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主义”终结“富人时代”
      
          第一部:“公正主义”终结“富人时代”
      
          肇始于2003年3 月全国两会的结束,截止于200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期间的12
      个月,就是中国民间和国际舆论所谓的“新政元年”。事实上,我们从人们的宏观
      描述和微观列举中,并未发现多少真正的新东西。正如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员康晓
      光所说,“新政”之所以是新政,不在于新的政策,而在于孕育在政策背后的新的
      政治理念:“公正”。
      
          过去的25年里,我们对“平均主义”的批判过了头。尽管我们在强调“效率优
      先”的同时,从不忘记说一声“兼顾公平”,而事实上却是“只唯效率,鲜顾公平”。
      受制于这样的政策导向,我们看到的政策结果,便是今日随处可见的“赢家通吃”
      的景象。改革之初的民众、精英共同获益的“双赢时代”,已成过去。用青年经济
      学者卢周来的话说,“中国的改革是在旧房子不动的情况下盖新房子。”承担了建
      房成本原来住在旧房里的人,至今也很少有能够住进新房子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不
      仅依旧住在不堪风雨的旧房子里,甚至连维修成本也失去了。
      
          一年来,我们发现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底,业已在诸多层面改变了旧的分配理念,
      以公正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正在快速实施。我们注意到,新政府在理解公正的本质
      要义时,选择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这个动宾结构短语。具体地说,对农民和
      城市贫民的关怀,已成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施行其新政的突破口。
      
          显然,对于普遍存在于城乡、地区、阶层之间持续扩大的不平等,新政并未矫
      枉过正,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去,而是将效率和公正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选
      择具体的社会政策时,不是将富人打入地狱,而是将穷人领入天堂。
      
          过去的一年,我们从两次全国两会的分析中,发现了“要富人,也要穷人”的
      政治倾向,从官人和商人的进退中,发现天堂不拒丧钟的公正立场,从淮河水灾的
      补偿,以及反圈地运动和疗治拆迁之痛的举措中,发现“公正也是硬道理”的施政
      理念。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