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都是自找的
      
          每个人都曾有过烦恼或正在经历烦恼,事实上,这些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一
      个浮躁的人往往乐于自寻烦恼。你可以寻找甜蜜的爱情,你可以寻找美好的生活,
      但你决不可以自寻烦恼。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烦恼也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避免不了的。但
      是,由于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所以烦恼对人的影响也不同,通常人们所说
      的乐天派与多愁善感型就是显然的区别。乐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烦恼,而且善于
      淡化烦恼,所以活的轻松,活的潇洒;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欢自找烦恼,一旦有了烦
      恼,忧愁万千,牵肠挂肚,离不开,扔不掉,活的有些窝囊。
      
          其实,人生的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本来就没有烦恼,或者说原本就不是烦
      恼。例如,当了几年处长之后就想当局长,结果提了一个资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
      去了,你肯定不高兴,其实你所处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羡慕着,再说局长有局长的
      烦恼,而且局长的烦恼未必少。还有的人为钱而烦恼,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两万
      想三万,……还是烦恼,可惜你除了想过钱多有钱多的得意,有没有想过钱多有钱
      多的烦恼,钱少的或许没有钱多的那么神气,但钱少的也没有钱多的那么多担忧,
      平民小户没有大富人家对盗贼绑架的担心,恐怕也少有为争夺家产使兄弟反目,甚
      至相残的悲哀。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
      必定会促使其自寻烦恼、无事生非:
      
          1.  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
      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责任也统统归因于自己,那么要不多久,你就会烦恼成
      疾。
      
          2.  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最可怜的人是那些惯于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的人。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他就会因为不能实现目标而烦恼。
      
          3.  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
      次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不友善。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
      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4.  制造隔阂。绝不去赞扬别人,确实做到不使用任何鼓励之辞;其次,喋
      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作。这是制造隔阂、自寻烦恼的妙法。
      
          5.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当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正视它,它就很容易化为乌
      有。反之,如果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滚雪球的人总是遵照一
      条简单的规则行事:“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只
      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必定会导致你的忿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6.以殉难者自居。母亲们过度地承担家务劳动,然后对自己说:“没有一个
      人真正心疼我,对我们家来说,我不过是个仆人而已。”当父亲的也能采取同样的
      方法:  “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谁也不把我当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经常这样
      想,必定会使你烦恼异常,而且还能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令你的感觉变得更糟。
      
          7.  “我早就知道会如此”综合症。如果你预料到有什么坏事会出现,它们
      多半是会兑现的。
      
          8.  蠢人的黄金定律。把其他人都看得一钱不值。运用这条定律的关键是首
      先嫌弃自己,一旦贬低了自己的价值,接下来就会觉得其他人也同样浅薄,于是对
      他们不屑一顾,使自己变得众叛亲离。
      
          不论你是高官还是平民,不论你是富豪还是穷人,不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无名
      之辈,恐怕谁也超越不了“有得必有失的”辩证逻辑。即使你不自找烦恼,但还是
      少不了烦恼,因为人是现实的,不是超脱凡俗的圣人,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学会善
      于淡化烦恼,化解烦恼,
      
          那么,如何才能淡化和化解烦恼呢?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比较的观点。比如发生了重大的车祸,死伤多人,皆为不幸。未伤者受惊,
      轻伤者轻痛,重伤者重痛,死亡者惨痛,由前往后比,虽是不幸,但又是大幸;从
      后往前比,则是不幸中的大幸。在NBA的世界里,如果人人非要跟篮神乔丹比较,
      那真的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很多人只能望其项背,所以只能以他为最高,做最真实
      的自己,否则,那肯定是件极度烦恼的事。
      
          2.  时间的观点。遇到烦恼之事,倘若你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心
      中对此烦恼之事的感受程度可能就会大大减轻。受了上级的当众批评,面子很过不
      去,心里难以承受,不妨试想一下,三天后,一星期后甚至一个月后,谁还会把这
      件事当回事,何不提前享用这时间的益处呢?
      
          3.现实的观点。就是勇于承认现实,坦然面对现实,对任何既成事实的过失
      以及灾祸,不必为之过多的后悔和烦恼,也不必因此而不休的责备自己或他人,而
      应把思想和精力放在努力弥补过失,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失方面,否则过多的后悔、
      不休的责备,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扩大事端,增加烦恼。
      
          4.换位的观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烦恼之事来说,也是如此,
      置身于烦恼之中的人,往往执著一点,甚至钻“牛角尖”,千丝万缕难找头绪,甚
      至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此时,置于局外旁观者的劝导,往往可以起到指点迷津,淡
      化烦恼的作用。如果你正处于烦恼之中,你不妨做一下自己的旁观者。
      
          除此之外,还要知足常乐。如果你对自己要求过高,总不知足,当然很难感到
      愉快并会增添很多烦恼。
      
          请记住一句话: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
      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一影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