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才是好屁
      
          对于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人放什么样的屁才是好屁这个问题,医生们早在几
      千年前就作出了明确表示。以其名字命名现代医学誓言的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曾
      于公元前420年写道:“不出声冲出的屁是最好的,相比而言,出声放的屁又比
      中途拦截或积淤体内的屁要好。”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在给帕图斯
      的一封私人信件中说道:“我们要大胆地放屁,就像大胆地打饱嗝一样。”据苏
      埃托尼乌斯·特兰克维鲁斯记载,公元41年,克劳迪亚斯登上罗马王位时,“因
      为听说有人由于过于注重礼仪而试图抑制自己的屁,结果威胁到了健康,于是便计
      划颁布一项法令,从而将饭桌上[宴席上]的不速之气,不论有声还是无声,都合
      法化。”与克劳迪亚斯同时代的盖厄斯·佩特罗尼乌斯在他的著作《萨蒂利孔》中
      也作过类似诊断:“听我的话吧,朋友,那些郁气会直达大脑,毒害你的整个系统。
      我认识的一些人,就是因为太过礼貌,忍着屁不放而死掉的。”
      
          一千年后的11世纪,在那不勒斯海湾附近开办萨勒诺学校的四位医生提出了
      一则放屁友好健康规范。之前,他们已对所谓“抑制气流”的不良影响有了数年临
      床实践经验。在这则规范中,四位医生说明,“忍屁不放的人有得水肿、痉挛、眩
      晕以及疼痛难忍的疝气的危险。这些可悲的病症大多时候只是出于一念之差。”法
      国散文作家蒙田在他的《论想像力》(1595年)中哀叹自己的便秘,他悲叹道
      :“要是不看那些历史书,我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啊,仅仅因为拒放一个屁,我们的
      肚子就非常可能把我们都送到最残酷的死亡之门前。皇帝克劳迪亚斯赐予了我们在
      任何场合都能放屁的自由,要是他也赐予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能放屁的能力该多好啊。”
      1556年,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诗人及剧作家约翰·海伍德也写下诗篇:“吹出
      何种风,会令人不快?想到放出的屁,吹风人松了口气。”最后,《乌托邦》的作
      者托马斯·莫尔爵士,这位永垂不朽的伟人,将所有这些评述都汇入诗行。他于1
      518年写了一首讽刺诗,《论放屁》(In  Efflatum  Vertri
      s),并在其中巧妙地谈及了政治:“体内的气,憋在你腹中太久,会要你的命;
      另一方面,它又能救你,要是你放得及时。如果体内之气既能救你又能毁你,那么,
      它岂不是和可怕的国王一样强大么?”然而,在莫尔自己的例子中,答案却是否定
      的,因为国王亨利八世后来砍了他的头。 
      
          与另外四种位于前脑逻辑区的感觉不同,我们的嗅觉直接接入脑边缘系统,就
      是所谓脑的“爬行动物”区,这个区负责掌管我们最基本的感情,不论愤怒还是欲
      望。许多人类学家相信,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起源,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一开始
      就失掉对性、暴力以及领地标记气味的极度敏感。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将嗅
      觉排在五感之末。视觉使人联想起清明和先见。触觉常用魔法或黄金形容,谓之轻、
      谓之柔、谓之微妙。味觉可能意味着雅致。但事情不妙我们就闻到了耗子味,整个
      腐败的事业就臭气熏天;闻闻那事儿,靠不住的事闻起来就有鱼腥味儿,还一点儿
      用不着鼻子一吸以表嗤之以鼻;卑鄙家伙就是发恶臭的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
      的口语中不胜枚举。可能我们闻道之初是在中世纪,正好抬起鼻子就撞上了一堆恶
      臭,当时哲学家终日被粪堆、横流的阴沟、臭水洼包围,于是便认定了人类的嗅觉
      是粗鄙的东西,因为它并不曾增进人类的智慧,或给我们带来世界的美。我们的鼻
      子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儿,只能是就致命的空气对我们警而告知,这些空气遭到败坏,
      每隔几年就会给人类带来一次疾病和瘟疫。到19世纪末,以法国为中心的一整派
      学科人物开始担心起“气”对健康的影响;一位医学观察者布瓦西埃·德·索瓦热
      曾于1746年写道:“牛肚子里散发出的那种恶臭气如果被人们吸入,那人就会
      被传染上疝气,接着还会呕吐,甚至发痢疾。”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早在一个世
      纪前就已提到过这个问题,在《列西达斯》(1637年)中,他写道:“饥饿的
      绵羊抬头望,但无人将它们喂养。可是,由于它们呼吸的风和那恶臭的雾,体内的
      腐败和污秽就开始传染、蔓漾。”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花着大量时间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植香除臭。(科学
      家证明,人的鼻子可以察觉出大约1万种臭味。)我们保持水的流动以防止死水发
      臭。我们每年花掉数十亿美元,把自己的身体弄得到处都是香皂、除臭剂、香水、
      古龙水、滑石粉、须后水以及冲洗液的香味,竭力使自己闻起来像其他什么东西而
      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我们不给自己的车、房子、办公室通风时,便用化学药品仿制
      的松针、柠檬、海风来为他们弄上香味。虽然我们制造着空前数量的个人垃圾和臭
      气,但我们的隐秘排泄系统会将它们统统排掉,以便清洁或倾卸到远离我们敏感的
      鼻孔的地方。
      
      
      
          难怪屁成了这么个令人生厌的不速之客。
      
          但在过去十年中,放屁在美国和英国,在某种程度上已逐渐变得正大光明。我
      们已公开承认,屁是有趣的。儿童书中已开始讨论“我们放过的气”,贺卡上人们
      对屁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以屁制造幽默,电视和电影的喜剧片
      更是例行公事般把屁当作笑料。电台主持人霍华德·斯特恩几乎天天都要对着麦克
      风放个屁,用娱乐招揽北美的听众。
      
          但是,放屁该不该成为平常话呢?如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两千年前描绘的那样,
      有异味的物体(这里就是屁了)是由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可以进入他人的鼻腔,
      就像蒸发的精灵,他们在黏液中粘成一体,从化学角度看,这样就将A的屁和B的
      身体结合在一起——这可不是什么美妙的画面。卢克莱修的科学论述不是毫无道理
      的。屁的分子来到你鼻子顶上的黏膜层,在上面它们被传输给膜层里数百万计的受
      体细胞。在那里屁分子变成了电信号,沿着神经纤维进入你的大脑内。然后,你和
      某个人的漂泊的屁就合而为一了——很高兴那是你,而不是我。
      
          也许人人在心中为之骄傲的、感觉良好的屁并不是其他人的最佳兴趣所在吧。
      毕竟,除了你,谁还想闻你的屁呢?
      
          不过,读屁却又是另外一码事了。屁的世界要比你想像中的更恢弘、更精彩、
      更有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