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扮演了副经理角色
      
          在听鹂馆、来听雨轩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常举办活动的场所也是如此,
      只是派来了极少数管理负责人。多数从事安全和警卫工作的人员,都是像我这样,
      改名换姓以隐蔽的身份出现的。
      
          在听鹂馆,掌勺的高级厨师、管财务的会计和多数服务员,都是留用人员。
      有的社会关系相当复杂,甚至有个别敌特嫌疑对象。我们在这里工作,始终要保
      持着极高的警惕性。
      
          听鹂馆的经理,是1949年一进城就参与接收的原中央城市工作部的王子甲,
      在听鹂馆只有他没隐瞒共产党干部的身份,食品、饮料的进货渠道和质量,都由
      他严格把关。我到这里后,扮演了个副经理的角色,但表面上不露丝毫共产党派
      来的迹象。
      
          这里还隐藏着一位原城工部的大老李,他的公开身份就是餐馆的一个普通的
      杂役,整天刷盘子洗碗,实际上却担负着监视厨房里烹饪制作的菜肴点心安全的
      重任。
      
          那时,中共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人到此处宴客,一般都把车子开到东宫门外,
      然后从东宫门步行到听鹂馆。只有特别重要的活动,有少数领导乘车从北宫门进
      颐和园,把车子停在石舫边空场上。
      
          一般中共中央或国家领导人到此设宴活动,我们事先会接到通知。而一旦有
      特别重要的活动,就要提前开专门会议,布置保卫和安全工作。每逢这时,颐和
      园园内园外,摆摊儿走卖的人便显得多一些。我则承担起内卫的工作,在听鹂馆
      院里各厅和走廊间,频繁地转悠。为了保障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颐和园活动
      的安全,颐和园的公园派出所也是由政治保卫队承包的。由于年头过得太久了,
      对听鹂馆里的名厨,我如今只记得一位程师傅,一位张师傅。程师傅挺着个大肚
      子,擅长做西餐。张师傅身材比较瘦,他拿手的是中餐。他们都是北京城里数得
      着的烹饪高厨。
      
          多数在政治保卫队从事隐蔽性警卫的人员,是从原来的城工部调来的。接触
      中我觉得他们对城市工作,比我们这些来自部队的人要熟悉。但他们过去搞隐蔽
      工作的烙印太深,把什么都弄得神秘兮兮的。我倒觉得在已经解放了的城市里,
      没有必要这样。
      
          例如我改名“赵永谦”一事,时隔许多年,我后来因任务进入颐和园,曾经
      共事的人见我还是“老赵”、“老赵”地叫。我都把这茬儿忘了,闹了半天才恍
      然大悟,人家这是叫我呐。
      
          离开颐和园的岗位后,我回到警卫师的侦察科,多数时间在政治保卫队工作,
      任一队副区队长。政治保卫队是1948年由中央社会部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东黄坭组
      建的,当时的队长是高富友,指导员是焦万友,成员都是从警备团、华北军大和
      部分地方干部中抽调的。
      
          进北平后,政治保卫队划归中央警卫师建制称政保一队。政保一队的任务除
      了保卫中央首长活动现场的警卫、大型活动和集会的安全外,还承担护送中共中
      央或军委首长赴外地活动的警卫。
      
          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壮大,各国宾客来访,苏联专家来华工作的情况渐渐多了
      起来,政保一队的任务,就又增加了外宾和专家的安全保障和护送任务。可以说
      由此产生了一项新的保卫工作——外宾警卫,而且从此以后,它成为我们警卫工
      作的重要一环。
      
          对苏联专家的警卫,多是接送往来,到各地参观,还有就是护送机要人员在
      中苏两国间的往返。我曾几次护送那些携带文件的苏联机要人员,从北京到边境
      城市满洲里或绥芬河。那时车行缓慢,往返一趟通常需要十多天,我们当年戏称
      这是“跑单帮”。经历过战争的苏联机要人员,对我们这些如影随形的警卫从没
      显示出不习惯。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