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的代价
      
        江芳
      
        2000年7 月的某天,某看守所内一位年近五十身穿囚服的妇女神色黯然地在判
      决书上签字。判决书上写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判
      决如下:被告人黄兰兰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判处有期徒刑8 年,
      剥夺政治权利3 年。”看着这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两行凄楚的眼泪顺
      着她的脸颊慢慢地流下来。
      
        她有美好的过去
      
        黄兰兰出生在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境也不宽裕。但忠厚的父母认定读书才
      是惟一出路,勒紧腰带,供女儿上学。黄兰兰不负父母的厚望,在学校里是个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1973年是黄兰兰人生的重大转折,幸运之神向她招手,她作为优秀
      青年被推荐到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此时的黄兰兰可谓春风得意,沉浸在喜悦中的
      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父辈的期望、自己多年的理想,一下子就实现
      了。
      
        入学三年,大学政治系的学术氛围熏陶了她,在良师的指点下,她尽情地在知
      识的海洋里畅游。1976年9 月,苦学3 年的黄兰兰怀揣着大红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
      被分配到某乡工作,七十年代末调到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1982年,被组织上选
      调到县委统战部工作,1997年黄兰兰担任了县台办副主任。
      
        她的家乡是一个台胞集中的县,1949年,该县的4000多名青壮年随着溃退的国
      民党军队去了台湾。80年代初,海峡两岸音讯中断30多年后,开始有了相互往来。
      一批批去台老兵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踏上了回乡省亲路。受到家乡亲人盛
      情款待的台胞们,纷纷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希望家乡越来越繁荣兴旺。在
      台办工作的黄兰兰,整天忙忙碌碌地做台胞接待工作,看到一批批台胞乘兴而来,
      满意而归,她虽然辛苦但感到非常欣慰。
      
        别有用心的林女士
      
        但是,在善良的人群中,也夹杂着带有不良企图、负有“重任”的人。
      
        1997年11月的某天,黄兰兰接待了40多岁的林女士。此人是某情报机关的间谍,
      以回乡探亲为由,伺机搜集情报。通过接触,她选中了在县台办工作的黄兰兰。
      
        林利用黄兰兰急于招商引资、谈成项目的心理,频频发起进攻。
      
        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大姐,我住宾馆太寂寞了,住老屋又不方便,住
      你家吧,让我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我家太小,你会不习惯的。”
      
        “没关系,我能与你相识是一种缘份,小点没关系,能加深林女士坚持着,住
      进了黄兰兰并不宽敞的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狼总是要吃人的。这是中国的千年古训,
      有些人记住了,而有些人却忘记了。
      
        1998年的某天,林女士对黄兰兰讲:“我非常想为台胞回内地投资做点事,也
      有些台湾朋友托我打听有关对台胞投资的政策,你能不能找些资料来给我看看。”
      
        “这有什么不可以,下班时我带些来,谢谢你给我们做宣传工作。”
      
        急于招商的黄兰兰,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你下班了?,,等得心焦的林女士见黄兰兰回家来连忙迎上来。
      
        “这是一些资料,你看一下吧。”
      
        林女士喜上眉梢,鱼儿上钩了。
      
        一阵感谢之后,林女士逐份翻阅。“嘿,有这些东西,我就可以向我的朋友介
      绍大陆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我这也是为家乡建设出力啊!!”
      
        “是、是、是。”黄兰兰忙不迭地附和着,她太需要这位在境外有一定社会关
      系的人来帮她引进资金项目,工作成绩可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啊。
      
        拿到资料的林女士很快离开了该县。
      
        不久。从境外回来的林女士再次住进黄兰兰的家。
      
        “大姐,谢谢你。你给的资料我派上了大用场,能不能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最新
      的内部政策,这样更有说服力,有可能会引来大项目。”风尘仆仆的林女士刚一安
      顿下来,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真的,太好了!我再找找。”黄兰兰不敢怠慢,回办公室。
      
        打开文件柜,选择了一些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和资料,
      复印后,装到自己的小包内带到家来。
      
        见到国务院秘密文件、省委红头文件、内部资料。一份、二份、三份……林女
      士欣喜若狂。“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上次得的奖金太少了,这回非得弄个大数。”
      见黄兰兰进了厨房,林女士忙关上房门从柜中拿出照相机,“咔嚓、咔嚓”,一会
      儿功夫,一个胶卷拍完了。
      
        一天,县台办的领导问起了林女士的事。
      
        “黄兰兰同志,林女士还住在你家吗?”
      
        “是呀。”
      
        “对外接待工作很复杂,在热情接待,加强感情联络的同时。
      
        也要注意政策界线,内外有别。“
      
        黄兰兰有点听不进去。
      
        “放心吧,我又不是才出校门的小青年,这‘内外有别’还不懂吗?我每年写
      工作总结时,这四个字不知写了多少遍。”
      
        她朝主任笑了一笑,拿起开水瓶走了出去。
      
        看到黄兰兰没有丝毫警觉,得寸进尺的林女士想:干脆把黄兰兰拉到我们的队
      伍里,这样会更方便。
      
        “大姐,到你的办公室去打个电话可以吗?”
      
        “可以啊。”此时的黄兰兰对林女士已经没有丝毫的戒心,更是将外事纪律和
      有关规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黄兰兰带着林女士来到县委大院,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的办公室打扫得真干净,这盆花太漂亮了。能让我看看你的毕业证书吗?”
      
        “噢,可以,可以,你看当时拍照的傻样。”
      
        “不错,不错,挺秀气的,我这相机非常好,你这么好的身材,来,就在这儿,
      我给你拍几张,老了后翻翻挺有意思的”。
      
        “咔嚓、咔嚓”,连拍几张后,林女士开始导演起来。“手拿毕业证书拍一张
      吧,精神点,拿证书双手做上升动作拍一张。”为什么要拍这种姿势的照片?“黄
      兰兰不解地问。”闹着玩吧。洗出来我们一起欣赏欣赏。“林女士边收拾相机边回
      答。
      
        已是深夜十一点了。黄兰兰还在床上辗转反侧,对办公室拍照一事百思不得其
      解。
      
        “喂,醒来有事对你讲。”她伸手拍拍睡在一旁的丈夫。
      
        “什么事,半夜三更把人吵醒。”从熟睡中醒来的丈夫问。
      
        “下午……,,黄兰兰把拍照的情节向丈夫叙述了一遍。”这是不正常的,马
      上把胶卷曝光,少跟她来往。“
      
        “嘘……”黄兰兰指指了隔壁。
      
        “哼,还把人带到家中来住!叫她搬走。”
      
        第二天,黄兰兰一下班就向林要照片,正巧,她刚把照片取回来。黄兰兰那张
      拿着毕业证书的照片看起来很别扭。
      
        “大姐,这张照片拍得蛮有意思的。”林女士没话找话地说。
      
        “不好,太难看了。”黄兰兰拿过照片迅速地撕成了碎片。
      
        林女士感到非常意外:“大姐,你干吗把它撕了呀?”
      
        黄兰兰强笑着:“一点也不好看,留着干吗?”
      
        黄兰兰的态度让林觉得不踏实,她决定赶紧出境。然而,林做梦也没想到,就
      在她准备出境向自己的主子邀功的时候,安全局的干警出现在她的面前……
      
        只认错不认罪
      
        黄兰兰对自己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起初并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的工作职责
      就是为台胞服务,牵线搭桥提供些文件、资料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个人谋
      私利。当其被有关部门依法收审后,她简单地认为,只要说清楚就没事了。办案人
      员曾问黄兰兰:“你提供的文件上有密级标志,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这
      是不能擅自提供的。”她说:“林向我要这方面的资料。
      
        我就找了些文件送过去了。“此话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受党教育多年,
      且又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口中说出来,令人意外,令人震惊,其保密意识、法律
      知识是何等淡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黄兰兰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她说:“我对不
      起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给国家的安全带来威胁,给亲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希望政府给我悔过的机会,我保证今后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或许她的忏悔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触犯了法律的黄兰兰却
      仍然天真地认为,她的问题是只要认个错就行了的,不会被判刑,也不应该被判刑。
      
        然而,法律是神圣的、无情的,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面对法律的审判,黄兰兰表情木然……8 年,将在高墙铁窗的陪伴下度过,这
      长长的8 年啊,2920天宝贵的时光!因丧失警惕而付出最珍贵的自由,这是多么深
      刻的教训。
      
        当前,类似黄兰兰这种法制观念、保密意识淡薄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科
      技含量如此之高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了“无密可保”的时代,卫星整天头上转,根
      本不需什么保密。但实际上,保密与窃密的斗争一刻也没停止过,保密意识听起来
      很虚+ 关键时刻却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假如黄兰兰能有起码的警惕,
      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在狱中,干警曾问林,她索要文件时心情是否紧张,她讲
      :我非常、非常地害怕被拒绝,但更害怕有人察觉我的意图。
      
        警惕啊!善良的人们,在充满热情的眼神中可能包含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用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