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两空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红楼梦》
      
          小D ,一个进校刚两年的女大学生,此刻正怀着万般懊悔而痛楚的心情办理离
      校手续。当她即将跨出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着明媚阳光的校园时,她感到从未有
      过的痛悔。她想抱着每个老师和同学痛哭,哭尽两年来自己无数的耻辱,然而四周
      一片空荡荡,由不得她心里滋生出一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苦
      涩,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好羡慕她的同学们呀! 然而,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两年之
      前,当小D 在父母的陪同下从边远贫穷的山村来到北京某高等学府时,她给人的现
      象是非常的纯朴、憨厚、不善言辞的。那时的她,穿戴土气,说话夹着浓重的方言,
      这常常惹得她的同学们大笑,并指指点点,她的头深深地埋了下去,两颊绯红……
      小D 的心在第一脚踏上北京这块许多人朝思暮想的土地后,便激烈地跳动着,一切
      对她来说都那么新奇:宽敞的街道,闪烁的灯光,华丽的衣服,馋人的饭食……她
      心里开始埋怨造物主不公平,“为什么偏让我出生在土里土气的山村,生在城里该
      多舒适,多惬意呀! ”时间不长,她的注意力慢慢从学习转移到了其他方面,穿戴
      吃喝玩乐越来越占据她的心了,她渐渐觉得每天上课、自习、吃饭、唾觉、太泛味
      了,太无聊了。人坐在教室里,可心却早飞向了繁华的闹市;眼睛在看书,思想却
      在漫游四海……她在日记里写道:“她们都争着入党。入党有什么意思,党员要比
      别人多吃苦,少享受,有什么好处呢? 名誉上、表面上的东西有什么可羡慕的,我
      追求实在的物质的东西。”她变得越来越敏感,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在她的心中引
      起无尽的烦恼,一件新衣服,一点可口的食物,一次开心的旅游都能够令她整日闷
      闷不乐。偶然的一粒石子,在她不平静的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她跟踪了同宿舍的
      一位女同学,见她和她的男朋友一块幽会,下餐馆、去舞厅,一种莫名其妙的嫉妒
      从她的心中燃起,并且越燃越旺。她在心底呼唤着:“我也需要爱,也需要钱,在
      这个世界上,只有爱和钱是真正的幸福。”她开始了苦苦的思索,并迫不及待地把
      思索付之于行动。她的目光在校内搜索、筛选,直到她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他
      们太穷,我不可能从这里得到真正的幸福。”于是,她把视野扩展到校外,噢,柳
      暗花明又一村! 这可是一个全新的境地。
      
          她开始出入于北京饭店、华侨饭店、国际俱乐部;她开始品尝各种西式糕点,
      畅饮各种饮料;她开始穿戴各种考究的衣服……人们不明白,她为什么一夜之间变
      得珠光宝气? 其实不过是几个狐朋狗友。然而,谁会无故“慷慨”、“大方”呀! 
      她有的是年轻、美貌,还有块响当当的大学生“招牌”。有人开始为她大把大把的
      花钱,有人与她勾肩搭背,也有人与她小动手脚……思想上仅有的一丝防钱和警觉
      时隐时现地提醒她谨慎。然而,沙土怎么可以阻拦汹涌的洪水。一场销魂的迪斯科
      舞会,一顿丰盛的佳肴,一件新款式的衣服,都可以使她的“防线”全部崩溃。她
      为她不该得到的一切献出了一个年轻姑娘最可宝贵的东西——贞操。只要肯出钱,
      一切都可以出卖的! ……邪恶的道路上,她越滑越远了。
      
          她觉得中国人不够“气派”,不够“阔绰”,她开始把目光移向“洋佬”。白
      人、黑人、黄人、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谁出的价钱大,她就把美貌和胴体
      献给谁,她完全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小D 的变化引起了慈爱的老师和友善的同学
      们的关注,而她则认为这样的关注和帮助是“眼红”、“嫉妒”。“走自己的路,
      让人们去说吧! ”决不是但丁怂恿了她,而是她玷辱了但丁的话。小D 终于被公安
      机关收容审查了。鉴于她的表现,学校不得不把她开除学籍。人的心灵向往幸福,
      憧憬玫瑰园。然而,幸福从社会和伦理的角度来说,是跟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德行
      相联系的。
      
          一个放任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从而不惜靠各种卑劣龌龊的手段来获得新谓幸福
      享乐的人,埃里希·弗罗姆称它为“虚假的幸福”和“虚假的享乐”,因为它只存
      在于自己“虚幻的错觉里”。正是“曲终人散有谁留? 为甚萦求,只爱蝇头!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