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颠倒了他的人生
      
        锦密安
      
        2003年2 月28日,在北方B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审判长庄严宣布: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规定,
      被告人金富犯有为境外机构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
      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依法没收被告人作案使用工具美能达照相机一架、数码
      摄像机一架及芯片6 张、数码录音笔一支、摩托罗拉V998+ 手机一部及非法所得美
      金60900 元。
      
        被告人金富低垂着头,流下了悔恨的泪,认罪服判,没有提出上诉。
      
        自台湾而来的表弟
      
        金富母亲姊妹5 人,其中二妹解放前跟随国民党军官丈夫逃到台湾。他们逃台
      后与大陆亲属一直没有联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
      在台亲属开始寻找大陆亲人。经过几番周折,台湾的二姨终于与北方亲人取得了联
      系;同年4 月,金富的二姨、二姨父带着儿子李一林回到了大陆探亲。
      
        亲友们热情款待海外归来的亲人,相互倾诉着离别的悲苦和重聚的喜悦。身居
      要职的金富举止端庄、谈吐不俗,引起了海外归来的表弟李一林的注意。暗地里表
      弟对表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李一林可不简单。他是金富二姨的小儿子,台湾军校毕业,曾在台湾海军
      服役,上过舰艇,也曾做过对外接待工作。李一林转业后没有正式工作,后被台湾
      军事情报局发展为间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做生意为掩护,在南方A 市开办一
      家领带经销公司。
      
        几天来,阔别多年的老人们在一起叙说旧情,畅谈B 市的发展与变化,李一林
      更是忙前忙后,一会儿同表兄妹唠瞌、叙说家常;一会儿给大家拍照;一会儿又给
      孩子们分发红包。表弟李一林热情亲切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金富心中。
      
        一晃几年过去了,到了1994年夏天,李一林由南方A 市来到了B 市。这次他主
      要是以做生意的名义来B 市“探亲”。为表诚意李一林提出在B 市注册c 公司,并
      且有意将公司法人的桂冠戴在了金富母亲的头上。由于金富一直参与母亲管理的c
      公司的经营活动,自然与李一林接触多起来。随着感情的逐步加深。二人已成了亲
      如手足的好兄弟。
      
        一年多后,由于李一林在c 公司并没有实际注入资金,再加上经营上的原因,
      c 公司于1997年夏天注销执照,停止了经营活动。
      
        生意停止后,李一林于1997年初秋再次来B 市,对剩余领带进行善后处理。当
      时剩余领带全部存放在库房内(库房是金富母亲的一所旧房子)。趁着金富单独陪
      自己在库房内查看库存的机会,感到时机已经成熟的李一林,对毫无戒心的金富开
      始了酝酿多年的拉拢引诱。
      
        李一林对金富说:“领带生意就这样了。我有一个朋友在台湾一家杂志社工作,
      这家杂志社专门报道大陆消息,表哥你能不能给这家杂志社投些稿子?稿酬是很丰
      厚的……”
      
        李一林一席带着引诱的话语,一下子触动了金富心底的某个地方,仿佛沐浴春
      雨的土地,种子开始发芽,这位党委书记的立场也开始动摇了。不过他并没有被冲
      昏头脑,下意识地反问表弟,“这家杂志社有背景吗?”李一林脱口而出:“没有
      背景。”
      
        其实。这时的金富就已意识到了所谓“杂志社”三个字的含义和分量。想象出
      “杂志社”很可能就是境外的情报机构。虽有“丰厚报酬”,但还有顾虑的金富表
      示:“这种事我不干。”李一林看出了金富的犹豫,便迫不及待地说,“你再考虑
      考虑吧,报酬很优厚。”
      
        北方B 市地处关内外交通要道,是北方及西部物资集散中心。近年来,由于工
      业、农业、军工科研的迅速发展,境外情报机构早已垂涎三尺,不遗余力地变换手
      法和方式进行窃密活动。
      
        李一林最为欣赏的是这位表哥所处的位置,像表哥这样的人真是难以寻觅。因
      为表哥的能量与价值太高了,几年来,李一林为了表哥金富可谓煞费苦心。
      
        3 天后。李一林要起程返回A 市了,他约金富再次来到那间旧房子里面,对金
      富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在李一林的“好言”相劝下,金富无话可对了。看着李一林
      花钱的大度,尽管领带生意赔了几万元,也满不在乎的样子,金富对这位表弟产生
      了莫名的敬佩和留恋……他,心里矛盾了,想着不如试试看。
      
        李一林:“表哥考虑怎么样了?”
      
        金富:“有没有风险?”
      
        李一林:“这家杂志社是报道大陆消息的,所以要知道一些大陆的内部消息,
      要比别的报刊早一些报道才能销路好。在刊登这些内部消息时,他们是摘录着刊登,
      别人不会知道消息来自哪里,这样不会有风险。”
      
        金富:“报酬怎么给?”
      
        李一林:“根据稿件质量,质量越高报酬越高。”
      
        在李一林的阵阵攻势下,这位表哥的思想防线彻底的垮了。
      
        思来想去,在一种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在金钱的诱惑下;这位表哥明知道前面
      是一个陷阱;但他还是硬向前走了过去。
      
        一干就是四年多
      
        李一林见金富答应了为他们服务的要求,便急不可耐地想马上获取一些情报,
      于是他第一次以一个境外间谍的身份向金富布置了任务,“搜集有关经济方面的资
      料。”而这位表哥为在表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意,显示出一个党委书记的能量,即
      刻到自己的办公室。把单位供领导传阅的两本内部资料< 经济参考)取来,提供给
      李一林,并协助李一林拍下了有价值的内容。此时,李一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是金富向境外情报机构提供的第一份情报,也是他迈向罪恶深渊的开始。
      
        1998年春节,李一林又一次来到B 市“探亲”。仍是在那栋旧房子里,李一林
      一边向金富传授窃取情报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一边说:“给你的报酬是每月工资500 美金,根据你提供的东西,另外算奖励。
      
        但是要做一年以上。“李一林随手从包中掏出500 美元,”这是你一月份的工
      资。“
      
        当李一林见金富略带兴奋地接过500 美元后,心里更踏实了……李一林告诉金
      富,今后要注意搜集红头文件,最好是中共中央文件,密级越高越好。当然啦,密
      级越高报酬也就越高。接着李一林又进一步布置说:“搜集情报平时要注意积累,
      看到有价值的文件就照下来。”同时,李一林还给金富规定了联系方式及取送情报
      的暗语、化名等等。并递交了由台湾情报部门提供的、供金富作案使用的、具有变
      焦和微调功能的美能达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及芯片、数码录音笔等作案工具。
      
        此时的金富更加明白了。虽然他们没有捅破最后的窗户纸,但是,金富清楚地
      知道了他服务的对象就是台湾情报机构。可自己上了贼船,早已是覆水难收,难以
      自拔了。
      
        按李一林的布置,金富开始注意单位文书送来的传阅文件,每次阅文后他都要
      挑出有价值的文件,在办公室内一一进行秘密拍照。一次,二次、三次……1998年
      初这对表兄弟在B 市机场交接的情报胶卷,里面拍摄的4 份中共中央文件,都是金
      富单位供处级以上领导传阅的文件,均为秘密级。
      
        自1997年8 月至2002年初,李一林先后多次,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势向金富
      布置搜集不同内容的情报任务。要求在搜集中共中央文件的同时搜集政治、经济、
      军事以及有关国家政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方面的情报。
      
        金富每次都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就连外出学习、开会、
      到亲戚家串门也要带上这个任务,真可谓用心良苦。4 年多来,金富先后20多次在
      不同的时间、地点、场所,采取不同的方式非法向李一林提供涉及我国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国家秘密、情报。而这些东西90%以上是金富利用工作之便获得
      的。
      
        这些情报中有中共中央、中办文件及有关政治、经济、科技资料;有国家关于
      政策调整、军工科研等方面的资料;还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
      气东输等方面情况。其中有秘密级的、机密级的、更有绝密级的。金富与李一林在
      交接情报时,采取了在本地直接取送与乘飞机到外地交接、坐汽车到机场、车站、
      码头等处会面等方式完成。这些情报由金富提供给李一林后,再由李送给台湾情报
      机构。自然啦,按金富提供情报的质量和数量,台湾情报机构也没有忘记通过李一
      林定期发给金富薪酬及奖金。
      
        美金在源源不断地装入金富的包囊中。金富的灵魂也在一步步走向深渊。
      
        美金使他丧失了一切
      
        金富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一直从事着领导岗位的工作,先后担
      任过副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及党委书记等职务。自从被李一林
      拉下水后,终日心神不宁,虽然有大把的美元囊中揣,但并不觉得它很珍贵,仍然
      是吃不香睡不着。正如他在自己的悔过书中写的那样:几年来,我的内心空虚得很。
      
        像做贼一样担惊受怕,惊恐和不安一直在伴随着我,想不干又下不了贼船,心
      里一直处于矛盾之中。虽然给了不少美元,这些钱又成了新的负担,没处藏没处放。
      
        几年来,金富在情报搜集过程中,良心上曾经自责过,立场上曾经动摇过,精
      神上渴望退出过,但是,每次都是美金战胜了良知,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铤而走险。
      
        1999年4 月,李一林陪同其母回到B 市。表兄弟见面后,金富对李一林说:做
      这种事风险太大,一旦出了事就全完了。李一林再次给金富鼓劲说:“只要你拍照
      时注意,不被别人看见,你这儿不出事,我这边没问题。我的财产都在大陆投资了,
      真要是出了事,我也全完了。”每当金富思想动摇的时候,李一林都会加倍付给他
      美元,这次李一林又拿出900 美元给金富,说是1998年的奖励。
      
        海南席世国事件曝光后,金富很害怕,和李一林谈起这件事,表示对自己的安
      全担心。李一林又鼓劲说,“席世国他们搞得太狂了,用值班电话传情报,搞得太
      过了。我们谨慎些不会出事的。”
      
        就在金富恐惧不安的时候,李一林又带来了上司的指示,给金富的工资从4 月
      份起涨到每月1200美元。李一林一次付给金富3400美元。看见这大把的美元,金富
      又一次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1999年夏的一天,金富为了完成李一林布置的搜集
      军事情报任务,不惜冒险干起了偷窃的行当。
      
        金富的小弟是某军工企业搞科技理论研究的。一天中午趁小弟不在家,金富偷
      偷溜进小弟家中,拍摄了小弟研究、撰写的军工科技理论资料。偷拍过程中,阵阵
      冷汗顺着他脸颊流下:因为他害怕被人发现,他担心小弟突然回来,他不想连累小
      弟……
      
        这次偷拍情报的惊恐,再次动摇了金富,担惊受怕的恐惧,愧疚不安的心理,
      使金富思前想后,决定不干了。1999年12月,李一林又一次来到B 市,金富与李一
      林摊牌,“我不能再干下去了,我决定退出。”李一林想了想说:“好吧,回去我
      就和他们说,从现在起你就什么也不要动了。”
      
        2000年春节前夕,李一林再次来到B 市,在一个僻静的客厅内,金富、李一林
      两厢对坐,在烟雾缭绕中边喝茶、边思索。
      
        还是李一林开口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李一林悄悄地低声对金富说,“这次钱
      带来了不少。”说着从包中取出计算器打出了一个数字:5600,拿给金富看,并说,
      “这是你去年四季度的工资和奖金。”接着又打出于一个数字:10000 ,说,“这
      是给你的过年钱。”15600 美元又令金富眼花缭乱了,颤抖的手再一次接过了肮脏
      的钱。
      
        李一林见状进一步动员说:“报酬丰厚,就再做一段吧。”金富没有言语,默
      许了。
      
        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其实,金富、李一林的频繁接触,早被B 市安全机关发觉。
      
        经过反复侦查取证,安全机关获取了金富、李一林窃取我国国家秘密、情报的
      大量事实。
      
        2002年5 月17日,金富被B 市安全局拘传,同月18日被监视居住,同年6 月26
      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 月10日被依法逮捕。李一林也同时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已另案处理。
      
        关押期间,金富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他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
      报情节特别严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鉴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配合安全机
      关查清犯罪事实。司法机关对其实施了从轻处罚。
      
        金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沦为阶下囚,是贪欲,是“梦想”、是金钱颠
      倒了他的人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