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技术突围:顾老板懂行
      
          2002年年初,顾雏军及其科龙新班子在媒体见面会上宣布:走技术领先之路,
      执行专业化路线。
      
          顾雏军用来振兴科龙的撒手锏有两个:一是压缩成本,二是技术领先。顾雏军
      敢进严重亏损的科龙,一是看到科龙压缩成本的巨大空间,二是自持怀揣技术优势。
      “技术上的领先是改进科龙唯一的理念,科龙能够在技术上跟世界同类产品有一争。
      如果我们没有技术上的优势,自然不敢操作这么大的企业。这么大的企业,如果技
      术上没有优势,一旦很多东西被淘汰,一夜之间大企业就垮台了。技术上的领先,
      可能是我们进入科龙最重要的原因。”
      
          顾雏军入主科龙后的第一年,靠铁腕压缩成本,使科龙很快具有了成本领先的
      优势。但成本领先只能在短期内有效。顾雏军意识到,压缩成本压到一定的极限之
      后,你的竞争优势怎么样维持?只能靠技术领先、价值领先。
      
          在顾雏军看来,国内制冷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制冷行业
      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逼近国际先进水平,从而提高能源效率、资本效率。
      顾雏军宣称,“我们的目标瞄准西门子、GE、松下等国际企业。”
      
          顾雏军是搞技术出身、吃技术饭的,他对技术的重视和对自己技术成果的自信
      从不掩饰:“作为一个靠科技起家的企业家,我最看重的是产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同行的领先程度,只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才能创造高附加值,我才睡得着觉。格
      林柯尔有很好的核心技术——顾氏制冷剂,科龙有很好的工艺开发技术,两者的组
      合会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能创造出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
      
          他坚信:“新科龙有一定的技术,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可以树立长期技
      术领先的竞争优势。”
      
          顾雏军入主科龙后,先是回归潘宁时代的专业化路线。他明确表示:科龙将主
      攻空调与冰箱,因为制冷技术才是新科龙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那些亏损且缺乏市
      场竞争力的发展项目,公司将酌情撤并,然后迅速走上技术突围的道路。
      
          “古语说,旁观者清,或许这就是我这个原来不是做家电的人正好抓住了家电
      业摆脱恶性竞争、争取赢利的要害问题的原因。”
      
          “大多数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当中,都把市场放在第一位,
      20世纪90年代初,谁的市场做得好,谁就迅速成长。潘总本身是初中毕业生,但对
      引进技术、对科技人员奖励非常重视。科龙的技术还算不错,在中国同行中技术水
      平算高了,但在世界上还远远谈不上,在世界上技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很危
      险的,因为明天就有可能被拥有高知识水平的企业挤垮了。”
      
          “我上班第一天到科龙有这样一个概念,科龙的设计还算好,有一定的规范性。
      冰箱的设计首先必须是系统化、通用化。里面的抽屉规格应该是通用的,正常情况
      下有200 多个型号,如果这个型号限制在五六个规格之中,配件就是五六种,如果
      一个型号没有二三十万销量的话,生产5 万、10万台就过时了,就会造成很大的浪
      费和亏损,这方面需要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冰箱基本上已实现系列化,将来配
      件都是系列化的,把配件的库存大幅度降低,这也是一种成本降低,这是由于技术
      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技术方面的成本降低对一个企业来讲才是根本的成本降低。”
      
          “在技术上,中国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由于人员工资
      比较低,关键人才留不住,导致国有企业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相对的技术水平
      反而是下降的,技术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发展。有
      很多民营企业不是把技术放在第一的位置,浙江一些地方生产双桶洗衣机,三四百
      块钱一台,冰柜也是这样。生产的冰柜什么科技含量都没有。再谈品牌价格。三洋、
      科龙的冷柜连续五年亏损,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日本的设计技术,单价很高,无法和
      国内企业竞争。我来之前,他们试图降低技术上的用材用料成本,以便在成本上可
      以跟中国同行竞争。我提出的口号是,我们可以让它保持中国最好的品牌价值。我
      们进入科龙之前做了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技术上的优势能够使科龙在世界冰箱、
      空调这两个领域领先。对冰箱来说,我们技术上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外冰
      箱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不再投资,美国GE公司近10年的时间没有在冰箱上做任何
      投资,他们最终会把冰箱行业卖掉。在这种情况下,科龙做了很多的咨询投入和开
      发,生产的分立多循环冰箱在全世界都属创新,我们的分立三循环、四循环冰箱和
      双效王空调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顾雏军能够实现技术突围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双高效”技术和“分立多循
      环”技术。靠着这两个技术,科龙打造了两个高技术含量的新品牌——分立多循环
      冰箱和双效王空调。
      
          按新科龙的说法,“分立多循环”技术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开业界先河,推动
      世界冰箱业进入“后冰箱时代”,而科龙双效王空调是用格林柯尔制冷剂与双优化
      设计这两项世界级专利技术打造而成,其能效比达到3.8 (制冷)、4.2 (制热),
      其效率在国内暂无可与之相比的产品,即使与国外顶级产品比较,也毫不逊色。
      
          在顾雏军推出的这两项新技术中,双效王是顾氏制冷剂技术加双优化设计技术
      的产物,专利属于顾雏军,而“分立多循环”技术则是顾雏军在科龙发现并挖掘出
      来的。
      
          顾雏军的入主给科龙的技术人员带来了春天。顾雏军时代的科龙,以技术为支
      撑的企业长远发展后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技术研发投入、技术研发人员大幅
      度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专利申请数量迅速上升,技术创新与技术储备已经明显领
      先于竞争对手。
      
          科龙2001年以来技术研发费用、人员及专利增长情况
      
          顾雏军虽然是董事长,但其兴趣和注意力总离不开技术。他入主科龙的前期,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研发与生产技术上,有时甚至亲自核定研发数据。
      
          “顾老板懂行”是科龙技术人员的一致评价。一个董事长懂技术有两个好处:
      一是蒙不了他;二是可以慧眼识珠,发现好技术。顾雏军第一次听技术部门汇报,
      就发现了“分立多循环”技术。这项技术在顾雏军到科龙之前就已诞生在科龙的实
      验室中,可是养在深闺人未知。顾雏军在第一次与技术人员的座谈会上无意中发现
      了这项技术,他凭借专业的眼光,立刻发现了该技术的巨大价值,随即将其命名为
      “分立多循环技术”,这成为顾氏科龙打出的第一张技术王牌。
      
          所谓“分立多循环”,简单地说,就是把从20世纪20年代有了电冰箱后就一直
      采用的冷冻室与冷藏室制冷回路的串联连接,改为并联方式,从而实现冷冻室与冷
      藏室的独立精确控制。顾雏军说:“这项技术最大的难题是低冷量需求情况下,由
      于制冷剂不完全蒸发而产生的压缩机液击问题。如能很好解决,应该是重大技术突
      破,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于是顾雏军立即召来该技术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为
      了说明解决方案,负责人画了一张原理图,结果图还没画完,顾雏军就看明白了。
      第二天,他便决定为此项目的6 人研发小组颁发50万元奖金,并在全体技术人员大
      会进行表彰奖励。顾雏军在大会上对全体技术人员讲,知识就是值钱,50万元不是
      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确实,50万元在科龙的科技奖励历史上并不是最多的,但在
      企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能如此慷慨地重奖科技人员,使科龙的技术研发人员备受
      鼓舞,从而巩固并加深了“科技领先”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地位。正如“分立多循环”
      技术研发小组的成员所讲,最初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分立多循环”技术所
      具有的特殊意义,只是申请了一般的产品专利。而顾雏军却以科学家所特有的敏感,
      慧眼识珠,认识到这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所具备的划时代意义。最终,“分立多循环”
      技术在柏林的家电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同行认为它引领世界冰箱业进入“后冰箱时
      代”。
      
          中国的家电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究其原因,建立在规模
      与营销优势基础上的品牌无论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多高,但都是脆弱的。因为没有核
      心技术作为支点。
      
          顾雏军宣称:“我们在技术上永远要超越竞争对手半步。”
      
          这种超越将会使科龙产品在产品功能和技术指标方面超越竞争对手,同时也会
      因设计优化使科龙产品获得成本领先优势。最终目标都指向企业品牌美誉度的提升
      和产品赢利能力的提高。2002年4 月26日,科龙在冰箱业内率先将电脑温控冰箱的
      价格降至机械温控冰箱的水平,掀起电脑温控冰箱的普及风暴。
      
          分立多循环冰箱和双效王空调,是科龙起死回生的王牌产品。在顾雏军的提议
      下,科龙摆脱当时空调市场概念层出不穷却名不副实的弊病,再次提出技术领先、
      重视基本制冷功能的产品理念,引领市场返璞归真,得到了经销商的支持,结果科
      龙的高端产品因其性能突出而以较高价位赢得了市场认同,为科龙2002年业绩扭亏
      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了技术上的保证,现在的经销商对科龙很有信心。科龙整个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比以前扩大了。经营别的品牌有的经销商是亏损的,但是经营
      科龙品牌的经销商没有亏损。由此,经销商心里对科龙是非常尊重的。”分立多循
      环冰箱和双效王空调的持久畅销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到了2005年,科龙的这两个品
      牌产品依然畅销海内外。
      
          顾雏军说:“一个没有技术底蕴的公司,其发展是极为有限的,因为降成本的
      空间是有限的,技术成长的空间则是无限的。”
      
          如果说降低成本是顾雏军入主科龙后打的第一个漂亮仗,那么,技术领先就是
      他在科龙打的第二个漂亮仗。顾雏军技术突围的战略和实践对科龙的影响将是长远
      而深刻的。
      
          顾雏军对于他手上的这两张技术王牌非常看好。
      
          “科龙空调技术的评比一直是第一。在冰箱上,当我们的分立多循环冰箱推出
      来之后,一些强势洋品牌把科龙冰箱作为第一竞争对手。我们的空调能效比已经达
      到7.0 ,而目前日本最先进的产品也只达到6.45.7.0的能效比几乎是空调产品综合
      指标的极限,这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别以为顾雏军在吹牛,不少海内外业界人士和经销商对他的产品和技术还是认
      同的。
      
          由此,笔者想起一个场景。那是2002年的秋天,笔者到北京的昆仑饭店去采访
      顾雏军。到房间时,正赶上顾雏军与一个日本老板在谈话。这位日本老板是一个不
      小的空调商,在东南亚有好几家工厂。他是来找顾雏军谈与科龙合作的。但顾雏军
      大声对他说:“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集团有机会成为家用空调王国了。家用空
      调市场已经被中国四大家——科龙、海尔、格力和美的垄断了。没有人能把空调的
      成本做得比这四大家更低,而且中国的某些核心技术已经超过了日本。我的双效王
      7.0 能效就超过了日本。你要跟我合作,就为科龙做贴牌吧!”
      
          这是笔者第一次见识顾雏军的狂妄。但这是让国人为之扬眉吐气的狂妄!这么
      多年来都是中国的家电生产厂贴松下、三洋、东芝的牌子,谁听说过日本家电贴中
      国的牌子?
      
          后来,笔者才知道,顾雏军整合白色家电长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国际四大巨
      头做贴牌。但做贴牌是顾雏军的权宜之计,是为了让国际巨头把生产线全部转移到
      中国来。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创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先为别人做贴牌,然后让别人为
      自己做贴牌,最终是要建立中国的家电王国,最后把国际家电巨头全部吃掉!
      
          可惜,顾雏军的产业帝国梦还是破灭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