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三)
      
          只重技巧就仿佛考前临时抱佛脚。纵使有时顺利过关,甚至成绩还不错,但不
      经过日积月累的苦读,绝对无法学得精通,也不能增进心智成长。
      
          试想如果耕种也临时抱佛脚,这不是很荒谬吗? 春天忘了播种,夏天忙着享乐,
      秋天能够收成吗? 播种什么收获什么,没有捷径可抄,这是自然界的定律。
      
          世事也是这样。在人为的社会体制中,例如学校里,你或许能靠着一点小聪明,
      成功于一时。短暂的人际关系中,你也可凭借个人魅力畅行无阻,不但给人留下良
      好的印象,甚至会被视为知己。但对于持久的人际关系,这些次要的长处便英雄无
      用武之地了。倘若没有真诚的品德作后盾,日久见人心,真正的动机总会浮现,一
      时的成功便难以为继。
      
          许多具备这些次要优点,也就是社会公认有才华的人,往往欠缺基本的品德。
      不论是同事、朋友、配偶或处于尴尬年龄的青少年,你的四周一定存在这种有缺陷
      的人。事实上品德才是沟通的利器。美国作家、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 
      
          当然,也有人品德修养不错,却不善言辞,自然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品质,但毕
      竟瑕不掩瑜。
      
          由此可见,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有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有人能
      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他是否能说会道,或是否擅长
      于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
      
          文学家乔登(William George Jordan) 曾说: 
      
          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
      那是伪装不来的。
      
          认识个人的心灵地图
      
          本书汇集了追求圆满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七个基本习惯,它们是长保快乐成功的
      不变真理,放诸四海皆准。不过,我们必须先了解人类的“思维”以及如何转换思
      维,才能真正认识这七个习惯。
      
          先前提到的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就是两个典型的社会思维。“思维”(paradigm)
      这个字来自希腊文,最初是一个科学名词,目前多半用来指某种理论、典范或假说。
      不过广义而言,是指我们看待外在世界的观点。我们的所见所闻并非直接来自感官,
      而是透过主观的了解、感受与诠释。
      
          简言之,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地图。地图并不代表一个实际的地点,只是告诉
      我们有关地点的一些信息。思维也是这样,它不是实际的事物,而是对事物的诠释
      或理论。
      
          乍到一处陌生地方,却发现带错了地图,难免感到冤枉无助。同样地,若想改
      进缺点,但着力点不对,徒然白费工夫,与初衷背道而驰。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
      你奉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哲学。但问题在于方向错误,“地图”不对,
      努力便等于浪费。惟有方向( 地图) 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只问耕
      耘不问收获也才有可取之处。因此,关键仍在于手上的地图是否正确。
      
          我们每个人脑海中都有许多地图,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
      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
      是否正确,甚至于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
      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
      而来,所以说,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现在来做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先看图1-1 与图1-2 。你认为图中是两位女士吗
      ?她们大约几岁?长相如何? 衣着如何? 身分又如何?
      
      
      
          或许你认为图1-2 的女士是位妙龄女子,时髦、端庄、讨人喜欢,是约会的好
      对象,也有当模特儿的本钱。如果我说你看走眼了,这位女士已六七十的高龄,而
      且面带忧戚,绝非模特儿,或许过马路时还有劳你扶她一把,你会有什么反应? 究
      竟谁才是对的? 假使不论你怎么观察,也看不出那是一位老妇人,不妨再试试看。
      你能否辨认出她的硕大的鹰钩鼻子,她的披肩?
      
          若我们是面对面地讨论,你就可以把你看到的描述给我,我也可以把我看到的
      讲述给你。这样不断交流看法,直到我们都清楚地把所看到的指点给对方。
      
          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现在请再看图1-3 ,并且将它与图1-2 对照。你看出
      这位老妇人了吗? 在继续往下读之前请先看看她,这很重要。
      
          多年以前我就读哈佛商学院时,首次接触这个实验。当年那位教授借此说明,
      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这无关乎逻辑,而是心理
      因素使然。
      
          起先,教授把两叠卡片分发给教室两边的同学,其中一叠是图1-1 的少妇像,
      另一叠是图1-3 的老妇像。他给我们10秒钟观看这些卡片,然后收回。接着在银幕
      上打出两者重叠后的画面,也就是图1-2 ,并要全班描述这位女子。结果,事先看
      过少妇像的,几乎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位少妇;而先前看到老妇像的同学,也都认为
      图1-2 是位老妇人。
      
          接着教授请同学说明理由,双方各执一词:
      
          “别开玩笑,我看她绝对不超过二十几岁,怎么可能是个老太婆? ”
      
          “你才开玩笑,她少说也有70。”
      
          “你怎么啦? 瞎了吗? 她很年轻,漂亮又可爱。我倒想带她出去遛遛。”
      
          “可爱? 她是个丑老太婆。”
      
          当时我们都心知肚明自己观点不一定正确,对方的看法也可能成立,只是口头
      上谁也不肯认输,只有少数同学试着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幅画像。
      
          经过一番争辩,双方僵持不下。终于有位同学走上前去,指着一条线条说:
      “这少妇戴了一串项链。”另一位马上反驳:“不,这是老妇的嘴角。”于是大家
      你来我往开始一一讨论画中每个细节,并逐渐接受对方的观点。但当转过脸去,然
      后再回头看时,大多数人又会立即认出当时被限定在10秒钟之内看到的形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