周恩来总理及时点拨后才渐渐好转。
      
          接着,他们摆出了美国总统来华时在专机的存放、专机机组人员安置、机场
      活动及通讯设备架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民航方面所做的一些考虑。
      
          由周总理点将的接待、警卫工作主持人李耀文,在最后总结时说:基辛格此
      次来会谈,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我们接待人员,在与美方人员的接触中,思想上在坚持原则方面有余,一事当前,
      捍卫主权、同美国人做斗争的意识很强;而灵活性不足,很少从为增进中美两国
      的了解、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工作考虑。
      
          李耀文要求参与尼克松访华工作的各个部门,尽快研究拟订出各自的接待计
      划来,在11月5 日前,交出一个文本的草案,以便进一步研究协调,形成整体的
      接待工作方案。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