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会导致浮躁
      
          我们每个人都很忙,有时忙得自己心烦意乱、没有头绪,甚至忙得自己身心疲
      惫,这样下去我们的状况会变得很糟糕,也使我们变得浮躁起来。为什么不在繁忙
      时偷闲一下呢?偷闲一下,我们的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世上有不少忙人,一忙起来就容易乱,头脑不清醒;一忙就容易烦,心情不得
      和平;一忙就很容易认识肤浅,不能研究问题,不能冷静认真思考,一忙就容易只
      顾得眼前,不能高瞻远瞩。忙忙碌碌,往往忙得没有了主见,只能附和;往往忙得
      没有了远志,只能平庸。
      
          当然忙可以使人感到过得充实,因为时间大都用这种或者那种事去填充起来了,
      觉得自己时间没有白过,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甚至
      往往得不偿失。
      
          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没有闲暇。有忙有闲,亦张亦弛,才不会人为地
      绷断生命之弦,加速燃尽生命的膏油,才会使人既能享尽天年,又有所作为。要如
      此,关键要学会忙里偷闲。
      
          宋朝诗人黄庭坚说过:“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这就告诉人们
      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学会忙里偷闲。忙里偷闲既符合文武之道,也符合自然规律。
      自然界都有忙闲的规律,春夏生机勃发,万物生长,到处燕舞蝶飞;秋冬收敛萧索,
      万物沉寂,处于休眠状态。人本身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生不可不懂休闲,
      不可没有休闲。既然大多数人不可能有很多时间休闲,就只能忙里偷闲。忙里偷闲
      不是偷懒,而是让紧绷的弦放松,是给滚烫的机器降温,是为新的冲刺加油,它的
      好处是无穷的。
      
          首先,偷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忙里偷闲是紧张工作
      过程中的自我调节,适当放松,也就是在没有感到疲劳时要提前休息,或主动休息。
      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是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因为当人体感到
      疲劳时,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在肌肉内堆积过多,会
      妨碍肌肉细胞的活动能力,长此以往就会积劳成疾。所以,在没有感到明显疲劳时,
      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较少,稍休息一会儿便可消除。忙里偷闲,可以抽出很短的时
      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音乐、散步、小憩等,都能起到放松作用,并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偷闲有利于身体健康。白居易曾作《闲眠》诗说:“暖床斜卧日曛腰,
      一觉闲眠百病消。”说明了休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你躺下时,你的全身肌肉
      得到了放松,心率开始减慢,紧张感开始消除,心境也跟着平静下来。研究发现,
      工作中间哪怕只休息一会儿,如打5分钟的盹,收到的效果也会非同一般。国外有
      小资料说,一个人午休时,靠着墙壁坐下,手中拿一个小钉子,当打盹时钉子无意
      中掉下,此人也就达到了休息的目的。可见,偷闲的实质就是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
      松,哪怕放松片刻都是有好处的。
      
          有的人会说:“我也想偷闲一下,但我实在是太忙。”其实偷闲并不难。
      
          首先,偷闲要懂一点情趣,要有一点智慧。上班时终日与数据、图纸打交道的
      设计师们,如果回家能偷闲种些花草,养些犬鸟虫鱼,精神必然会豁然开朗和振作
      许多;每天忙于上手术台的医师,偷闲片刻若能读几页文学小说或幽默漫画,会心
      一笑之余,既舒缓了神经,又调节了心情,手术成功率或许会更高一些。
      
          其次,偷闲还要有几分豁达。休闲、娱乐,最忌有功利心。去钓鱼,兴趣在
      “钓”,而不在鱼。即使钓了一整天收获全无,也不必气馁,因为钓的过程和情趣
      充分享受了,又有何遗憾?如果去看望亲朋好友却不遇其人,也不必沮丧,因为来
      回沿途市井风情全让你尽收眼底了,这岂不是经历了一回采风调查?凡此种种,如
      果都能以豁达的心态对待,那便是达到偷闲的至高境界了。中国有句古话:“自得
      其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忙里偷闲的精要在于“偷”。世界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忙里偷闲的高手。毛泽
      东是个善于偷闲的高手。如在很忙的时间找一些比较闲的人谈些哲学问题。平时床
      头上放着许多闲书也是他的一个特点。周总理也很会忙里偷闲,在乘车时、接见外
      宾前或会议中间,打一个盹儿,养一下神,便马上又投入工作。在二战时,已近7
      0岁高龄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每天都坚持工作16小时以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
      力,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忙里偷闲”,他坐上汽车就能休息,每天都坚持午睡1
      小时。晚饭后他便在办公室内的床上睡上两小时,醒后立即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直至次日凌晨。
      
          忙中有闲,忙里偷闲,能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享受到一种乐趣,这对于
      养生和养神,都有好处,对工作和生活更有莫大的益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