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黑道人物并非个个青面獠牙、蓬头垢面,科技发达的金融王国,塑造了一批高
      智商的商业罪犯,他们衣冠楚楚,身怀绝技,做视群伦。
      
          科技日新月异,歹徒利用激光及电脑等尖端科技伪造信用卡及旅游证件,质量
      极高,几乎是以假乱真。最近,香港警方首次破获一个该类的犯罪集团,拘捕12  
      名男子,并检获近700 张各类伪证。被检获的伪造信用卡及旅游证件,包括护照、
      身份证、回乡证等。估计每一张或一本的黑市集价由2000港元至10000 港元不等,
      全部总值280 万港元。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余社长指出,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后采取了行动,首
      先在尖沙咀拘捕一人,并在他身上检获50  张伪造香港多家银行的信用金卡,稍后
      又在区内一家酒楼拘捕4 人,又搜出两张信用金卡。当天,警方采取一连串行动至
      深夜,先后拘捕12  名涉嫌男子。其中在铜锣湾渣甸街一个单位,警方破门而入,
      发现是一个伪造证件工厂,在该单位内检获数百张伪信用卡和旅游证。同时,警方
      又在该单位发现一些先进仪器,包括电脑及激光机械,可以制造磁带及凸字,警方
      认为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犯罪集团。
      
          情况确实正如警方所料,以香港、台湾、泰国等为轴心的伪造证件国际犯罪集
      团活动益加猖獗。护照、钞票、信用卡等,是这一集团伪造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来,由于台湾社会的急剧变迁,香港回归中国期限临近引起的形势变化,
      泰国被越来越多的“偷渡客”视为赴美的“中转站”及犯罪分子的潜逃地等因素,
      这几个地区的伪造护照集团的犯罪活动迅速增长。据台湾“外交部”统计,台湾1987 
      年报失护照4976  本,此后,每年以2000  至4000  本的速度增加,1993  年达到
      19891 本。经台湾警方调查,报失的护照大多落入不法集团手中。经伪造后,它们
      以高价售给中国大陆的偷渡客或非法出入台湾、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欧洲、
      中南美洲等地的人以及在逃的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罪犯。这类犯罪集团通常还相
      互勾结从事大宗跨国伪造护照的犯罪活动。
      
          目前,在台湾本土主要有四大伪造护照、身份证集团。它们分别是:(1 )伪
      造日本签证集团。该集团的头目是被台黑社会称为“部长”的黄达尊。该集团的主
      要“客户”有被日本拒绝入境或非法滞留在日本的专门从事色情业的台湾女子、被
      台湾司法部门通缉的台湾重犯、大陆偷渡客等。(2 )伪造玻利维亚护照集团。该
      集团采用的是与玻利维亚移民局官员相互勾结伪造护照的手法。在取得玻国的空白
      护照、身份证等证件后,按照在台湾的该集团成员提供的资料填写好护照,再寄回
      台湾,贴上“客户”的照片,盖上伪造的玻国钢印。该集团的主要“客户”是逃避
      服兵役的台湾青年。(3 )伪造美国签证集团。据调查,台湾的移民公司均与该集
      团染指。
      
          这是台湾首次查获有伪造设备的地下工厂。美国国务院防伪专家赴台查看该工
      厂后,对其伪造技术的高明惊叹不已。(4 )伪造身份证集团。近年台湾以伪造身
      份证冒领护照的事件越来越多,台警方大为头痛。
      
          据台湾警方调查,随着中国大陆非法赴台的人不断增加,台湾伪造护照的主要
      流向已转向中国大陆的偷渡客;同时随着两岸的开放,台湾人也想方设法纷纷涌至
      大陆办厂、投资,一些人试图采取不法手段滞留大陆,不少通缉犯也躲到大陆避难,
      伪造护照和签证的“热门”也已由美国、日本转向了中国大陆。由于对伪造护照的
      需求量有增无减,因此串通盗窃护照、买卖护照、旅行社人员侵占客户护照等非法
      活动也居高不下,而且这些犯罪集团的共同特点是其成员以惯犯和职业犯罪为多。
      
          台湾犯罪分子在泰国至少还有三个伪造护照的犯罪集团。泰国现在已成为台湾
      伪造护照的大本营,因为中国大陆的偷渡客多以泰国作为赴美的“中转站”,台湾
      的在逃犯也愿以泰国做落脚之地。据台湾、泰国警方了解,这类跨国(地区)的犯
      罪集团组织极为庞大。它们都是由“蛇头”从中国大陆带“鸭子”(指大陆人)到
      曼谷;由台湾的犯罪分子依“蛇头”提供的大陆偷渡客的资料,在台湾搜集类似的
      护照;最后由泰国方面制成假护照;美国也有它们的接应人。近来,泰国、台湾警
      方加强合作,侦破了以陈荣得为首的一个伪造护照集团。该集团常以赴大陆探亲为
      由,在台湾搜集大陆籍人士的身份证,这些身份证经他们伪造并取得了赴美签证后,
      全由“交通”带到泰国给了大陆偷渡客。估计,台湾人遗失或被窃的身份证中三分
      之二都被在泰国的犯罪集团搜集或贩买了,台湾人在国外遗失的10000 多本护照,
      其中90%落入了这帮人手中。通常,大陆偷渡客要获得台湾护照赴美,应付的代价
      是3 万美金,一旦这些人抵美后,护照即被伪造集团收回,继续用于其他的偷渡客。
      
          香港五个最大的伪造护照集团为了扩大活动规模,也把基地从香港移到了泰国。
      现在它们的“服务”对象包括大陆的偷渡客、亚洲各国的非法外出劳工、泰国妓女
      及逃亡通缉犯等。为逃避警方的侦缉,他们采取了租用公寓、经常搬家、使用移动
      电话联系等手段,同时集团内部每组人员都是隔离作业,以便出事时其他成员得以保
      护。它们取得护照的渠道有:购买偷来的护照、自己去偷护照、直接向观光客高价
      购买(观光客申报“遗失”)、从准备出国的泰国人那里购买护照(只要假护照的
      买主一离境,原持有者就可申报“遗失”)。据消息灵通人士称,这些不法集团只
      要华裔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护照,为的是更多地卖给中国的“客户”。同
      时,伪造的美国签证也是抢手货,因为它是人蛇集团获得暴利的第一目标。
      
          非法制造伪钞是香港黑社会牟取暴利的另一方法。在1992  年前7 个月,香港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所缉获的伪钞,已经超过1991  年全年所缉获的数量。据统计,
      该年1 至7 月,共缉获976 张假港币,而1991  年全年只缉获510 张,增近1 倍;
      还缉获假美钞5233  张,亦比1991  年全年所缉获的假美钞4775  张多458 张。至
      于所缉获的假信用卡,1992  年前7 个月有59  宗,接近1991  年全年65  宗的总
      数。
      
          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侦缉总督察余社长指出,香港发现一些涂改银码的10  元
      港币在市面流传,警方已密切注意其新动向。不过,他相信这些经涂改成500 元的
      10  元港币,主要在中国较偏僻的地区使用,目的是骗取国内一些较少接触港币的
      人士的真金白银。
      
          余社长说:本港市民对辨别真假港币能力比较强。本港由于每年印制一批新银
      纸,更换一批旧银纸,所以纸币质素较完好,较易分辨真伪,因此本港市民不易上
      当。而在中国内地,虽然人民币印制技术亦相当好,但由于纸币流传甚广,回收更
      换较困难,许多纸币非常陈旧,不易辨认,一些犯罪分子便会把伪钞混在真钞中使
      用骗钱。除了假港币外,香港亦经常发现假美钞。
      
      
      
          这些假美钞主要是外地游客有意或无意带入本港使用的。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
      在1995  年前7 个月,共接获818 宗要求鉴证纸币、信用卡、身份证及旅游证件的
      案子,平均每个月有116.9 宗,比1994  年平均每月的91  宗,增加28.4%。
      
          根据香港在1992  年6 月通过实施的刑事罪行(修订)条例,意图制造、行使
      及持有伪钞者最高可被判入狱14  年。同年6 月,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在警务处长
      李君夏率领下,曾到中国与公安部门商讨打击商业罪行问题。香港将与其他国家经
      常交换资料,以打击伪造信用卡、货币及旅游证件的不法分子。
      
          1994  年1 月下旬,香港警方与廉政公署联手破获一个向大陆销售伪造美钞的
      集团,拘捕多人,检获面值约700 万港元的印制粗劣的假美钞和一批作案工具。据
      商业犯罪调查科高级参事官潘某称,1994  年11  月,廉政公署接到一名男子的举
      报电话,告知有人出售面值100 元的伪造美钞。廉政公署遂与警方的商业犯罪调查
      科展开调查,掌握了多名嫌犯及伪造地点的有关情况。
      
          1 月24  日下午5 时许,调查科人员在尖沙咀一酒店内拘捕一名涉嫌为该伪造
      集团主犯的人和另一负责印制伪钞的34  岁的男子,在他们身上搜获22张尚未印制
      完成的假美钞。警方随即出动60  余人搜查全港25  个处所,于柴湾一家印刷公司
      内搜出1500  张未印制完的假美钞,面值90  万美元,起出一部平板印刷机、印板
      及全套底片。32  岁的印刷公司老板及其27  岁的弟弟被警方拘捕。警方还于九龙
      湾一贸易公司内拘捕两名男子,搜出一张100 美元的假美钞,估计也是该集团成员。
      其后,警方又在荔枝角等地拘捕四名男子。
      
          除伪造美钞外,警方还于上述九龙湾贸易公司等处搜出大量伪造的中国婚姻注
      册用印章、中国汽车进口税单以及香港政务处公务用纸等。
      
          商业犯罪调查科总督察分析说,这个集团可能是刚开始制造假美钞,估计此次
      行动已缴获全部伪造的美元制成品。他又指出,这次检获的伪钞质量较差,钞票上
      的人像比较模糊,对美钞稍有点儿常识的人一眼便能分辨。此外,从目前发现大量
      伪造的大陆文件的情况看,可以初步断定该集团制造假美钞的销售对象是大陆。
      
          在信用卡日益成为香港客商日常支付手段的同时,黑社会人物亦将触角伸了过
      来,伪造信用卡和使用信用卡进行商业诈骗成为全港经常性的罪案,香港警方和金
      融机构防不胜防。
      
          1992  年7 月25  日,香港警方宣布侦破一个伪造信用卡集团,搜出约值30  
      万元的贵重物品,并首次在行动中检获一张用以收藏假信用卡的生日卡,相信此生
      日卡是匪徒用以掩饰其邮寄假信用卡给美国的犯罪伙伴。
      
          香港警方罪案调查科高级参事麦文本在记者会上指出,犯罪集团以生日卡作为
      掩饰,先在生日卡的内页贴上一些地铁车票的套子,然后把假信用卡收藏其中,邮
      寄到外地,供犯罪集团使用。
      
          香港警方根据生日卡信封上的美国地址,通知美国警方联系追查。麦文本表示,
      收卡人是华人,不排除是当地黑帮人物,美国警方在跟踪调查后,便会向香港警方
      提供更多案情资料。
      
          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侦缉总督察余社长指出,以邮寄方式偷运假信用卡出入境
      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犯罪手法,警方还相信有人采用速递公司的服务运送假信用卡。
      不过,由于邮政署每天处理大量邮件,海关的X 光检视机只能抽取部分邮件检查,
      故此警方发现的不多,可能邮寄的假信用卡不计其数,但警方堵截却苦无办法,只
      好仰赖与外地警方交换情报,加强缉捕。
      
          麦文本透露,此次遭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侦破的假信用卡集团,早于1994  年
      1 月已开始在香港进行犯罪活动,警方在5 月底才接获线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进行深入调查和部署,提前展开行动,连续两天共搜查了港九17  个地点,拘捕了
      8 名罪犯,其中6 人于7 月25  日晨在东区裁判司署提堂,内有两人被控以使用伪
      造文件,另两人则被控以藏有制作伪造文件工具等罪名。警方检获10  张伪造信用
      卡、20  张空白信用卡、一部复制信用卡资料的磁带机、一部电脑、72  份信用卡
      客户资料和16  张已输入资料的假磁带。麦文本以每张卡一天可骗去5 万元财物来
      估计,这批假卡可骗去约500 万元的货品。警方还搜出一批名贵货品,包括金饰、
      手表、衣服及皮具,总值约30万港元。
      
          1993  年,香港警方接获多个银行客户投诉,经半个月调查后,破获了一个由
      家族成员为轴心、专门盗取提款卡客户密码后再制成假卡盗取客户金钱的集团,拘
      捕4 名男女罪犯及检获一批证物。被捕的4 名男女,年龄均在20—26  岁,全部是
      亲属关系。
      
          沙田分区刑事指挥官魏树德说,被捕的人中一人对电子科技有深厚认识,亦有
      人从事电脑行业,还有一人为推销员。歹徒的犯案手法是,尾随银行客户到提款机
      跟前,乘客户按密码时将密码牢记,利用一些客户不保留收条的习惯,他们将资料
      盗取,再用高科技技术把资料输入一些会员卡、地铁车票及白色硬纸上,然后到银
      行提款机盗取客户款项。警方经过调查认为,现已有3 、4 名事主被歹徒提去约20 
      万港元现款。
      
          此案事发半个月前,沙田警区接获8 个银行客户投诉,说他们没有从银行提款
      机提款而现款不翼而飞。警方经过调查后,认为有歹徒盗取银行客户密码,警方连
      日在多家银行提款机附近派人监视,发现数名可疑目标。随后探员跟踪可疑目标先
      后到荃湾及沙田几个地点监视,探员认为时机成熟,在新界区拘捕两男两女,并在
      他们的寓所检获32  张信用卡、提款机卡及地铁车票,涉及的银行共14  家,探员
      还检获一些制造伪卡的仪器和9000  元现金。
      
          魏树德呼吁持有银行提款卡的市民,在提款机提款时应该特别小心,切勿让别
      人知道其密码。
      
          香港一犯罪集团正以瞒天过海的手法,使蓬头垢面、旅费有限的高加索旅客,
      摇身一变,成为外表华丽、出手阔绰的信用卡骗徒,专在亚洲一带的商店下手。
      
          犯罪集团通过收购伪造和失窃的信用卡,在4 个月内刮走了大约2500万美元。
      该集团已从泰国南部的曼欲和芭堤雅,征募大约40  名20  多岁的高加索人,这些
      高加索人大多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和奥地利。他们被送到香港参加为期一周的仪表
      课,这门课程内容包括剪发、剃须再换上一套套新服装,更替原本的残旧牛仔裤和
      T 恤。该集团希望售货员将会把这些装扮整洁,衣冠楚楚的骗子当作“油水充足”
      的旅客接待。
      
          犯罪集团教唆骗徒如何使用信用卡,如何在商店行骗时避免受到怀疑。
      
          骗徒受训后,他们在来自香港的同党陪同下,被派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去行
      骗。来自香港的党羽受托把得手的腕表、珠宝首饰和昂贵的电子产品带回香港。据
      说这些冒牌购物者能获得等于所买下的全部物品价钱的10%的报酬,  伪造的信用
      卡是按真正信用卡的资料制造的,这些资料不是由酒店的雇员出售给该集团,就是
      他们自己偷来的。
      
          香港律政署副刑事检控专员郭兆铭透露,全球使用假信用卡行骗的金额,近年
      大幅上升,估计1994  年度这类罪案比上一年度将增加4 倍,涉及金额达1 亿美元
      (上年度为2000  万美元)。
      
          郭专员说,目前香港已成为假信用卡中心,全世界流通的假信用卡有6 至7 成
      是香港制造的。近年活跃于香港的伪造信用卡集团,手法日新月异,在伪造方面,
      所掌握的技术已执世界牛耳。无论在印刷、字体压印、卡面镭射图案和磁带资料等
      方面都完美无瑕。犯罪集团只需以约6 美元成本,用一张白胶卡加工制作,造出一
      张假卡,每张卡可卖600 至1000  美元。由于这种假卡本身并非是报失信用卡,加
      上磁带上的资料是根据一些偷来的真实资料输入,只要持卡人谨慎使用,避免闹出
      “双胞胎”,一般不会轻易露出破绽。
      
          目前,香港的假信用卡集团,除伪造卡外,亦有的使用所谓“真卡真用”的手
      法行骗。他们首先搜罗一些真正的信用卡,例如以每张60  美元向扒手收购,或与
      银行职员串谋,偷取银行发给客户的新卡,甚至出价每张600 美元向海外扒手购买
      外地窃取的信用卡。之后集团会再串通一些酒店和娱乐场所职员,以每份40  多美
      元的代价,手抄或复印客人信用卡存单上资料,然后利用仪器将偷来的信用卡背后
      磁带更换,输入新的资料。他们选择游客的信用卡资料,因为游客的信用卡限额比
      较高。卡片重新做好后,就投入使用,一般都在月初行事居多,原因是银行每月才
      结算一次,因此,他们便会在很短时间内尽量用掉,以免被原持有者发觉后报失,
      将卡取消。
      
          另一种颇常见的行骗手法是采用“再造卡”。非法集团将偷来的假信用卡,用
      机器将卡上面的姓名和密码压平,再印上别的资料。不过,这种再造卡手工较粗劣,
      卡面往往露出原有的字母和号码,不法之徒通常只会在一些夜总会和娱乐场所使用,
      蒙混过关。
      
          通常犯罪集团的成员都喜欢在一些与集团串通的商铺使用伪造信用卡,因为一
      方面比较安全,另方面亦可以买空卖空的形式,用假卡付帐,实际上不提取货品,
      待银行过数给店铺之后,他们就与店铺分赃、分摊款额。
      
          另外,串通店铺两名职员,由骗徒扮阔客,用假卡购买大量名贵货品如珠宝、
      洋酒、电器等,然后将货品在黑市出售,所得利益其中三四成分给店员,多余部分
      则为集团所有。
      
          涉及信用卡的商业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录像带的磁带和电话卡都被改头换面成
      信用卡。
      
          用电话卡伪造的信用卡,外观与普通的信用卡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是一张电
      话卡,但摸起来却是一张信用卡,因为上面有与普通信用卡一模一样的凸印。信用
      卡上的资料也是真的,这是不法集团向酒店或其他人买来的。
      
          酒店职员在顾客付帐时,秘密抄下他们信用卡上的资料,然后出售。这种卡只
      能在串通好的商店里购物,不法商店收到伪卡后,以“受害者”的身份向信用公司
      收取购物的款项。当信用卡公司追问时,不法商人就会说,顾客用的伪造信用卡
      (其实是电话卡)几可乱真,店员一时上了当。事成之后,这些不法商人就与伪造
      信用卡集团分赃。
      
          另一种欺骗方法是伪造信用卡,然后将信用卡客户真正的资料输入录像带的磁
      带上,再将磁带贴在信用卡上。这样,伪造的信用卡就同真的一样可以到处购物了。
      
          信用卡公司和伪造集团似乎总在斗科技,当非法集团的伪造科技赶上时,信用
      卡公司又要绞尽脑汁在科技上领先。
      
          从1992  年9 月起,万事通信用卡计划在所有信用卡的签名标签上都印上两组
      密码作为新的防范措施。由于这些密码是由非常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而且只有
      发行万事通信用卡的银行知道。因此伪造集困很难伪造这些密码。如果密码的资料
      不泄露,信用卡公司就可以往一个方向追查责任。
      
          伪造集团在科技上节节逼近,在伪造技术上也在不断革新。万事通卡的亚太区
      风险管理及业务安保主任陈先生表示,这种密码的安全措施能够给信用卡公司一个
      喘气的机会。等伪造集团科技追上的时候,希望又有新的科技防范措施。
      
          假信用卡行骗的案件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 )现时普遍流通的信用卡
      易被冒领。假卡的制作很精细,加上假卡上所载的资料都是真的,令一般商店难以
      分辨真假。(2 )款式不改易抄制。很多信用卡公司都不肯花钱去改良目前信用卡
      的设计,譬如加上使用者的相片,使匪徒难于冒领。(3 )跨国案件调查困难。同
      一伪造信用卡的案件经常涉及几个国家的不法之徒。如:
      
          一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签发的信用卡在日本被盗后,曾先后在香港及法国使
      用。不法之徒虽最终在澳大利亚落网,但由于案件涉及5 个地方,执法人员要将其
      提讯,所花的人力物力都很大;而且可能要涉及引渡受审问题,往往需花费数十万
      以至百万美元;有些国家也未必愿意合作,因此要将匪徒绳之于法实不容易。
      
          防范骗案手法:
      
          根据警方的记录,各种信用卡欺骗手法中,以盗用及伪造信用卡最为普遍。对
      于持卡人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窃,警方列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接到信用卡公司寄来的新卡,应立刻把信用卡放在皮夹或手提袋中显眼的地
      方。信用卡一旦失窃,便会立刻发现。
      
          2.信用卡丢失或失窃,应马上通知信用卡公司。当你退还或丢掉信用卡时,应
      把卡剪破。
      
          3.每次用卡付帐后,确保收回卡,并检查卡上印的是不是你的名字。
      
          4.应要求收银员当面打印销售单据,并确保印坏的单据都已销毁。
      
          5.在销售单据上签名时,要检查单据所列的银额正确无误,也不要忘了索取给
      顾客的副本;如果货品包裹起来,也应要求单据交到你的手中,因为顾客的销售单
      据副本不见的情况时常发生,而信用卡公司收到的单据上顾客却往往增加了。
      
          6.不可向商家透露个人资料及信用卡的提款限额,除非是信用卡公司提出询问。
      因为商家可能与诈骗集团相勾结,用你的资料伪造信用卡。
      
          7.不可把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这是犯法的。
      
          8.如果销售单据中夹有复印纸,应要求收银员当面撕毁,  以免让非法集团有
      复制单据的机会。
      
          至于商家方面,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顾客以信用卡付帐时,应核对该卡是否属失窃信用卡。
      
          2.核对销售单据上的签名是否与信用卡背后的签名一样。
      
          3.即使顾客的帐目低于信用卡对商店本身所规定的最高结帐限额,店员也应索
      取信用卡公司的批准密码,因为如果该信用卡有问题,信用卡公司便能立刻通知有
      关商店。
      
          4.不可向任何顾客透露商店的最高结帐限额,因为骗徒会利用商家不必先与信
      用卡公司联系,便可接受顾客以信用卡付款的漏洞,以伪造或修改过的报销信用卡
      购买低于最高结帐限额的货品。
      
          5.如果发现信用卡上的户口号码与有效日期有被人动手脚的迹象,或者是卡正
      面的户口号码与背面的号码不相同,应拒绝该卡并通知信用卡公司。
      
          6.如果对持卡人的身份有怀疑,应要求顾客出示文件证明身份。
      
          7.如果顾客没有试穿要买的衣服或鞋子,或是匆忙付款,或是年纪很轻并显得
      慌张,又不熟悉以信用卡付款的程序,应注意这类顾客,要求顾客证实身份。
      
          当然,如果你发现有人利用信用卡进行欺骗勾当,应尽早通知刑事侦查局商业
      罪案调查署。
      
          信用卡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防范措施,例如信用卡上一些防范非法集团伪造的
      精密设计。
      
          美国运通公司公关经理任淑贞在受访时,不愿透露公司所处理的诈骗案例与数
      字。不过,她强调,公司单在新加坡便已发出173000  多张不同等的信用卡,诈骗
      事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在防范方面,她说,公司现在采用一种称为CAT90 的信用卡核对终端机,当持
      卡人付帐时,商家能在30  秒内与总部取得联系。总部的工作人员如果发现该付帐
      目超出持卡人一贯的消费额,便会即刻通过电话向付款人查问,以证实他是不是该
      信用卡真正的持有人。
      
          商家向公司申请使用卡付款服务时,公司须先调查该商家的营业状况与信誉是
      否可靠,才批准该商家的申请。公司也负责训练该商家的收银员如何使用信用卡核
      对终端机,以及如何观察神色可疑的人,协助公司及时逮住骗徒。
      
          此外,公司也设有一个专门的调查部门,调查人员中有的在本地警界工作,因
      此,有丰富的查案经验。此外,公司亦和警方紧密合作。
      
          其实,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信用卡附有多种防范设计,但持卡
      人和商家要避免被非法集团所骗,还要靠自己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