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8 月1 日土曜日本周最后一个白班了,天倒不热,只是不大顺利,腿被划破了
      一块,磕碰惯了,已不觉怎么样了。明天休。
      
        8 月2 日日矅日休,饭后出去洗像,回来去林的房间与他聊聊。然后看书,晚
      上夜勤,又加班。
      
        8 月3 日月曜日收到弟弟一封家信,得知家中一切都好,我就放心多了。
      
        8 月4 日火曜日松本清张病逝又加班,但天气很凉爽,下午去取像,在东京照
      的像取回来了,照得不错,回来也睡不着,写了两封家信。
      
        8 月5 日水曜日中国七夕下夜勤吃过饭准备出去,向久保大婶借了打气筒,将
      自行车气打足,然后骑车出去寄家信,还附了在东京的照片。晚上没有加班,看看
      电视就到点了,大辽因为很疲劳,没上夜班,我这个夜班上的也很乏。
      
        8 月6 日木曜日广岛原爆纪念日回来饭后便睡,下午两点多接到工场的一个电
      话,是找大辽的,说明他不在,我就挂了。之后听听录音机,看看书也就到吃晚饭
      时间了。大辽回来我同他说了电话的事,他不说我也知道是又去玩了,劝过了,我
      也不好再问。今晚最后一个夜班,还加班两小时。
      
        电视报道了奥运会中国已经得到十二块金牌,位居第四。第一是独联体(前苏
      联),第二美国,第三是德国。中国能保持第四就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从电视上知道“桃太郎”就是吉备津彦命。
      
        《桃太郎》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具有民间故事叙事性强、结
      构清晰、故事曲折等典型特点,桃太郎身上也具备了善良、勇敢、坚毅等民间故事
      主角的典型性格特征。有很多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哆啦A梦》里的道具也以此
      命名。
      
        桃太郎是一个从桃子中诞生,吃了吉备团子便拥有巨大力量,在犬、猿、雉的
      帮助下战胜鬼神的孩童形象。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如今桃太郎也已成为中国
      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话,这里便不再复述其故事情节了。但桃太郎故事的背后却有
      着日本古代史的渊源,国内了解这些渊源的人却并不多见。
      
        因泷泽马琴[ 在《燕石杂志》中考证,成书于镰仓时代初期的《保元物语》中
      源为朝渡往鬼岛之事系模仿桃太郎鬼岛征伐物语而做成的,所以一般认为桃太郎故
      事的原本形成于室町时代以前。志田义秀在《日本的传说与童话》中接受了马琴的
      论点,考虑到源为朝渡来鬼岛之时,在叙说昔日之鬼以至今日岛民之事中皆未言及
      岛上宝藏之事,恐怕夺取鬼岛宝藏的传说即桃太郎的故事在《保元物语》形成时已
      经存在了。
      
        一般来说,桃太郎的故事直到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方才广为流传,这与庶民阶层
      喜闻乐见的附插图故事书即草双纸尤其是被称为赤本的通俗小说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同时,也有将桃太郎物语和同时期流行的《猿蟹合战》一同刊印的情形。
      
        此外,初期赤本中桃太郎的出生童话并非如今通说的“果生型”,而多为老夫
      妇吃下桃子后返老还童遂产下幼子的“返老还童型”。发生这种变化的确切原因无
      法判定,可能是因为桃太郎故事的主要读者是孩子,从桃子中出生这样的故事配有
      插图后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之后,桃太郎故事成为适合孩子们的童话教材,
      渐渐地添入了各式各样的主张和思想,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形态。
      
        虽然在某些情节上,桃太郎物语可能参考过不少中国侧书籍,如《桃花源记》、
      《西游记》的前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但其原形当是早在公元3 至4 世纪时
      的大和王子、吉备征服者——彦五十狭芹彦的事迹。
      
        这位彦五十狭芹彦乃是第七代孝灵天皇的第三子,《古事记》作比古伊佐势理
      毗古;其母曰倭国香媛,又称缓某姊,《古事记》上作意富夜麻登玖迩阿礼姬或蝇
      伊吕泥。他与桃太郎之间的关联在于其生前惩治过名为“温罗王”的鬼神,即两者
      都有着惩治恶鬼的传说。另外,桃太郎所携“吉备团子”亦和彦五十狭芹彦攻略的
      地点相关。不过在早期的桃太郎传说中,团子之名有着各种各样的写法,如十连团
      子、黍团子、吉备团子、黄实团子、黄薇团子等,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考虑到
      江户时代后期出现的吉备团子被商品化从而成为今冈山县名牌糕点的记录,吉备团
      子很可能是进入江户时代之后才出现的事物,这意味着其并非桃太郎与彦五十狭芹
      彦的共通性所在。同时,吉备津神社的社记中记载,彦五十狭芹彦的家臣有犬养建、
      乐乐森彦、留玉臣三人,他们的役职暨别姓依次是犬饲部、猿饲部、鸟饲部。然而
      从彦五十狭芹彦和温罗的传说几乎完全未被桃太郎故事所反映的情形考虑,这所谓
      三家臣也可能是后世杜撰出来的典故。
      
        《日本书纪》《崇神纪》中记载了第十代崇神天皇派遣四道将军开疆拓土的事
      迹,其中彦五十狭芹彦被任为西道将军以平定山阳。同纪还有彦五十狭芹彦及大彦
      命等平定武埴安彦及吾田媛之乱的记载,称崇神天皇的叔父武埴安彦及其妻吾田媛
      谋反,武埴安彦从山背、吾田媛从大阪两路出击,彦五十狭芹彦于大阪击溃吾田媛
      并将其斩杀。之后,四道将军各自出战平定列岛,彦五十狭芹彦便收复吉备,遂称
      为大吉备津彦,其异母弟稚武彦遂成为吉备臣之祖,《古事记》作若日子建吉备津
      日子。
      
        《备中一品吉备津彦明神缘起》、《吉备津宫缘起》等的记载与之相呼应。崇
      神天皇时期,异国的鬼神飞入吉备国,他便是所谓的百济王子温罗,又称吉备冠者、
      祸又温罗、丑寅御前等。他容貌魁伟,双目如电似虎狼,蓬松须发赤如火,身长达
      一丈四尺,膂力绝伦,性情剽悍凶恶。又称其头上长有巨瘤,能使妖术,口中喷火,
      善变身形。不久,温罗在备中国的新山(今总社市)构筑居城,并在其旁的岩屋山
      构筑大楯。他又称霸备赞海峡,隔断西国与畿内的交通,抢掠妇女及儿童,以至人
      民恐惧,将其居城称为“鬼城”,并进京向天皇诉说其横暴之状。朝廷深以为忧,
      遂遣武将欲将其讨灭。但温罗用兵巧妙如神,出没变幻自如,将领出兵如入空地,
      终于无功而返。此时,以武勇著称的孝灵天皇之子彦五十狭芹彦受命出师。彦五十
      狭芹彦率领大军来到吉备国下,首先布阵于吉备的中山(此山之东西麓分别坐落着
      备前和备中的吉备津神宫),向西面的片冈山修筑石楯以为防御战做准备(今仓敷
      市日畑西山的楯筑山即其遗址)。彦五十狭芹彦与温罗的战争终于暴发,但温罗王
      原本就是变幻自在的鬼神,其攻势如同雷霆般凶猛可畏,就连彦五十狭芹彦都无法
      攻克。更不可思议的是,彦五十狭芹彦所射出的箭总是与温罗的箭在空中相撞,随
      之全都落入海中(坐落于今冈山市田中的矢喰宫便供奉着这些弓矢)。于是,彦五
      十狭芹彦怒显神力,以千钧硬弓同时射出两支利箭,温罗王不备,其中一矢如前相
      撞坠入海中,而另一支则正中温罗左眼,顿时间鲜血如流水般迸射而出(血吸川即
      其所谓遗迹)。温罗受了彦五十狭芹彦的箭伤便退缩了,随即化为一只雉鸡隐入山
      中,机敏的彦五十狭芹彦变为一只雄鹰追赶;温罗又化为一条鲤鱼跃入血吸川隐蔽
      踪迹,彦五十狭芹彦也变为鸬鹚将其捕捉而出(今该地有鲤喰宫即缘于此)。穷途
      末路之下,温罗终于向彦五十狭芹彦投降并献上“吉备冠者”的称号,自此彦五十
      狭芹彦改称吉备津彦。吉备津彦遂砍下温罗的头颅穿刺曝晒(今冈山市首部即其所
      谓遗迹)。然而,温罗之首历经数载仍以大声呻吟不止,吉备津彦即令属下犬养建
      纵犬将其啃食,但此骷髅竟仍嚎叫不止。至此,吉备津彦便在吉备津宫釜殿灶下掘
      地八尺,将此头颅深埋地下,然其呻吟之声徘徊村落仍达十三年之久。某夜温罗于
      吉备津彦梦中显灵,告之曰:“以吾妻阿曾乡祝之女阿曾姬煮吉备津彦釜殿之供品,
      如有事便至世间灶前赐予,幸鸣则丰裕,祸鸣则荒芜。吉备津彦弃世之后便以灵神
      赐予,吾为其使者向四民施以赏罚。”因此吉备津宫釜殿便祭祀温罗之魂,称为
      “丑寅御前”(这就是神秘的釜鸣神事之渊源)。
      
        以上两种传说来源都认为,吉备津彦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战事才击退了吉备原先
      的统治者温罗王,这是大和朝廷武力统一列岛的一个典型事例。但《古事记》中的
      说法则有所不同。
      
        《孝灵记》载:“大吉备津日子命与若建吉备津日子二柱相副而于针间冰河之
      前居,设御酒忌瓮以为祭神,其后又以针间为道口而入,以言向和,是平定吉备国
      也。故,此大吉备津日子命者,吉备上道臣之祖。若日子建吉备津日子命者,吉备
      下道臣、笠臣等之祖”
      
        这就是著名的“言向和平”。这里并没有描述温罗王的残暴统治,也没有涉及
      双方的激烈火拼,而是叙述了吉备津彦和稚武彦二位王子经针间国(即摄津国)以
      和平方式取得吉备的故事。而且,在《崇神记》中并没有所谓的四道将军,崇神天
      皇派出的只是北陆、东海及丹波的三方征讨军。同时,建波迩王(即武埴安彦)叛
      乱时亦没有吉备津彦和吾田媛的任何记载。于是,吉备津彦、稚武彦究竟是什么时
      代的人物,他们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取得了针间和吉备,就都带上了疑问。
      
        通说认为,温罗王是从朝鲜带来了冶铁技术的匠人一族。他们因为最早使用铁
      器而成为吉备的中心势力,不过最终被大和朝廷以战略计划征服。事实上,冶铁业
      自古以来就在吉备地区进行着,日本名刀“备前”等就是以吉备和出云冶铁为基础
      发展起来的。只是,将这些问题与吉备津彦、温罗王联系在一起未免有些武断。制
      铁技术虽在公元3 世纪左右并未于日本流传,但当其自朝鲜积极引进后便爆炸性地
      发展起来,这大约是公元5 至7 世纪的事。而“鬼城”的修筑年代大约是公元6 至
      7 世纪,这点从其与该时期朝鲜侧筑城方式极为相似即可判断出。相对地,吉备津
      彦所处的第七代孝灵天皇至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代即便取定得再宽泛些也只能被推
      断为公元3 至4 世纪。由此,以现已查明的历史证据来看,鬼城与吉备津彦的时代
      并不一致。即如果一定要将吉备津彦、温罗王与冶铁业联系到一起,将孝灵天皇之
      子彦五十狭芹彦与吉备津彦视为不同的两人就显得极为必要了。说到底,吉备传说
      中温罗与铁有关的仅有会发出声响的釜而已,其它的关联都是相当薄弱的。
      
        温罗王仅仅是吉备王朝的亡国之君而已,他的国度终于在大和征服军的铁蹄之
      下崩溃了。国家虽然破灭,吉备遗众仍坚持抵抗了很长时间,这便是温罗之首呻吟
      不止传说的原形。此外,相传温罗王另有一弟名曰王丹,今备中吉备津宫本殿外阵
      御前宫东北处有其与温罗王的塑像。
      
        桃太郎因惩治魔鬼而赫赫有名,是忠孝勇武、劝善惩恶的化身。他作为从植物
      中诞生的孩子,与竹姬、瓜子姬有所关联。又因其是在河边被发现的,并能带来财
      富,故又与水神小童似有联系。而与其建立起“恩赏与忠诚”关系的犬、猿、雉则
      是儒教思想中仁、智、勇的象征。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