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追求完美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
      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
      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一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
      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
      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
      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
      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说明
      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应
      该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人类正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完善着自己,使得自身脱去
      了以树叶遮羞的衣服,变得越来越漂亮,成为这个世界万物之精灵。如果人只满足
      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那么人大概现在还只能在森林中爬行。我们对事物总
      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追求完美
      并不是件坏事,对于某些人和职业甚至还是很必要的,比如音乐、美术、服装设计
      等。
      
          但时间长了以后,就自然会形成这样一种情景: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到自己满
      意的地步,那么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很不舒服。什么
      事情都会有个度,就像水到了100℃就会沸腾,低于0℃就会结冰一样,追求完
      美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变得不完美。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都要适可而
      止,如果不达到想像中的彻底完美誓不罢休,那就是和自己在较劲了,长此以往,
      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这疙瘩会系得越来越大,会系得越来越死。
      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出现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像是一
      根树枝,即使再坚硬,也会渐渐承受不了我们自己找上门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
      塘,我们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我们就是这样跌进完美自身所造成的误区里,只不
      过这种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招手出现,以良好的状态开始作为引导,然后被日
      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难道不是这样吗?恋爱时,众里寻他千百度,挑了又挑,个头儿、长相、学历、
      家庭、财产……尽善尽美,总幻想着有个最美好的罗密欧或朱丽叶在等着自己,偏
      偏可能是在挑选和等待的时间里害了自己。结了婚,完美的恋人的形象打了折扣或
      彻底破灭,又开始新的一轮完美追求;生了孩子,幻想着孩子不是天才,起码要出
      人头地,不能再像自己一样委屈了自己。于是,让孩子从小学钢琴、学绘画、学外
      语……要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名牌的大学,将来还要出国留学,哪怕自己
      省吃俭用,也要积攒下为孩子所用的一切钱……自己年轻时未竟的宏伟蓝图,尽情
      勾画在孩子的身上和心上。但这一切可能都完美无缺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吗?失去
      的就一定能够补回来吗?丢了初一,一定会在十五找补回来吗?将弦绷紧在自己和
      孩子的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万一不是理想的结局,心理能承受得住吗?
      多少人就是这样不知道迂回,不知道变通,不知道及时而适时地调解自己的心态,
      心理就这样在一瞬间脆弱地垮掉的,一辈子就是这样在完美的误导下非常不完美地
      没有了。
      
          所以,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造成我们心理的负担、障碍乃至疾病。
      
          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强迫症,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主要特征是
      苛求完美。这些人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他们谨小慎
      微,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由于
      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
      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在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代,有效地避免追求完美的不利影响是很重
      要的,那么如何去做呢?
      
          首先,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即:做事情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为了从9
      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而为最终的那0.1%付出多出正常标准很多
      倍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但是我们都知道,事情到最后的那0.1%最难获得,和
      前面根本不成比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强求它。
      
          其次,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律紧凑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
      好,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分散和转移对完美的关注。
      
          最后,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并知
      足者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