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警卫处是军级单位
      
          关于在这次会议之前,围绕专题报告的起草,围绕将提请四届人大讨论通过
      的宪法草案中是否设立国家主席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上层的争执和暗中
      较劲,直接当事人汪东兴、陈伯达等都做了很详细的回顾,我就没有必要在此赘
      言了。
      
          作为这次不寻常会议的保卫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我虽然不可能为党史研究
      者们提供更多高层秘密,但我却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观察了整个会议的过程以及
      那些为置身其中的高层领袖无暇关顾、热衷会议主导线索的追踪者忽略的细节。
      这些细节,也可以算是反映中共第三次庐山会议全貌的一些可堪参考的构成部分
      吧。
      
          当中共中央确定下九届二中全会的会期和地点后,汪东兴即召集中央办公厅
      的有关部门开会,布置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事项。涉及中央办公厅的会务工作主
      要是两大块:一是秘书工作;一是警卫和服务工作。
      
          我记得,有关九届二中全会警卫和服务工作问题讨论和布置的会议,是在1970
      年7 月2 日,由汪东兴主持的,参加的人员都是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的有关干部。
      
          此处有必要对已经发生的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机构的变动,稍作交代。
      
          在“文革”前和“文革”初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和中央警卫团属两个不同
      的建制,警卫局属中央办公厅,同时也是公安部的九局;中央警卫团则属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参的建制。1969年10月,经中央批准,两单位正式合并为中央办公厅
      警卫处。
      
          因为当时形而上学之风盛行,毛主席提倡机构要精简后,在许多人的意识里,
      就仿佛单位越小越革命,许多委、办、局改称组、处,实际人员并没减,有的甚
      至更臃肿。中央办公厅的各局也都改称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合并后,汪东兴成为警卫处的党委书记、处长,同时是中央警卫团的最高首
      长,但他始终没有挂过中央警卫团的团长或政委的头衔。由于这一合并,原来警
      卫处的副处长都成了警卫团的副团长或副政委;原来警卫团的团长、政委、副团
      长或副政委,亦成为警卫处的副处长,以至警卫处除处长汪东兴外,有16位副处
      长,他们都经过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政治局五常委的批准。
      
          经此机构变动,原警卫局的警卫一、二处,合并为警卫值班室,下设警卫一
      科,即中南海科;警卫二科,即钓鱼台科。我的头衔多了起来,是警卫处的副处
      长,警卫团的副团长,警卫值班室的副主任。
      
          虽然警卫局这么一精简变成了处,它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处,仍是局级甚至比
      局级还高的单位。有一次,我在钓鱼台碰到纪登奎,他说:“警卫处组织机构军
      委办事组已经批准,警卫处是军级单位,你现在是最年轻的军级干部。”我也开
      玩笑地回应说:“你不也是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吗?”
      
          在7 月2 日的会议上,汪东兴对九届二中全会的警卫和服务工作,进行了十
      分细致的部署:首先他提出,由负责玉泉山警卫的警卫处副处长李钊带队,提前
      上庐山为会议打前站。警卫值班室、警卫团、交通科等部门,都要派人去做会议
      准备工作。打前站的人到庐山牯岭,先要看看房子是否能住;将大会会场、小组
      会场看好和布置好;还要到庐山下的九江市,把落脚点准备、布置好。
      
          第二是交通工具的准备工作。汪东兴估计会议上大概需要汽车50辆左右,他
      说这些用车大部分都从北京运过去,如果还不够用,再临时从湖南和湖北的武汉
      借用一部分。
      
          他还要求负责通讯联络的部门,把会议区域内的电话安装好,从庐山上到九
      江市的电话线路如何装设,要进行勘察。
      
          汪东兴又讲了许多细节问题。例如会议期间的服务招待问题,伙食问题等等。
      
          他说招待和服务要安排好,为了方便参加会议的委员们,可以设些小卖部;
      还要加设几个食堂。厨师不够,可以从有关部门调一些去。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