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后记
      
          首先要感谢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们,以至于像这样一部肤浅的历史读物还能够
      在九年后再版一次。不过,古时的佛教与道教认为抄一遍经书就是无量的功德,因
      而花些功夫给世人讲一点国史至少算得上菲薄的贡献。想到此,我尚有欣慰之感。
      趁着再版之际,我对书中的文字作了校对与修订,还补充了少许内容。回想当初莫
      砺锋师推荐我写这本书时,我还过着一个高校青年教师清贫但却悠闲的生活。而九
      年以后的我,尽管清贫仍旧,但悠闲不再,以致连一个完整的修订旧作的时间都挤
      不出来,一拖再拖,一再违反出版部门的王勇先生和我订下的君子协定,焦虑其心
      并耗费他了许多催稿的电话费。这实在是我的过错,在此郑重地道歉。
      
          还要说明的是,因为这本书与赵益兄所写的《日落九世纪》、《月沉西子湖》
      以及夏维中兄所写的《景山的晚风》构成一套历史读物,因此要感谢赵益兄开创的
      写作体例,使我们能够按照乐谱来演奏自己的乐章。这个体例除了以赋予叙述以散
      文的风格和文化的阐释之外,还试图赋予历史读物以诗性的光辉。这便是我们精心、
      努力地选取当时的诗、词来点缀章节乃至集句成篇的原因。相对于我们的文字来说,
      这些诗歌才是当时人们最真实的情感记录与人性的显露。记得当我写完全书时,曾
      凭着一时的激动,给书的封底集了一首地道的古诗,模仿汉人的方式抒发了我的怀
      古之情:
      
      
      
          瞻彼洛城廓,微子为哀伤。双阙百余尺,两宫遥相望。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
      黄。神龙藏深渊,猛兽步高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妇女无颜色,男儿在他
      乡。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一弹再三叹,此曲悲且长。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郑玫女士,她对汉代的历史不感兴趣,但由于她对现
      实的关注而照顾了我在写作与校对期间的生活。我还要将这本书献给我的儿子――
      南京市力学小学一年级的徐缅同学,不管他将来的志趣何在,但我相信他会记住我
      们这个民族的历史。
      
          作者
      
          二00四年六月雨夜记于
      
          南京大学北京西路二号新村寓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