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公安部九局和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是两块牌子一个单位
      
          60年代中期,我国的城市和农村陆续展开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继前十条之
      后,中共中央又发了被称为“后十条”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
      的规定(修正草案)。后十条对国内的形势做出更为严峻的估计,提出敌人拉拢
      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两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认为社教运动,
      是比土改运动更广泛、更复杂、更深刻的群众运动;强调要首先解决干部中的问
      题,并规定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等等。
      
          此后,中央各大机关、部队机关纷纷组织工作队,下基层参加社教运动,我
      就多次到各省的公安基层单位和农村搞“四清”。我所参加的“四清”工作队中,
      都有中央办公厅的人员,这不能不提到公安部的八、九局合并。
      
          而说到“合”,还得先简要回顾一下“分”。公安部刚成立时,负责警卫工
      作的是八局,也称警卫局,负责的面很宽泛。当时的局长是刘伟,副局长有汪东
      兴(兼一处处长)、孟昭亮、岳欣等,下设警卫、保健、供应站等多个处室。
      
          到了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一个局管面过于宽泛的情况,原八局一分为二,
      主要负责中南海警卫的一处等有关人员,另组成九局,由汪东兴任局长,张耀祠
      等为副局长。九局承担毛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总理、朱老总、陈云同志及住在
      中南海内的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等首长,中南海住地、部分要害部门的警卫
      任务。
      
          剥离了九局后的八局,仍由刘伟任局长,刘辉山、张廷祯等任副局长,负责
      全国各省市警卫工作的指导,承担九局警卫对象以外的四副两高等领导人的警卫
      任务,还负责军委首长、外宾及中央各要害部位、大型集会活动的警卫工作。
      
          1957、1958年间,公安警卫机构和全国许多单位一样遭逢精简,大量人员下
      放,八、九两局,特别是八局框架虽存,但其中一些处室已然被撤销。有些领导
      工作调动,警卫干部则大大减少。八局局长刘伟调到二机部任副部长,岳欣继任
      局长,副局长有刘辉山、张廷祯、郝若瑜、王生荣。九局局长汪东兴调任江西省
      副省长,由赖祖烈任局长,副局长有罗道让、张耀祠、王敬先。
      
          在分开后的几年间,八局原有的几个处都或撤或并,只剩下我所在的外宾警
      卫处了。1964年4 月,经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批准,八局九局合为一个局,撤销
      八局建制,原八局办公室的部分人员分散到九局的办公室、一处、保卫处等部门。
      八局四处因人员无大动,原班人马在并入九局后,新组成九局的二处,仍负责外
      宾警卫工作。
      
          合并后的九局由此刻已任命为公安部副部长的汪东兴兼任局长,副局长有张
      耀祠、李树槐、田畴、毛维忠、杨德中和八局过来的郝若瑜、王生荣。局里共有
      办公室、政治处、警卫一处、警卫二处、保卫处、行政处等单位。
      
          因为所谓的公安部九局和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是两块牌子一个单位,所以我们
      处并入九局后,办公地点也搬进中南海。这次合并对我来说,等于是回到了老家。
      
          回“老家”后不久,暑期就来临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随即由田畴副局长牵
      头,组成了暑期警卫、服务班子,奔赴北戴河工作,我也跟着去了。
      
          我们到北戴河后,分了两摊。田畴掌管中直避暑区域的安全服务工作,设置
      值班室,由一处的纪和富与北京保持联系,并负责首长到北戴河后的安全警卫事
      宜。我则分管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所管区域内的暑期安全工作,因为此区域内
      的安全事宜原来就是由八局承管。
      
          这边也有一个暑期工作班子,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侯春怀副局长牵头。
      我过来后,和警卫师四团的王成义副团长一起负责安全警卫工作。我们负责国务
      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住地、浴场和外出活动的警卫工作。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