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8 月14日金曜日山田作业长今天九点左右应约来接我们了,我们五人赶紧收拾
      一下,与他去车站。他家在千叶县柏市,单程车票不到一千日元,我们到柏市已经
      十一点了,在柏市乘车到增尾驿下车,又徒步走了有十分钟,便到山田先生家了。
      路上他还到商店与我们一起选了些食品,说回去让他夫人给我们做日本料理。
      
        山田先生的房子是一座二层的独体别墅,有庭院和车库,收拾得相当不错。在
      日本得三千万日元以上,没有十年以上的中产积蓄是买不下来的。
      
        山田先生夫人的手艺很不错,请我们吃的美食有生鱼片、寿司、鲷鱼、鲑鱼、
      刀鱼、鸡腿肉、藕、还有凉拌菜。山田先生还请我们喝了清酒、啤酒、梅酒,还有
      饮料和富士山山水。饭后还参观了他的房间和庭院,满军还发现山田先生有套高尔
      夫球杆,14杆一套的球具怕要上万元人民币,山田看他喜欢,拿出3 号杆,让他虚
      拟的试了几下。
      
        后来我们又回房间看二战的录像片,下午五点多,我们感谢了他们一家的盛情
      款待,离开了柏市。回到住处,已是晚上六点半了,附近的神社因为15日是お盆,
      又开始大祭了。晚上电视还播出了陈冲、尊龙主演的《末代皇帝》。
      
        8 月15日土曜日终战纪念日休,包了馄饨吃。下午看大河剧《信长》31回,每
      回后面有“信长土风记”,从这一回知道曾根城旧址在岐阜县大垣市的华溪寺。
      
        晚饭后与林出去散散步,散散心。回来听听音乐,看看书,很轻松的一天。
      
        8 月16日日曜日休,看电视,也看了战国故事。今天,到日本有二百天了。看
      浅井长政。
      
        浅井长政(日语假名:あざいながまさ1545年-1573年9 月26日),是日本战
      国时代的近江大名,父亲为浅井久政,母亲为井口经元之女。幼名猿夜叉,后改为
      新九郎,绰号“近江之鹰”,近江浅井家最后一代家督。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浅井
      亮政就去世了,这使得连年与六角家征战的浅井家陷入困境。父亲久政在率兵作战
      上没有什么能力,挡不住六角家的侵攻而步步退让,最后竟然以投入六角家伞下的
      条件休战,并强迫长政迎娶六角家臣平井氏的女儿,还为浅井长政改名浅井贤政
      (拜领六角义贤的“贤”字)。这种屈辱令长政无法忍受。在家臣们的一致拥护下,
      长政将父亲久政软禁,年仅十六岁继任家督。断然废除了与六角家的不平等的交往
      后,一改父亲的软弱作风积极与六角家作战。因家臣反对其父久政的与六角联姻政
      策,而被拥立为当主,英武善战,勇名响彻京畿。
      
        永禄七年(1563),长政娶织田信长之妹市姬为妻,借道于信长,并辔入京勤
      王。因信长攻击浅井氏世交越前朝仓氏,长政在久政与重臣的胁迫下被迫攻击信长。
      与信长的结盟对长政来说原是一次振兴浅井家的绝好时机,很多人对于后来长政转
      而帮助行将就木的朝仓家不解。但这正是长政无法克服的感情上弱点。朝仓家是浅
      井家的老盟友,从祖父亮政时期开始,朝仓教景就协助亮政与京极、六角家作战。
      亮政死后,在浅井家数次危机之际,朝仓的军队都起了救世主的作用。对朝仓家的
      感激从小就在长政的心底留下烙印。虽然后来明知帮助朝仓家意味着灭亡也会去做,
      这是长政重义的一面的表现,是长政不同于其他战国枭雄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混乱的战国年代,这种思想与行为注定是无法生存的。之后由于与朝仓家的同盟
      和与织田家的关系,长政不得不和上洛的信长展开战斗。据说在当时的织田军正好
      攻克了金崎的时候,准备继续进军。这个时候,知道了浅井决意的信长之妹市,以
      「阵中见舞い」的名义将一棵用带子结袋两端的小豆送交信长。信长看豆子,猛然
      领悟出「织田军前后方都被堵塞」的含义,觉察出了浅井家将要反叛的危机。信长
      当机立断,下令织田军在浅井军达到前全速退回美浓,更因为羽柴秀吉的拼死殿后,
      使织田信长安然脱身。这就是金崎撤退。阿市到底有没有背叛浅井长政这件事,恐
      怕早已埋没于历史中了。1570年4 月,信长为了讨伐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
      浅井长政的同盟(前面的“金崎败退”中有详说)。包括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
      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甚至比叡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寺庙势力都被
      找来,组成了“信长包围网”。信长对长政的反叛极为愤怒,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
      么长政为背叛自己去帮助早是日暮西山的朝仓家。向来奉行功利主义的信长怕是永
      远不可能明白长政的心,长政的义。只是见到自己所看重的长政竟然敢如此行事,
      背离织田。
      
        8 月17日月曜日在信长经过危险冷静下来后,5 月9 日从京都出发准备回到本
      处岐阜城。并布置众将防守各处要津,森可成驻守大津的宇佐山城,佐久间信盛驻
      守野州永原城,柴田胜家驻守近江的长光寺,中川清秀驻守安土城。这时,浅井长
      政在鲶江城聚集人马,并在市原乡发动一揆,将信长通往伊势的道路封锁了。但是,
      信长在日野城旧领主蒲生贤秀和香津佃的菅六左卫门的帮助下,信长进入了千草的
      街道,在这里信长遇到了危险。受六角承桢的命令的铁炮达人杉谷善坊埋伏在千草
      的山中,在二十米的距离内向信长发射铁炮刺杀他。但弹丸只击中了信长的小袖,
      而没有伤到他。
      
        信长的反击开始了,6 月4 日为了消除六角承桢. 六角义治父子在近江对织田
      势的阻碍。信长派出了佐久间信盛、柴田胜家进攻六角势力,战斗在野州川畔的落
      畦乡开始,六角势被击溃后,近江一带再次落入信长之手。信长命令秀吉对近江.
      美浓国境内浅井方家臣进行劝降。镰刀城的守将崛秀村和长比砦的守将通口直房二
      人向织田方投降。收到这个消息的信长发动了对浅井的征讨,从岐阜城出发进入近
      江。攻下了长比和刈安尾两个砦,在长比布阵。
      
        这个阵容一直保持了一个月,信长在进行主要的战备就是铁炮和火药的调达。
      信长命令界的今井宗久(昨梦斋)运送铁炮药30斤和烟硝药30斤。20日,信长军向
      长政的主城小谷城* 近。但凭着天险要害构筑的山城,不是这么容易攻下的。信长
      命令森可成、坂井政尚、斋藤正秋、冢本小大膳、不破光治、丸尾长照等向距小谷
      城西南3.5 公里的云雀山进发,在小谷城下各地放火。信长在小谷南面约4 公里的
      虎御前山设下本阵。23日,信长将阵地移往龙鼻,对小谷城的支城横山城进行包围
      攻击,引诱长政出击。坂井政尚、秀吉向北回击,森可成、丹羽长秀、蜂屋赖隆向
      南侧进攻,柴田胜家、氏家卜全、安藤守就向东攻击,佐久间信盛、稻叶良通、水
      野信元、市桥长利、河尻秀隆向西攻击,全军向浅井的城将大野秀俊、三田村国定、
      野村直隆守护的横山城进行强攻。由于小谷城是高299 米的难攻不落之坚城,以一
      般攻城方需要有守城方10倍的兵力的常规,这时织田军的兵力还不足以攻克小谷。
      这时信长包围横山城,就是要引浅井军出城野战。横山城是越前通往近江的要地,
      如果陷落,浅井氏就会与佐和山等重要城池失去联络。7 月27日,德川家康的援军
      六千人到达,织田·德川联军达到3 万1000人。另一方,朝仓景健援救浅井的军队
      也到达了,浅井朝仓的军势达到1 万8 千人。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二十八日天色
      未明,为数一万八千的浅井朝仓军,分为两部,浅井军在姊川北侧的野村布阵,而
      朝仓军则在左方的三田村。信长军2 万人对应浅井军八千人,家康军六千人对应朝
      仓势万人,在姊川南北两岸对峙布阵。信长令丹羽长秀率5 千人继续包围横山城,
      做为后备。
      
        夜班没加班,但是休懒了,感觉还是很难受的。周一晚上还是咖喱饭。
      
        8 月18日火曜日姊川位于伊吹山西南是流入琵琶湖的河流,宽100 米,深1 米,
      两军于28日上午开始对峙,凌晨六时战斗开始了。朝仓军的枪队首先对德川军发起
      进攻,酒井忠次. 小笠原长忠迎击。六千德川军对付一万的朝仓军,朝仓以近一倍
      的优势兵力令德川军渐感不支。这时,家康为了打开局面,令以酒井忠次队为中心
      进行正面抵抗,令本多忠胜. 本多广孝. 松平忠次. 大久保忠世发动突袭吸引敌人
      注意,令神原康政队向朝仓势的西侧移动。当康政队渡过河川在朝仓军的右侧发起
      进攻时,朝仓军阵脚大乱,形势开始逆转,朝仓军露出败势。
      
        另一方的浅井军与织田军的战斗中,织田方的第一队队长坂井政尚在浅井军的
      攻势下防守不住,队形崩溃战死数百人。接着浅井军又攻破了池田信辉队,织田方
      布下的十三阵只剩下十一队了,浅井军向信长本阵* 近。这时,在横山城留守监视
      的氏家直元. 安藤范俊. 伊贺定治接到急报,率三千部队赶到从浅井军的左翼开始
      进攻。配给家康助攻的织田方稻叶良通开始向浅井的右侧进攻。浅井军在三面受敌
      的情况下终于崩溃了,向小谷城逃去。这场战斗从早晨6 时开始一直到下午2 时左
      右才结束,姊川两岸布满了尸体,河水被染红了,浅井朝仓联军死亡达一千七百余
      人,织田德川军死亡达八百余人。
      
        向小谷败退的浅井军避开了信长的追击,退回小谷守城。翌日29日,横山城被
      攻破,信长令木下秀吉为守将。7 月4 日,信长班师回到京都,8 日返回岐阜。三
      年后的天正元年(1573)8 月8 日,信长进攻近江,击破再次来援助浅井的朝仓军,
      朝仓义景在大野的贤松寺自杀。信长第二次在虎御前山布阵,对浅井势进行决战。
      无论如何坚固的城池,也经受不起织田大军夜以继日的猛攻。8 月,浅井长政自知
      落城之日将近,将妻子及三个女儿交与秀吉带回织田家,在落城的最期与父亲浅井
      久政一起自害,享年28岁。
      
        一般认为,在浅井·朝仓家灭亡的翌年,信长在新年晚宴上,将浅井长政和朝
      仓义景的颅骨涂抹上金箔,作为酒宴的装饰品。也有说将浅井长政的颅骨制作成酒
      杯,以此喝酒庆祝胜利。无论那一个,均足以证明信长对长政的愤恨之念达到了何
      等境界。但尽管是长年的宿敌,信长也不该如此狠心,也许是天理循环,信长后来
      也遭遇了本能寺之变,未得善终。
      
        经历三代统治北近江六郡五十五年的浅井家灭亡了。
      
        电视报道11号台风近日将登陆,那样天气会凉爽些吧!晚上白班的开泰回来了,
      带给了我一袋小鱼,是松田先生送的。晚饭是肉和豆腐。
      
        8 月19日水曜日浅井长政死后,阿市与长政之间所生三个女儿,後来被合称为
      浅井三姊妹。据说秀吉暗恋美貌的阿市,但终究不能得到她的青睐,便把目标转移
      到貌似其母的长女茶茶身上,纳茶茶为侧室,后来她产下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
      掌握了丰臣家的政权,由于关原之战失利,导致了丰臣家的灭亡。可以说阿市的长
      女茶茶是位身世坎坷的传奇女子。次女阿初嫁给京极高次,丈夫死后削发为尼,之
      后病逝。三姐妹中又以最小的女儿阿江的一生经历最为传奇,小督(阿江)(据说
      这个名字有“嫁与江户”的含义)原名浅井达子,她是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
      室,嫁给德川秀忠后称为崇源院。后来两人长女千姬嫁给丰臣秀赖,五女和子嫁给
      后水尾天皇,而长子德川家光是后来的三代将军。
      
        阿市女茶茶在成为秀吉侧室後,在高野山持明院安奉了父母的画像(浅井长政
      像、浅井长政夫人阿市像),这两幅像一直保存到今天。
      
        近江浅井家,历经三代,终,泯灭于幽幽岁月中。但浅井长政的身影却没有消
      失,随着他三名女儿的成长,开始影响起了整个日本历史。浅井的血脉,继续流淌
      在历史的长河中……
      
        睡了一下午天,晚上才醒,晚上有烧鱼。
      
        8 月20日木曜日这几日都很疲劳,晚上实在无聊,去售货机买了盒“七星”烟,
      准备难受时试试。
      
        8 月21日金曜日下夜勤后,吃了饭,将衣服洗了,看书。晚饭不错,有大片的
      猪肉、青菜和西红柿。
      
        8 月22日土曜日电视报道了中国将与南韩建交的事,发经济,全面的外交是很
      重要的,但不知朝鲜和台湾如何反应呢。
      
        8 月23日日曜日处暑晚饭又与林下的馄饨,吃面食比较省的,烙饼,包馄饨都
      是我先实验的,现在,大伙也都吃好了,经济实惠又好吃,中国人在吃的方面还是
      很有经验的。
      
        8 月24日月曜日上第一个白班,加班两小时,更感觉很疲劳,与天气也有很大
      关系,立秋已经半个月了,还三十多度。今天又汗透重衣了,一摸脖子,竟有细细
      的盐粒。一到洗衣服时,被汗浸透的衣服上都是一层白霜。坚持吧!,再有半个月
      怎么天也凉下来了。
      
        报上今天也报了中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一事,韩国已经与台
      湾断交。钱外长和韩国李相玉外长今天在北京正式签订国书。
      
        晚上收到封家信,是父亲寄来的,说家中一起均好。妹妹也在信中说,她单位
      组织去北戴河旅游,她玩得很开心。她第一次出远门,很替她高兴。弟还在等分配。
      
        8 月25日火曜日天不热,加班也很轻松。上午我们都做了体检,都正常,但是
      体重都降了,林和开泰原来一百六七十斤,都减了十来斤,大辽、满军和我也减了
      好几斤,我是减少了六斤。中午仍下围棋,有进步。
      
        家信里知道家里那边温度是二十四五度,比这儿要低十来度。
      
        晚上电视报道日本天皇10月23~28 日访华,江总书记总书记的访问直接推动了
      日本天皇对中国的访问。明仁天皇将成为有史以来踏上中国国土的第一位日本天皇。
      还从报纸上得知邓公健康状况不错,前些天刚庆过“米寿”(88岁)生日,还曾在
      北戴河游泳了呢!
      
        8 月26日水曜日今天没加班,很轻松。之后开了二十分钟小会,洗澡回寮吃晚
      饭,有土豆肉、蘑菇汤,饭后有西瓜。
      
        8 月27日木曜日工作不太累,但开两台发泡机很忙人,中午又与上杉下围棋,
      下让两子棋,我很轻松的赢了他,从六月下旬开始与他下棋,开始是让四子,现在
      让两子也可以赢他了。开始与他下棋,发现他对中腹争夺很强,我便先从边角着手,
      慢慢的站稳了实地,再与他争夺中腹,现在看来很奏效。
      
        白天,工厂里作业时发生了地震,震感很强呢!加班两小时,洗过澡也很轻松。
      回来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天是明显昼短夜长了。晚饭后又去与福田聊聊天,最近我
      们外出都骑自行车出去,不好总麻烦福田。
      
        8 月28日金曜日赵先生今天来了,了解下我们的情况,也是劝劝大辽不要再出
      去玩啦,看来是日本人有意见了,廉价劳动力,他娘的就得管够使啊,我们研修生
      也可以不加班的啊,唉!出来为挣钱,谁让咱们穷啦!忍吧!累了,咱不休正常班,
      不加班就是了。
      
        8 月29日土曜日林要开始教大伙学日语,只怕大伙坚持不住,但多少能收收心。
      下午让林帮我理了发,之后还洗了澡。
      
        8 月30日日曜日休,看看书,关于日本的历史。
      
        早期的日本社会由很多部族组成,各部族均由一位世袭的祭司酋长统治。后来
      又发展成了一些分散的奴隶制国家。公元4 世纪末,以大和(今天日本岛中部京都
      和大阪之间的奈良县)为中心的大和国统一日本,统治者称天皇,日本民族遂自称
      “大和民族”。
      
        从公元645 年起,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日本向唐朝学习,把全国划分成为若干
      “国”和“郡”,由天皇任命的国司和郡司管理,将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农户。
      但由于传统贵族势力的强大,这种改革很不彻底,旧贵族保留了许多大地产,而且
      这些大地产通常是免收税赋的,成为政府行政体制以外的庄园。
      
        随着天皇政权的腐朽,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了逃避赋税,大批农户将自身
      连同土地托付给享有免税特权的庄园主。于是地方封建势力日渐强大,大庄园主开
      始有了自己的小规模军队,步兵的头领被称为“武士”,对日本民族影响至深的
      “武士精神”开始形成,其核心就是对家主绝对忠心和勇于牺牲。
      
        地方势力无视中央政权的存在,开始互相争霸。最后,以镰仓(今天日本东京
      附近)为中心的诸侯源赖朝取得胜利,于1192年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
      仓幕府”,统治日本。习惯上称天皇政权为“公家”,幕府政权为“武家”。
      
        1333年,镰仓幕府被推翻,国内又陷入混战。1338年,足利尊氏被任命为征夷
      大将军,1392年,足利尊氏的孙子足利义满再次统一日本,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室
      町幕府”。
      
        到了1476年(应仁元年),室町幕府内部因为继承人的争端爆发战争,这场战
      争持续了11年,史称“应仁之乱”。战争摧毁了日本的经济,室町幕府衰落,群雄
      割据的局面再度出现。从这时起日本就进入了前面说过的“战国时代”。
      
        8 月31日月曜日仍是夜勤。下午两点多赵先生来了,他是来征求我们续订合同
      的事,干两年我们基本都同意,一是从经济上考虑,再有,也想学好日语。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