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党成立(1)
      
          李登辉在把党内大部分反对派清理出党的队伍后,下一个目标指向台湾省长、
      党内另一个实力人物宋楚瑜。在李登辉上台之初,宋楚瑜是其得力助手,成为李登
      辉巩固权力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两人关系也被媒体誉为“肝胆相照”。但是宋楚瑜
      于1994年参选台湾省长成功后,开始经营政治和社会关系,为下一步政治上的发展
      创造条件。在李登辉看来,具有较高民意基础的宋楚瑜将会打乱“整垮国民党、扶
      持民进党执政”的计划。因此,从1996年12月的“国发会”起,李登辉以“精省”
      为名,架空宋楚瑜的台湾省长权力。宋楚瑜凭持多年积下的实力,决定离开李登辉
      逼走宋楚瑜独立参选,直接导致国民党败选国民党,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2000年
      3月选举。由于宋楚瑜通过多年的经营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他的出走,事实上成为
      国民党的又一次分裂,造成国民党支持群体出现重组,而这正是李登辉所希望的结
      果。
      
          2000年3 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 
      万票当选,独立参选人宋楚瑜获466 万票,以30万票的些微差距落选。为了凝聚这
      股力量,宋楚瑜于3 月31日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为宗旨的亲民党,由宋楚
      瑜本人出任党主席,其在选举中的搭档张昭雄任副主席,钟荣吉担任秘书长,秦金
      生、马杰明任副秘书长。在宋楚瑜的个人魅力及“立法院”党团稳健的问政风格影
      响下,甫成立的亲民党取得了稳步发展,成为除国民党、民进党之外的台湾第三大
      党。在2001年12月1 日举行的第五届“立法委员”中,亲民党一举拿下46席。同时,
      在县市长选举中拿下台东和连江两县。
      
          亲民党取得不一般的战绩是有原因的:亲民党的社会基础较为雄厚。宋楚瑜以
      些微差距败选后,群情激愤的宋楚瑜支持者高呼“组党、组党”,亲民党也在支持
      者的悲愤气氛中诞生。这些支持者也逐渐转化为亲民党的党员、认同者或支持者。
      亲民党成立首日,各地要求加入亲民党的民众非常踊跃,据亲民党自己号称,该党
      党员现已突破30万大关。从亲民党社会基础的族群来看,外省籍、本省籍、原住民
      都有,其中又以本省籍居多。与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相比,外省籍、客家人及原住
      民认同亲民党的比例偏高,本省籍支持者与国、民两党相差不大。和民、国两党比
      较,亲民党的支持者比国民党年轻,但不如民进党。民进党有64% 认同者年龄在40
      岁以下,亲民党只有40% 左右。从学历来看,亲民党认同者的学历以大专程度为主,
      占57% ,比民进党认同者37% 、国民党认同者32% 的比率都高。
      
          二是亲民党的主要成员来源广泛。亲民党的主要力量为“总统”大选期间宋楚
      瑜阵营的抬轿者及国民党内的“出走精英分子”,主要分为三大块:国民党、新党
      及部分无党籍拥宋“立法委员”;前省府团队,包括前省政府秘书长蔡钟雄、副秘
      书长马杰明、前省政府发言人秦金生、前省政府英文秘书吴瑞国,前省政府台北办
      公室主任杨云黛等人;国民党、新党的重要干部包括廖正豪、钟荣吉等国民党内出
      走的重量级人物及廖顺得、程思诚、郑三元、高文良、李淑华等地方知名人士及学
      者。
      
          三是亲民党的地方组织逐步建立。亲民党成立之后,就开始展开各地党员的招
      募活动,并积极建立地方党部。2000年4 月29日,亲民党在其“各地方党部筹设要
      点”中规定:县市党部成立标准为各市之党员数达该市人口的2%、各县党员数达该
      县人口数的1 5%,乡镇市区党部的成立标准为在5 万人以下者党员人数应达人口
      数的3%。现阶段先在各县市设置联络处,负责整合地方社团,未来则由地方党员直
      接选举产生地方党部主委。5 月1 日,亲民党在各县市正式设置联络处,并派任联
      络处长。亲民党的地方党部也逐步成立,2000年4 月初,花莲县党部成立,这是亲
      民党成立的第一个县级地方党部。5 月6 日,亲民党原住民“那鲁湾党部”正式成
      立,由原住民“立法委员”林春德出任主委,前省政府原住民委员会主委李文来、
      前“国大代表”李继生分别出任副主委及执行长,这是亲民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党
      部。5 月15日,亲民党“甘泉党部”成立,由前“陆军总司令”黄幸强担任主委,
      该党部成员以“荣民荣眷”为主,成员八成以上来自国民党的“黄复兴党部”成员,
      “甘泉党部”成立后,势将削弱国民党地方党部选举时的固票能力。其他一些县市
      也相应成立亲民党地方党部,在2001年12月“立法委员”选举结束后,亲民党组建
      地方党部的工作更加抓紧。
      
          四是亲民党的政党认同度稳步上升。在亲民党成立前夕,台湾《联合报》所做
      的调查发现,亲民党已拥有12% 的支持度,而初掌政权的民进党则拥有23% 的支持
      度,国民党只有19% 的支持度。在2001年12月第五届“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前
      后,民进党、亲民党、国民党的政党支持度分别是24% 、23% 、17% 。亲民党的票
      仓集中在台湾北部,中、南部仍是民进党天下。
      
          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领导核心与灵魂人物。“有什么样的领导者,
      就有什么样的团体”。党主席动见观瞻,其个人魅力如何对政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
      影响。亲民党就颇为典型。
      
      
      
          宋楚瑜领导下的亲民党一是宋楚瑜成就了亲民党。2000年3 月仓促成立的亲民
      党,主要肇因于宋楚瑜的个人魅力,这不仅是亲民党问政信誉的保证,也是亲民党
      政党民意认同度不断升高的基础。宋楚瑜自1974年在美国读完博士回台后,先后在
      国民党党政机关历任要职;1994年,宋楚瑜以400 多万选票当选台湾省第一届民选
      省长。宋楚瑜当选省长后,为累积其今后更上一层楼(入主“总统府”)的能量,
      走遍全省309 个乡镇,每个角落都有宋楚瑜的足迹,不仅为其树立了“勤政亲民”
      的形象,也为其奠定了雄厚的民意基础,赢得民众的肯定和支持。虽然李登辉为了
      防止宋楚瑜势力的坐大,采取了包括“冻省”等多种方式打击宋,但是宋的民间支
      持度并未因遭到打击而下降,反而有所上升。1999年7 月16日,宋楚瑜正式宣布自
      行参选“总统”后,一直保持30% —35% 的高民意支持度,国民党中拥宋的支持者
      纷纷挺身而出。一起控告宋楚瑜贪污的“兴票案”事件后,宋楚瑜仍然拥有25% 的
      死忠支持者,宋楚瑜仍然在选举中获得466 万张选票,表明宋楚瑜的“勤政爱民”
      形象确实魅力难挡。
      
          二是宋楚瑜是亲民党的最大资产。宋楚瑜在2000年选举中,不仅在15个县市领
      先,且较国民党候选人连战高出150 万张选票以上。宋的这股雄厚实力不仅为亲民
      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亲民党提供了与其他政党竞争的资本。宋楚瑜在竞选途
      中备受国、民两党合力打压,但在选举中却赢得多项“单项冠军”——包括台北县、
      台北市、基隆市、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苗栗县、台中县、台中市、南投县、
      花莲县、台东县、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等15个县市中得票率第一。在2001年12
      月的“立法委员”选举中,宋楚瑜也成为亲民党候选人取胜的法宝。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