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性还是爱(1)
      
          当女大学生闯入爱情王国,也就是说,你第一次发现有个小伙子向你投来含情
      脉脉的秋波,于是你产生一种想法,“可能也就是‘他’吧,他未必就是“他”,
      你还确定不了——谁知道往后会发生什么事? 但是,即使你还没把他放在心上,但
      已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有如严冬刚尽送来的一缕和煦的春风,天上洒来犹带余寒
      的阳光。有千万个人,就有千万种恋爱。有些人把脚趾浸在爱河里试试温度如何,
      逐渐适应水温,有些人却莽撞地一头扎进水中。有些人的恋爱一帆风顺,有些人却
      学游泳,不得其法而受凉感冒。
      
          女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女性,但并非与生俱来地认识到这一点。突然有一天她们
      意识到自己是个女性,而且逐渐适应了生理的变化,有了爱的要求,真正明白了
      “女人”的含义,直到此时,她们才真正认识到了爱情。
      
          历史上,中国害怕两件东西:科举、战争。今天的校园文化也惧怕两件东西:
      爱情、贫穷。
      
          20世纪下半叶,人类对爱情的恐惧虽没有公开表露,骨子里对它的畏惧,着实
      不亚于战争和传染病。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与死亡一样可畏。人们在公开场合却讴
      歌爱情,以溢美之辞赞美它,而对爱情的表现——两性关系却噤若寒蝉。这就如以
      镶花边的裙边遮掩粗糙劣陋的钢琴脚,一如出卖肉体的荡妇化装成修女。知识阶层
      一面悲叹性自由,一面推崇它。这种现象在80年代末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
      学生挥动着威廉的书,威廉的著作《性革命》是这样教导人们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必须认识到,性生活不是私事。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是迫害爱情,也是好心办事,
      鼓吹性爱,把爱情视纯性爱。性自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没有一个审查社会风化的
      人敢于指出,把爱情与性关系割裂开来,只能使爱情的内容空洞、摧毁它。人们需
      要满足性欲但却羞于公开宣扬,这样就产生了反常现象:有人诲淫,有人爱读黄色
      刊物。伍德·埃伦在他的《性知识大全》一书中有一节“夫妇的不安之‘夜’”。
      
          这是有关性知识教育的袖珍本,作用就与烹调书籍相差无几,书中提到满足性
      欲的结果是……衰弱,憔悴。现代的男性无所谓爱情,他吻女人并非出于爱,是为
      了摆脱单调的生活。他已不再考虑庸俗与否了。男人不追求爱情,他们只要取乐。
      惯于猎色者和淫棍有一套不成文的理论:“如果你不与我睡觉,你就不是解放的女
      性! ”所谓的解放就是义务地与男性睡觉,肉体关系的“开放”。女人似乎天生就
      该如此。我们与我们的前辈有了大区别? 她们终日想的是盐米酱醋,而陪男人睡觉
      也是现代家庭妇女的义务。有人会说,你说哪里话呀,简直一团漆黑啦。
      
          不错,我说的是事情的黑暗的那一面。不过,从来没有人指出这一点。只要我
      们看看当今的报刊杂志刊登的文学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二十多年来,我们是怎样
      从追求爱情发展到了恐惧爱情、拒绝爱情的。研究者所采访的对象,不管是男是女,
      他们都承认害怕爱情,害怕得不敢接受爱情。叶公好龙,由于害怕而拒绝爱情的人
      对追求她( 或他) 的人说:“我不爱你”;其实他真正的意思是:“我怕爱你”;
      “我想爱你,只是……”“因为你太强了,你……”他们怕负家庭责任,怕受累,
      只不过他们不公开声明罢了。
      
          人们都有这种看法,妇女对爱情的态度执着、含蓄、深沉、男人却热烈而易变。
      伊珍林·萨勒络特写的《女性的表现》一书,论证了生物质的这类区别。男人是好
      色者,女人是牺牲品,为了追求女人,男人甜言蜜语,人类与自然界的雄性动物一
      样,以炫耀自己取悦异性。女大学生爱读爱情小说,男性喜看色情杂志,大家都是
      私下里阅读的。许多女性认为,公开看爱情小说与她们接受的教育,与他们的社会
      地位不相称。她们只能偷偷地背着人看。男人与女人在罗曼蒂克方面是否有很大区
      别,是不是女人看重感情而男人则不需要感情,仅要肉欲。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
      么害怕爱情的应当是男人,而女人则应担心得不到爱情了。
      
          可是,女性从她们个人的经验中得知,“别离开我”不只是女人的悲叹……男
      人们也明白,“我不爱你”不只是男人才说的话。我询问过一个唐璜式的男人,为
      什么他的感情变幻无常,他说:“我越是喜欢一个女孩子,和她相对时我的举止越
      笨拙。我不愿意堕入情网。我怕……我怕的是当我需要爱情时,她会拒绝我。”这
      是一种需要柔性而引起的恐惧,爱情与食粮一般重要。今天在西方,男人似乎摆脱
      了从前那种对感情的饥饿感。一位腼腆的男人说:“如果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
      我总是宁可追求那个我不怎么爱的。我担心我最爱的那个姑娘会拒绝我,让我失望
      ……我怕她抛弃我,怕她对我的爱不如我对她的爱深,如果我没堕入情网,我就不
      会不能自拔……”怕被人“吃掉”。一个女大学生说:“我把爱情关系视作人吃人
      的关系。人不是被别人吃掉,就是吃掉别人。爱情会使我局促不安,手脚无措。我
      沉默寡言,心事重重,没有了主张,受他的摆布……我不但替自己担心,也替他担
      心:因为不是他吃了我,就是我吃了他……”W 说:“我害怕爱情的热度会降低。
      初恋时,我欢乐、雀跃、惊喜……然后是苦苦地追求,费尽心思……我无法控制自
      己的情绪,我忧心忡忡……这就如病了一样。猝不及防地掉进陷阱,滋味总是不好
      受。”对于W 来说,爱情关系是慢性的窒息,可导致其中情感走向灭亡。王芳说:
      “我害怕爱上一个人,因为我缺乏自信,我不相信我可爱……我从未见过我父亲,
      我因此而自卑。我想过,如果他不把我当女儿看待,那是因为我不值得疼爱。由于
      天性自怯,我总是追求那些有缺陷的男人:已婚的、性格孤癖的、性萎靡的、搞同
      性恋的……我通过他们来衡量自己的魅力:如果这些不热衷于追求女性的男人也有
      点喜欢我,那就说明我还有点魅力。可是和这些人来往,简直就像入地狱。因此,
      我宁可不闹恋爱,免得受罪。”小伙子昌伦认为女大学生分两类,一类长相漂亮但
      智力不高,这种女人可以一起睡觉;另一类长相丑陋,但天资聪颖,这类女人该用
      来交谈。有一天他勾搭上了一个他原以为很蠢的女大学生,谁知这位初见时腼腆的
      女郎却口若悬河,性格活跃,满肚子学问,他惊讶极了。
      
      
      
          当他们之间将产生爱情时,她却中断了他们的关系,从此,他不再相信自己的
      判断力。小李的情况也一样。他与他不爱的女大学生胡来,却不敢追求他爱的女生
      :可他爱的女生爱上他,他却手足无措,没了主张,以致她不得不离开他。这下子,
      他倒觉得轻松了,可他又想念她了……分开了反倒觉得自然,但他又感到孤独难熬。
      张平爱上了莲莲,他们俩同居。他对她不忠实,但不敢让她知道,因为她生性好妒。
      后来莲莲在他的办公桌下纸篓里发现了他和别人的情书,她一气之下走了。
      
          敏出生时,父母很失望,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儿子。她很担心父母会遗弃她,因
      此很听话、懂事,在学校念书也名列前茅。她怕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赘,因而严于律
      己,讨父母的欢心。她谦恭有礼,尽可能不打忧父母,久而久之,她变得举止拘谨、
      谨小慎微、温顺可爱。现在她只能和她并不真正爱的男人生活。她以为生活就意味
      着被轻视,被冷落,没有温暖,即使在可能找得到爱情时,她也极力躲避它,总以
      为被遗弃是在所难免的。在没有要遗弃她的情况下,她却主动躲避爱情,不习惯接
      受别人对她的体贴和温情。
      
          男女之间会产生厌倦的感情,现在的女大学生更是如此。幸好生活中有不少东
      西可以排遣人与人之间厌倦之情:电视机、收音机、香烟、车辆……一个人在童年
      时何等孤独,到了青年时期,爱情生活又有那么多的风险、挫折。做一个真正的情
      人并不像按电钮那么简单,倒不如去赊购新车、新式的彩电。难道在成堆的什么《
      ××指南》、《……建议》等指导青年恋爱的书籍中,就没有教人如何热烈地、直
      诚地追求爱情的内容吗?
      
          劝告人们要勇于自我牺牲地对待爱情的文章在哪儿? 没有阴谋、圈套,没有私
      利的爱情在哪儿? 失恋的人千万不要从埃菲尔铁塔上跳下来,因为大家会笑话你的
      姿势。大家会笑话你,但这种笑是苦笑。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爱情影片? 因为电影
      里的爱情都是美好的,没有阴谋诡计。
      
          罗兰·巴尔特给我们写了一本很好的书《恋人絮语》。这本书虽未全部披露人
      对爱的恐惧心理,但也可以成为惧怕爱情挫折的人的现代圣经。这本书像字典那样,
      以字母顺序排列它的目录。这些目录充满了诗意:沉溺、分离,倾慕、山盟、负心、
      苦恼……巴尔特在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本书必须考虑到下列情况:今天
      人们已不再使用情书。这些信谈到的数千种主题( 谁知道?),没有人给予它支持。
      它不因袭人们常用的词儿,因为人们已不晓得使用这些词汇。他们贬低它,讥笑它,
      不但把它从爱情中分割出去,而且把它从科学和艺术中割裂开去。”书的作者敢于
      冒天下之大不韪,坦率地而不是打着宣传科学的招牌指出:“这是情人说的话。”
      
          这本书以它惊人的坦诚,赤裸裸地揭开情人在恋爱中的不安和恐惧。通过这本
      书,我们可以了解到( 我们不肯承认说过这类情话,但扮演过情人的角色。或不久
      即将成为情人或希望做个情人) 原来一位严肃古板的先生也是个情人,甚至也说出
      这样情意绵绵的话来! 我们就可以舒心地松一口气,就敢于承认我们的恐惧了。
      
          这本书和我们谈到爱情的独特性:知音难寻、爱的神秘、情话不同于科学用词。
      它是没界限的,无尽的……吓人的。情人说:“蠢话往往缺乏逻辑,热烈、疯狂、
      爱情占据你的心头时,你无法考虑其它的事——其他你原先那么想干的事。既然是
      爱,那么你只能是爱一个人,你就要放弃其他人,其中也许包括很好的人……因此,
      在爱情中既有所得,又有所失。再说爱情的狂热吧? 忽视了工作、家庭、祖国,什
      么也不存在了。从个人前途来说,我失去了地位。不去赴约的爱情即等于失恋。而
      生活在现代的青年,这要浪费多少时间? 今天我们缺少谈情说爱的时间。还有彼此
      的分歧、缺点哩! 我原以为他很完美,后来发现了他的缺点,我很失望,我必须容
      忍他的缺陷和短处。更糟的是被遗弃的痛苦,它留下回忆,旧痛未愈又添新愁。爱
      情包含痛苦,我到底爱谁? 爱他还是爱我自己。我爱的仅仅是性欲:可怕空虚。爱
      情意味着自我牺牲,考虑他的时候多于考虑自己,甚至忘了自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