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偏差惹民怨(2)
      
          1953-1956 年间,随着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5 7%,1957-1960
      年间为4 3%。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大量的农产品及加工品开始外销,农业
      快速发展还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原料与消费市场。台湾利用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的
      有利时机,采取“养鸡下蛋”的办法,在继续增加农业投资的同时,主要采取工农
      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实行农产品低价政策和积极拓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等措施,将农
      业剩余有效地向工业转移,加速了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以农业培养工业发展”。
      1953年,台湾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决定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即重点发展
      消费品以替代进口,大大提高了工业的发展水平。但50年代后期,进口替代工业因
      岛内市场的饱和而产量过剩,使得工业增长速度减缓。于是,当局开始采取鼓励出
      口政策,台湾从此走向出口扩张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并取得明显的成果,台湾进入
      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60年代,台湾经历了从以农为主到以工业生产为主的转变。这个时期农业生产
      的任务是生产足够粮食以保障整个台湾的粮食供给,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为将农业增产的好处转向工业部门,以加速经济发展,台湾长期实行低粮价政策。
      台湾为维持低粮价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粮食出口管制,粮食出口由粮食局统筹办
      理,禁止民间自由出口;实施公、余粮征购以充分掌握粮源;将台湾划分为7 个粮
      区,粮区间禁止粮食自由流通。军、公、教人员实行食米配给制;机动向市场抛售
      食米,避免米价的过度波动而带动物价上涨,将食米价格维持于较低水准。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政府用种种措施,稳定米价,实际上起了压抑物价的作用,有利于压低
      工资水平,使出口产品更有竞争力。台湾政府控制米价的方法并非是行政命令,而
      是利用市场运作的机制,其关键是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稻米。当米价上升时,政府便
      把大量稻米推出市场,使米价下降。政府手中的大量稻米,源自政府通过种种行政
      命令,例如“随赋增购”等,强迫农民缴交和售卖稻米给政府,一方面保障了当时
      台湾60万军队的粮饷,另一方面亦使平稳米价的政策得以执行。在这些措施下,台
      湾的粮价得以维持在稳定和较低水准,一直到1969年,台湾农民出售大米的价格都
      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最低时只有国际价格的61% 。台湾实行低粮价政策,维持了
      低工资,使劳动密集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对于60年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农业部门在60年代经历了由兴至衰的发展历程。
      1968年以后,过去以“以农业培养工业”政策造成的积弊暴露出来,农业劳动力与
      资本大量外流,农业投资相对减少,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1969年,台湾
      农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到80年代,农业生产发展仍十分缓慢。近数十年来虽然随着
      台湾经济起飞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所得逐年有所提高,但比起非农业就业人员
      的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仍然偏低。1991年农户人均所得是非农户人均所得的72
      4%,农户人均每月收入1166万元新台币,不及非农户人均1604万元新台币的3/4,
      而且农业净收入占农户所得的比例一直在减少。农民收入长期低于非农行业,使农
      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下降,难以安心务农。
      
      
      
          纵观台湾的经济发展,可说是农民的利益被牺牲。由于台湾中南部地区主要为
      农业地区,国民党的这种政策当然会引起南部民众的不满。特别是国民党当局在
      “反共复国”的“过客心态”下,侧重于对国民党党政高层聚集地的台湾北部进行
      建设,而使台湾南北的发展有较大差异。台湾南北两个重镇台北市和高雄市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可以作为南北不平衡发展的典型。
      
          国民党创造了台湾“经济奇迹”——加工出口区由于国民党当局将经济财源与
      发展重点放在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部地区,台北市的财政分配高出高雄市数倍之多
      ;台北市高等教育占了整个台湾的60%以上,而南部高校甚少,尤其是第二大都市
      高雄市到目前也没有几家知名大学,医疗卫生机构也有类似的差距。特别是以台北
      市为主的北部都会区,拥有较多的政治与经济资源,也享有较好的生活品质;而以
      工业起家的高雄市,长期被水质、空气品质不佳所困扰。这种政策的倾斜,引起南
      部民众对台湾当局的不满与南北矛盾的出现。国民党执政后期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实现南北均衡发展,但效果不明显。这种政策与矛盾,在民进党选举策略与民粹主
      义的激化下不断加深,南北民众内心的对抗情绪上升。因此,高雄人常认为自己是
      “二等公民”,有永远追不上台北的失落感。因此,南部地区长期以来有一种反国
      民党的情绪,也因此成为反对党——民进党长期进行反对运动的大本营。南部地区
      选民的投票动向成为民进党在2000年与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战胜泛蓝阵营
      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