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电脑又丢了
      
        魏侠利
      
        2001年11月24日,杨子江与设计师齐辉、于良走下了从北京飞到南方某市的飞
      机。他们是来参加由某部委组织召开的关于绝密级国防科研项目的讨论会的。当天
      下午,他们住进了当地一个军工单位的宾馆,以后几天的会议也将在这里举行。
      
        在选好房间、安排好一切之后,杨子江便拿出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
      修改预研课题的申请报告。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科技专家,他历来对自己负责的每
      一个项目都做到严谨认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他在所从事的领域做出了较大
      的贡献,这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对于这次的项目,他更是不敢有一丝懈怠,这是
      我国军事科技新的研究课题,他在来开会之前就已经作了充分地讨论和调查,但是,
      就在坐飞机的过程中,他又想到几个地方需要补充,所以一到宾馆,他就不顾旅途
      劳顿,趁晚饭前的时间修改起申请报告来。
      
        不一会儿,他听到敲门声,是住在隔壁的齐辉叫他吃晚饭,他一看表,原来已
      经是晚上6 点半了,但是报告还没有改完,只有晚上继续了。他回头看了一下电脑,
      算了,不关了,反正一会儿回来还要用,更何况是军工单位的内部宾馆……他一边
      想着,一边锁好门,跟齐辉一起下楼去了。
      
        由于要等其他单位的人员一起吃饭,杨子江便与齐辉等人在一楼大厅里谈论了
      一阵会议问题,等到吃完饭,已经8 点多了。
      
        他和齐辉一起上楼,服务员打开门后,他立即发现出门时还好端端地放在桌子
      上的电脑没有了,杨子江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
      
        事发后
      
        回过神来的杨子江马上向宾馆报告,并通过宾馆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报案。
      
        经过检查,杨子江房间里被盗的东西除了电脑及其配件,还有商务通、打印稿,
      保密记录本、机票等,甚至桌上的玻璃茶杯(有水)和衣橱中的电动剃须刀也同时
      被盗。但是,最主要的是丢失的电脑、软盘和打印资料里有上次会议的会议纪要附
      件和本次预研课题的申请书,这些都是带密级的资料。如果这些资料落人敌对势力
      手中,他们就能从中分析出我国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军工科研项目,对我们科研
      项目的进展很不利。
      
        到这时,杨子江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拍着自己的脑门,“早知道
      这样,唉!‘,是啊,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这位认真的科技专家在这件事的处
      理上,显然是有些疏忽大意了。
      
        据宾馆工作人员在事后报告,24日晚6 时50分左右,他们发现有两个可疑的人,
      其中一个背着很像笔记本电脑包一样的背包,出大门后,到对面的超市门口乘一辆
      红色大众出租车走了。
      
        从放在桌上的玻璃茶杯和衣橱中的剃须刀被盗分析,盗窃财物的可能性较大。
      当地的公安部门展开了全面的侦查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参加会议的领导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
      
        杨子江所在的研究院的领导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此次事件的调查和善后
      处理工作,并召开了保密工作会议,吸取这一事件的教训,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
      发生。“亡羊补牢”,对于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对于已丢失电脑,
      要找回来,恐怕要费一番周折,其损失自然是无法简单地衡量出的。这一事件的发
      生,当然有其必然性。
      
        还是理念和管理问题
      
        当前,对于涉密电脑的定密和管理一直是保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从这一事件
      中也再次反映出对于涉密电脑的保密观念淡薄、管理不力。
      
        杨子江所带笔记本电脑内的涉密资料是他11月24日离开办公室之前装入的,这
      些资料和会议发的保密记录本是这次会议要用的。笔记本电脑是为这次会议形成方
      案打印和修改预研课题申请书用的。按照“军事电子保密措施”的有关规定,携带
      笔记本电脑外出应经过主管领导审批,需经保密员检查,并且要在单位备案后方可
      带出。杨子江虽然在平时对保密文件的清理都做得很及时,但这一次为了赶预研项
      目的审批,情急之下,在带走电脑的时候就没有执行这项规定,而单位也没有对这
      件事进行主动追查。
      
        在召开会议的宾馆,杨子江又对召开“机密”级会议场所的保密监控、保卫等
      防范措施缺乏了解,思想麻痹。他说:“我以为是军工单位的内部宾馆,且一人一
      间房,应该很安全,又考虑到会议也安排在宾馆内召开,下楼吃饭时间也不长,就
      放松了警惕,没有按保密要求将保密资料存放在更加安全的地方,结果导致被盗,
      可能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真是一时疏忽酿成大错。”
      
        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针对这几年来涉密电脑丢失严重的情况,国家保密局提出了严格涉密便携式电
      脑保密管理的意见:首先,涉密便携式电脑被盗事件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来,
      国家保密局已接到数起涉密便携式电脑被盗泄密事件的报告,有的已涉及机密级国
      防科技工业秘密,这是在便携式电脑使用率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造成
      此类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机关、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对便携式电脑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就像上述案例,一个是电脑携带者本人保密意识不强,对于
      涉密电脑的审查、备案以及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另一个是单位对于个人
      携带涉密电脑外出的管理不力,而是靠“自觉性”,这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要进一步抓好涉密便携式电脑保护的管理。通报2001年发生的涉密便携
      式电脑被盗泄密事件,引起有关机关、单位对涉密便携式电脑保密管理问题的重视
      ;通过开展《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有关机关、
      单位严格执行携带涉密电脑的有关保密规定;深入了解研究涉密便携式电脑保密管
      理的情况和问题,抓紧制定涉密便携式电脑保密管理的专项规定。
      
        我们在这里呼吁,不要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涉密电脑的安全保护不只是加强
      宣传教育,而应该切实贯彻到保密工作的具体管理当中(注:本文中的人物均为化
      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