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婚新潮
      
          男人其实并不是完整的人,女人也不是完整的人,二者只有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构成世界。就是说,男人和女人合在一起时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但是,
      完整的未必就是完美如意的,在男人与女人所构成的世界之中,有阳光、有大海、
      也有鸟语花香,但这些并非全部,有时也乌云密布,也刮风下雨,甚至地震,火山
      爆发……就是说,男女和合有时也并非浑然一体,无懈可击,二者之间经常发生错
      位,由此所导致的是非曲直和家庭不幸必然在人生旅历上留下痛苦的印痕和酸涩的
      记忆,这是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避免这些错位,匡正与弥合这些
      错位,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严酷课题,能够解开这一课题的人们都是驾御人生的高手
      和捕捉幸福的智者。其实,人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包容八方和融贯晨夕的大艺术,
      大凡活得幸福和自在的人都堪称人生的艺术家。很显然,在男女组合而成的世界中,
      该好好进修的则是爱的艺术。
      
          人类的情感世界五彩斑斓,人类的性感世界光怪陆离,仅有“性”的追逐而缺
      乏情感激发的爱情是动物最简单的原始冲动,最圆满的爱情应该是浓烈的情与冲动
      的性的完美结合,所谓人生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正蕴藉于此。但在现实生活中,这
      种称心如意的爱情并非随处都能找到它的投影和折光。
      
          在一般人的爱情世界中,经常发生情与性失控和脱节的现象,即有情爱的男女
      未必都能获得性的满足,而有性关系的男女也未必都是能获得情爱的温馨。有的因
      情而获得性,有的因性而萌发情,有的因性而性,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情与性的
      问题都经常跨越理智的界限,而且情与性所系属于感觉的范畴,其中难免充斥着许
      多原始的、非理性的成分,所以也就经常发生失控。试婚算不算新生事物,可能不
      大好说,但试婚作为婚姻的前奏,毕竟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什么叫试婚,这似乎不必下定义,在未与某位异性定终身之前,先与对方按照
      已婚方式尝试,也包括性的尝试,如果对自己称心如意,方才决定是否许之以终身,
      这样做,有人说是拿婚姻当儿戏,也有人说,若不这样做,才是把婚姻当成儿戏,
      两种说法截然相反,孰是孰非,难做定论。其实,不拘以何种说法为是,试婚有时
      是偏偏不为这“是”与“非”而存在的,试婚者自有试婚的理由和乐趣,但乐趣的
      后面还有难以言状的苦涩。性文明网络对1731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38% 的人对试
      婚序曲表示理解,6%的人反对试婚,另有16% 的人不置可否。现代知识女性面对生
      活似乎多了许多理智,关于爱,那般海誓山盟、披肝沥胆、死去活来统统留给了
      “布尔乔亚”,知识女性不再保留这类爱的誓言:砍下我的头颅,那带血的身子还
      陪着你呢。
      
          知识女性希望婚姻稳定、白头到老,可又怕跌入陷阱,弄得个“女儿愁,洞房
      钻出个大马猴”。于是,为了爱,也是为了幸福,试婚——这似婚非婚,令人费解
      的新提法,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婚恋场上。在时代潮流面前,作为“天之骄子”的
      女大学生,似乎总是排在前列。这种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引起国人各种议论
      的“试婚”现象,又是女大学生们独领风骚。上海某区曾对婚姻状况做过一项调查,
      结果查出2310个违法婚姻中,在校的女大学生非法同居者占一半以上。惊得人们目
      瞪口呆——想不到现在的女大学生们这么开放! 她们的态度却是泰然处之,我行我
      素。
      
          小艾,上海某学院三年级学生。她的罗曼史挺长,男友是数学系的高才生,他
      俩从小青梅竹马,现在双双出入同一扇校门,自然相亲相爱。两年前,她同男友租
      借校园旁的一间农家小屋同居,尽管生活条件、住房设施简单,但他俩却其乐融融。
      “学校里知道吗? ”我问。“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们又不在学校,他们管不着。”
      小艾不屑一顾。“你们是有文化的大学生,这样做觉得合适吗? ”“正因为我们有
      文化,才懂得爱情的可贵和婚姻的重要性。我们不愿像父母们那样为婚姻而生活,
      也不是为爱情而存在,婚姻并不等同于爱情。”小艾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似乎充满
      了勇气和自信。
      
          小叶,上海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一个来自大巴山的农家姑娘,和男友同居一年。
      “男爱女,女爱男,这是爱情,是情感上的事,而婚姻却又非常现实。如果两个相
      爱,不会生活咋办? 性格不合又咋办? 有情人未必能成眷属,生活便是辩证法。我
      们现在生活在一起,就是婚姻的序幕,爱情的中转站,生活的试金石,行则结合,
      不行,则拜拜! ”小叶显得颇潇洒。“像你这样想法和做法的人,在你们同学中能
      有多少? ”“就我所熟悉的女同学当中,十有八九都这样。”听了,禁不住为之咋
      舌。
      
      
      
          小梅,上海某大学四年级学生。“试婚也好,同居也罢,我认为婚恋应有个实
      践过程,当然,我们也不提倡大家都来试婚,或未婚同居。但是,人家愿意这么做,
      你有什么办法? 这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有自己的食用方法。”长得细皮
      嫩肉的小梅直言不讳,她说,跟她生活在一起的男友已是第三位了,前两位,加在
      一起,共同生活没超过一年。她说,为此她损失了很多,原先她是学生干部,学习
      尖子,由于各种绯闻,受到校方处分,学生干部也给撤了。但她并不后悔,相反,
      却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了许多。“婚姻同恋爱毕竟是两码事,恋爱是浪漫的,而婚
      姻是实质性的,是由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两个人的生活,这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
      一种生活的实践和检验。尤其是对女人来说,婚姻可谓是一辈子的大事,进去了,
      发现不合适再想退出来就难了。所以,若能试试,两厢情愿,何乐而不为呢? 这同
      卖身、靠吃‘青春饭’毕竟有本质区别。”小梅很激动。看得出来,“试婚”这一
      观念在她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如今她的第三个男友是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生,比
      她大六岁。虽说上海人素有“六冲”忌讳,然而他俩却很相爱。对小梅来说,她似
      乎已找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再过半年,到我大学毕业时,他也读完研究生,如
      果那时一切顺利、合适的话,我们正式结婚”。小梅看来很赞赏自己“试婚”的结
      果。在试婚一族看来,试婚可以试出双方是否真正相爱,找出个性的最佳“配制”。
      
          美在于和谐就建立家庭,相反就友好分手。这很像桥牌中的叫牌,是打自然,
      还是打精确,搭档之间总要默契才是。有人说试婚本身是一种契约,即双方要有责
      任和约束力;试婚旨在淡化这种契约,使婚姻变得朦胧——“似花还似非花”、
      “像雾像雨像风”。在“试婚一族”看来,婚姻缺少这个“朦胧”或就真的朦胧下
      去,或加入离婚大军的行列,或弄得个婚姻质量不高的结局。于是,他们比较了父
      辈的“悲剧”之后,开始小心翼翼地画着自己的婚姻句号。“试婚一族”有两大类
      :一是“红派司”试婚( 领取了结婚证书) ,即合法试婚,它以要孩子为终结,在
      此之前的“试”,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再做出选择,以避免匆匆生子,在婚姻变故
      时给孩子、夫妻双方都带来不幸和麻烦。
      
          离婚者协议居多,进法院多数不要孩子。“红派司”试婚是中国特色,中国人
      特别看重孩子,不知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而委屈自己,凑凑合合过一生。另一类是
      “同居”试婚( 未领结婚证书) ,即所谓“非法同居”,或叫“没买票先上车”。
      “同居”试婚属于世界潮流,其形式以登记结婚为终结。为了互相了解,女大学生
      与恋人可以像夫妻一样生活一段时间,再建立家庭,他们视婚礼、婚纱、教堂钟声、
      洞房花烛为神圣,并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红派司”试婚类似于“丁克”,不过“丁克”为了寻找浪漫并不想要孩子,
      而“试婚一族”寻找的是稳定。在香港的一次女大学生问题研讨会上,一位美籍华
      人说:“试婚一族在美国大学有很庞大的群体,是一种正常现象,美国的女大学生
      较少直接进入教堂,他们大多有试婚行为。”如前所述,性文明网络对1731名女大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38% 对试婚这种婚姻序曲表示理解,6%反对试婚,另有16%
      不置可否。
      
          可见,试婚还是被相当比重的女大学生认可。离婚率的上升和婚姻质量不高的
      现状,使许多女大学生在借鉴了前辈的婚姻悲剧之后,开始视婚姻为“围城”,望
      而却步,于是才有了“摸着石头过河”。那些疑虑重重的女大学生为了免遭终身大
      事之不幸,只有来一次“路遥知马力”,试婚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