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丈夫的艺术(7)
      
          当代许多社会学家也认为,夫妻最好每年能有一段时间不住在一起,这对调适
      夫妻关系十分有益。他们还认为,夫妻不要成天卿卿我我,甜言蜜语讲多了就淡而
      无味了。
      
          为了保持丈夫对妻子“永不褪色”的爱,你作为妻子,不妨常与你的丈夫分离
      一段时间,制造一种彼此思念的氛围,这种方式不失为“对付丈夫”的一种行之有
      效的办法。
      
          不过你千万不要离开你的丈夫时间太长,也不必走得太远,关键在于制造让丈
      夫思念的环境,而并非是造成“人各一方”。
      
          不能为丈夫“瞎牺牲”
      
          中国古代对妻子的最高赞誉莫过于“贤内助”。
      
          古往今来,类似于夫唱妇随,丈夫在外觅功名,妻子在家赡养公婆、抚养儿女
      的故事,都是被当作美满婚姻的典范来传颂的。而一个成功的男子,也往往把家有
      贤妻看作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难得幸事。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贤内助”确实为家庭和婚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究其本身,毕竟是和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连在一起的。因为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
      地位,妇女不得不把生活的圈子局限于家庭之中,把操持家务作为“专门”职业,
      而其对社会的贡献也只能通过丈夫间接地得到实现。
      
          如今,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了独立,在事业有所追求。在夫妻关系中,
      妻子如果仍一味去追求那种传统的“贤内助”模式,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人
      为拉开了同丈夫的距离,进而为自己造成终生痛苦。
      
          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个事例:
      
          一个家庭中,妻子模样俊俏,气度优雅,而且非常贤惠。而她的丈夫却其貌不
      扬,个头不高,大脑门子,一对小眼睛藏在高度近视眼镜后面,一副窝窝囊囊的样
      子。
      
          但令人不可理喻的是,正是其貌不扬的丈夫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一谈起这件事,妻子的眼睛里便滚出伤心的泪珠:
      
          “当初我们谈恋爱时,是他追求我,当时好多人都说我俩不相配。但他是翻译,
      业务能力很强,我认准以他的才华,他以后肯定会大有前途的,就不顾家人和朋友
      们的反对嫁给了他。我在结婚前本来很喜好文学,经常写点东西,每次他看了我写
      的东西,总喜欢提些恰如其分的意见。结婚后,我为了他的事业,把我原来的理想
      和爱好全放弃了。我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他吃好、穿好、休息好。我经常修
      饰打扮自己,也是为不失他的面子。可万万没有想到,我这个受到许多人羡慕的贤
      惠漂亮的妻子,却越来越被丈夫冷落,甚至还要离婚……”
      
          妻子满腹怒气,那么那位丈夫心中又是怎么想呢?
      
          “当时我追求她是因为她长得美,但更重要的是,那时她活泼热情,勤奋好学。
      我们每次看完电影,她都要写上一两篇小评论,有的观点还很有新意。可结婚以后
      她却变了,看书和写作被毛线和拖把代替了,我们之间可说的话越来越少。我不否
      认,她对我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但周到得让人有时无法忍受。比如,当我译一些
      高难度的材料时,需要大量参考资料,我好不容易找好页数,可眨眼间,她就会统
      统给你收起来,还说咱们家的桌面上可不能这么乱着,你说可气不可气? 虽然她姿
      色不减当年,但缺乏内涵;她很勤快,但却缺乏应有的自主能力。如果她为追求事
      业和理想而努力,我甘愿和她共同分担所有家务。我最不愿意听她说什么‘为了你
      的事业牺牲我自己’,作为她的丈夫,我不需要她的这种牺牲! ”
      
          在夫妻关系中,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的问题,恐怕是无数有事业心的夫妻最感
      苦恼的。但不管怎么说,做妻子的一方如果一味做出牺牲,就等于潜伏下了与丈夫
      思想上拉大距离的危险,甚至会像上面那对夫妻一样导致感情破裂。
      
          其实,男子,尤其是一些层次较高的男子,他更愿意与妻子并肩前进。人生在
      世,虽然有着多种多样的追求,但事业有成和婚姻美满,则是每一位男人的两个重
      要目标。因为生命有限,而追求的目标又多,因此,需要加以选择,并不断加以调
      整,以保证最终目标得以实现。对事业的追求有时不是个人力量所能胜任的,在这
      种情况下,男人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妻子是最理想的合作者。
      
          对妻子来讲,面对事业和家庭这人生的两大追求,似乎不论怎样选择都难完美。
      其实不然,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对付”丈夫,也许便能“柳暗花明”。
      
      
      
          马克思的妻子燕妮不但是能干的家庭主妇,还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和秘书。她
      是马克思著作的第一位读者,而且还对许多重大事件和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
      地的意见,为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不少有益的启迪。《共产党宣言》在存的手
      稿中,就有几行字出自她的手笔。马克思的许多字迹难辨的文稿,都是由燕妮整理
      誊清的。她还凭着自己的丰富知识,帮助丈夫校对清样,代写信件,把这些琐碎而
      又艰巨的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让马克思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他的著述和
      革命活动。
      
          毋须讳言,凭燕妮的学识才干,完全能够独自做出一番成就,但为马克思当助
      手做出的贡献则更大。对这种选择,恐怕没有人称之为“牺牲”。
      
          因此,妻子在对待有事业心的丈夫时,不可单单强调家务、生活等方面的辅助,
      更多的应是把丈夫的事业视作自己的事业,并参与其中,共同追求。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