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复活的梦想
      
          剧烈的颠簸,冰冷的海浪,使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木船在风浪的推拥下,摇
      荡着向浩瀚的印度洋纵深方向飘去……
      
          星月残淡,大海苍茫。
      
          安提巴恃斜倚船舱,抬起肿胀的手臂,想抹去额头腥润的血迹,一股钻心的疼
      痛使他忍不住哼了一声,没能完成这个在往日轻而易举的动作。
      
          三个学生爬过来,呜咽着俯身抱住了他那屠弱的躯体。“扶我出去!”安提巴
      特有气无力地吐出一句。
      
          木船漫无目的地在印度洋摇来荡去。安提巴特在三个学生的搀扶下,步履艰难
      地走出船舱。他仁立船头,望着凄冷的夜空和灰暗的洋面,恨恨地叹了一口气……
      
          公元前266 年。
      
          风华正茂的迦太基探险家、诗人安提巴特,搭乘一只商船从故乡迦太基城出发,
      沿地中海扬帆东渡。他要去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并做一个探险家应该做、也可能
      做到的事情。他雄心勃勃地向世人宣称:自己要踏遍世界各地,把亘古以来人类创
      造的所有伟大文明,全部载入史册。
      
          从此,他踏上了亘古未有的风险之旅。
      
          没有人给他提供这次旅行的经费,所需要的一切全靠他那个贵族家庭支持。他
      是幸运的。他的家族是迦太基这个著名的航海民族中的巨富,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
      远在公元前1200  年,就已经开始驾驶船只,并自由自在地出入地中海的最西端。
      这个民族发祥于地中海沿岸之东的狭长地带,随着国势日渐强盛,腓尼基人先后在
      塞浦路斯、北非地区、西西里、马耳他和西班牙等地建立了殖民地。十分发达的航
      海业,保证了腓尼基人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在地中海建立商业霸权。到安提巴特
      的时代,这种航海贸易仍一直保持着昔日的繁荣与鼎盛。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特殊因素,安提巴特才敢大胆地构思自己的梦想
      并开始付诸于行动。
      
          这年春,安提巴特乘坐的航船,从地中海北部进入爱奥尼亚海航线,并很快驶
      人了阿尔菲奥斯河。在阿尔菲奥斯河和科拉狄奥河相汇的地方,形成了一片宽阔的
      平原,平原的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它的中央点缀着一座不大的圆锥形山丘。
      安提巴特弃船上岸,奔向不远处的克洛诺斯的向阳山麓。
      
          他知道,闻名于世的奥林匹亚宙斯古庙就在眼前了。
      
          安提巴特还知道,这里自古就是希腊的宗教崇拜的中心之一。希腊人来到之前,
      这里土著居民崇拜的对象是地神克洛诺斯与女神赫拉。他们为赫拉修建了神庙,举
      行祭典竞技。希腊人来到之后,这种祭典竞技被保留下来。
      
          与此同时,就在这同一地点,也开始了希腊人为自己的最高神——宙斯举行祭
      典竞技的活动,并且逐渐取代了前者。相传,这里当时恶疫流行,迷信的人们为了
      从宙斯那里得到拯救,便为他举行盛大的祭典竞技。这个祭典竞技开始于公元前十
      三世纪,但作为希腊纪年始点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赛会,则被公认是在公元前776 
      年。传说中,伊利斯王伊菲斯特和斯巴达王莱库古是这次赛会的倡导者。
      
          在所有的神词和庙堂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就是宙斯神庙。
      
          安提巴特沿着“圣道”,来到一道粉白色石垣前面。这道高大宽厚的石垣紧紧
      包围着阿尔契斯圣林。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穿过大门,登上一块高高的台地,雄
      伟庄严的宙斯古庙便完全展现在他的面前。这座大约建成千公元前五世纪六十年代
      的神庙,是一座典型的以雄浑朴素著称的多利亚式神庙建筑。这是古希腊人为自己
      的最高神灵宙斯举行祭典竞技的活动圣殿。主厅内,透过弥漫的烟雾,一尊巨大的
      雕像映入安提巴特的眼帘,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神庙的本尊宙斯雕像。
      
          高约14  米的宙斯神像,安详地坐在一个杉木制成的嵌着无数宝石并雕以花纹
      的宝座上。神像由乌木雕刻而成,肌肤的外露部分和衣饰分别覆以象牙和黄金。众
      神之主的宙斯,右手托着黄金象牙制成的胜利女神,左手握一根精雕细镂的王杖。
      王杖是金属的,上端傲立着一只啄爪犀利的雄鹰。足台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画着希
      腊人同亚马孙人相互残杀血战的壮烈图像。
      
          在这个圣灵与艺术交相辉映的圣洁殿堂里,安提巴特完全被这气势雄伟、神态
      庄严的“天父”和古希腊辉煌的现实主义雕刻艺术所征服。他感到未曾有过的身心
      颤栗和灵魂的跃荡。“无法拒绝上帝赋予的使命,把这人类杰出的灿烂文明记入史
      册。”初次旅行的成功,使安提巴特证实了自己的那个梦想完全可以实现,也更增
      强了他完成那个宏伟梦想的信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继续搭船沿地中海
      东巡,并观瞻了小亚西亚西端罗德岛太阳神巨像、毛索洛斯陵墓和以弗所阿尔特米
      斯神庙这三大照耀千古的人类文明奇观。
      
          安提巴特并未就此止步。翌年春,他扬帆南下,直奔地中海南岸和尼罗河三角
      洲西北端的法洛斯岛。在这里,他看到了刚刚建成几十年的年轻的亚历山大灯塔。
      
          这座底座呈正方形,上部分别呈八角形和圆柱形,高为135 米的巨大灯塔,傲
      然屹立在距岛岸七米处为巨浪所刷洗的礁岩上。这个庞然大物所占有的特殊地理位
      置,使安提巴特大感兴趣,连连称奇。使他更为诧异的是,塔顶站立着海神波寒冬,
      他手中高举着一个巨大的火炬,这个火炬昼夜喷着烈焰,通过凹面镜反射出耀眼的
      光芒。夜间航行的船只,即使在距此56  公里的海面,也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驶往
      亚历山大港的航向。
      
      
      
          安提巴特详细考察了灯塔的形体、结构,并把希腊设什师在灯塔上留下的题词
      一并记了下来:“德克西弗涅之子,克尼多出身的索斯特拉图,为祝祷航海者的幸
      福把它献给救世主。”年轻气盛、春风得意的安提巴特,以同样兴奋、激动的心情
      又踏上了尼罗河下游西岸和利比亚沙漠东部边缘的地平线。他花费了近半年的时光,
      考察了从阿布·罗阿希到法尤姆之间的70  多座法老金字培。由于经费日渐紧张,
      再加上季节的变换,安提巴特未敢久留,因为另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在吸引着他。那
      就是公元前4 世纪米利都人、著名史传家赫卡泰俄斯在《大地环游记》一书中,曾
      经提到过的那个美妙动人的“空中花园”。
      
          在金字塔前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身旁,安提巴特顶礼膜拜了一番之后,便开始
      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从红海东岸穿越阿拉伯半岛,于公元前264 年春到达乌尔城,
      不久,便开始沿幼发拉底河进入了他仰慕已久的巴比伦古城。
      
          在这里,安提巴特终于看到了被赫卡泰俄斯描绘得出神入化的“空中花园”。
      
          然而,遗憾的是,这座精美绝伦、令无数史学大师和艺术巨匠崇拜得五体投地
      的神奇建筑,已经失去了它昔日的神俊风采,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副悬立在空中的
      “骨架”了。
      
          安提巴特并没有因此而懊悔,反而为自己在有生之年尚能看到这一伟大的遗迹
      而庆幸。如果说赫卡泰俄斯记载的是一座完整的“空中花园”,那么他今天将可以
      描绘的则是正在走向毁灭的一幅图景。从鼎行走向毁灭这一关键性的链条,同样是
      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弃缺的一页。
      
          安提巴特加紧整理手头的资料,并开始四处募集经费。他在积极地作着继续向
      东方探寻的准备。他要完成他的壮举,彻底实现那个辉煌的梦想。
      
          正在这时,一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战争在地中
      海揭开了序幕。罗马大军攻占西西里岛之后,以猛不可挡之势向迦太基海军舰队扑
      来。
      
          面对紧张的战争局势,安提巴特不得不暂时放弃东寻的梦想。
      
          战争的序幕一旦拉开,其结果就只能凭武力来确定。迦太基人与罗马军队的战
      斗异常激烈,蔚蓝的地中海不时涌荡起腥红的血水,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对战
      争极为厌恶的安提巴特,没有因时局的动荡而改变初衷。他把此次旅行所见到的人
      类文明奇观,详尽地整理成册,并按建造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列,命名为“世界七大
      奇迹”。七大奇迹分别是:
      
          一、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
      墓。据知,埃及现存的金字塔尚有70  余座,其中最大而享名的要数开罗附近尼罗
      河西岸吉萨的胡夫(Khufu )金字塔。它是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  年~前2494 
      年)法老胡失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700  年左右。塔呈四棱锥体,基部每边长度的
      观测量是220 米(原230.38  米),高度的观测量是137.18  米(原146.6 米),
      占地面积56, 900  平方米,体积达252.1 万立方米。估计是由230 万块石灰岩石
      块堆砌而成,每块石重平均为3 ,000 公斤。
      
          用二十万人,历时三十年建成。
      
          二、巴比伦城中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又称”悬苑”)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美索不过米亚平原的中部,幼发拉底河沿岸(今伊
      拉克境内),曾于公元前七世纪末建成方形的都城,城外围绕有巨大的护城河。据
      载,城每边长13.2  公里。巴比伦都城的这种形制和布局,在古代的中东是极为罕
      见的。相传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 Nebuchadnezzar ,B ·C645
      ~B ·C561)  为思念故乡的王后。在巴比伦宫殿附近构筑了一座经过绿化了的人
      工土山。山每边长125 米、高25  米,分三层,用巨大的石柱支撑着铅板,作成平
      台,再在台上堆积肥土,种有各种奇花异草,远望犹如悬在空中。可惜因都城和花
      园地处河岸、随着时间的推移陷入了地下。
      
          三、土耳其以弗所(又译作“埃弗兹”)的月亮女神阿苔密斯神宙(即岱雅那
      寺Temple of Diana )——罗马帝国子公元前560 年建造,位于靠近伊德斯河的出
      海口。庙长125.6 米,宽64.79 米。台基立有高23  米的爱奥尼亚式(Ionic order)
      圆柱127 根,其中30  根的基座上装饰有金属浮雕。
      
          柱顶上用大理石建造有长方形的屋顶。整个建筑宏伟华丽,颇为壮观。公元前
      350 年毁于火灾,随后重建,但于公元前262 年被哥特人焚毁。
      
          四、希腊奥林匹亚宙斯(Zeus)巨像——(一说为雅典的朱匹忒jupiter )建
      造于公元前五世纪,像高14  米,如算上底座可达17.2  米。此雕像出自当时雅典
      大雕塑家和建筑家菲狄亚斯(phidas)之手。他先用乌木(DiospyrosCbe num)雕
      造支架,再用象牙片和黄金片分别贴附躯体和衣服。眼睛则是用宝石镶嵌的。基座
      上作成一系列金质浮雕和立体雕像。可惜此宙斯神庙及其雕像毁于公元523 年和551 
      年的两次地震中。十九、二十世纪,德、法建筑考古学家均对遗址作过发掘,但收
      获甚微。
      
          五、土耳其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Mau-soleum)——摩索拉斯是公元前
      四世纪小亚细加利亚王国的国王,为炫耀他的统治权力,于公元前333 年在加利卡
      尔那斯城的中心广场为自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墓。陵墓正面约33  米,侧面38.7 
      米。四周的基台上配置爱奥尼亚式列柱36  根组成柱廊,用以承托巨大的斜面屋顶。
      柱头上雕涡卷形,异常典雅华丽。墓顶上用大理石雕刻着四马战车,车上站的是摩
      索拉斯夫妇雕像。整个陵墓建筑高约50  米。
      
          公元十五世纪,这座陵墓被十字军的圣约翰骑士团焚毁,大部分石材和雕刻品
      被烧成了石灰,其余的石块则被用作建造城堡的材料。残像现存大英博物馆。
      
          六、地中海罗德岛上的阿波罗(Apollo)巨像——公元前四世纪末,马其顿将
      领狄米德里乌斯率领四万军队、370 艘军舰侵入地中海爱琴海附近的罗德岛(现属
      希腊),结果被打败。罗德岛居民为了庆祝这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于公元前303 
      年(一说公元前280 年)用缴获的武器熔铸了太阳神阿波罗铜像,以作纪念。这尊
      像高35  米,据说一个手指比真人还高。由于重心过高,竟在公元前224 年(一说
      公元前244 年)的地震中倒塌。
      
          七、埃及亚历山大城之灯塔(pharos or light- house)——位于埃及法罗斯
      岛防波堤的南端,即亚历山大港岸。建于公元前280 年,颇具巴比伦风格。据我国
      南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载,此塔高二百丈,上下可容纳二万人。塔内有房300 间,
      塔顶有一巨大的火盆,后置一面被磨光了的花岗石反光镜。有材料说此灯塔高120 
      米,可分三层,第一层呈每边各长30  米的方形,高60~70  米;第二层呈八角形,
      高30  多米;第三层是圆塔,顶设火炉,在50  公里以外的海船都可看到它的火光。
      此塔毁于1375  年的地震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安提巴特的东寻之梦日渐强烈,时时萦绕在心头。他确信,
      在遥远的东方世界,一定也会有足以和西方“七大奇迹”相匹敌的人类文明。
      
          他默默地等待东寻的时机到来。
      
          迦太基人与罗马人交战23  年后,双方在艾加特斯海上进行了一场最为关键的
      空前大较量。结果,迦太基人海上舰队受到致命的重创,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迦
      太基人不得不饮恨含泪,以赔偿巨款和放弃西西里岛主权为代价,暂时向罗马人乞
      和。战争随之和缓下来。
      
          安提巴特瞅准这难得的契机,毅然率领五名学生驾船东渡。由于战争尚未完全
      结束,他的木船时常遭到罗马军队的拦截。他不得不小心谨慎,几次改变航道。当
      他们历尽艰难驾船驶入阿拉伯海域时,厄运降临了。
      
          一伙凶猛的海盗袭击了他们的木船,船上的一切均遭破坏,几乎被洗掠一空。
      两名学生在与海盗的搏斗中殉难,安提巴特本人也身负了重伤……
      
          小船仍在茫茫的海面上飘荡,绝望中的安提巴特眼望无垠的苍穹和惨淡的星光,
      辨别了小船可能所在的位置,命令学生转舵向西方的加斯加群岛行驶,以期休整补
      充后再驶向东方。
      
          然而,未等小船靠岸,安提巴特便带着他未竟的梦想,在绝望与怨愤中气绝身
      亡……
      
          就在安提巴特谢世二千年后的1969  年7 月20  日,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发生了
      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成功。从此,人类迈出了征
      服宇宙的第一步。
      
          当美国国家宇航局询问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看到地球上的哪些人类建筑时,登
      月队员阿姆斯特朗站在加里加特梯死海之上,充满活力与想象地回答:
      
          “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随着阿姆斯特朗话音的悠悠飘落,人类
      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黄河与尼罗河这两条大河孕育出的民族。同时,安提巴特的陈
      年旧梦也从海底再度浮出。
      
          接着,中国的万里长城能否与安提巴特的“七大奇迹”相匹敌的论争,在史学
      界兴盛起来。有人肯定,有人否定。当史学家们为此难以定论以至争执不休之际,
      谁也没有想到,在世界东方的黄土高原上,突然跃出一支秦代的大军。8000  余名
      披铠贯甲的将士,乘着隆隆的战车,风尘仆仆浩浩荡荡地冲入现代人类的视野——
      
          世界震惊了。
      
          安提巴特那个辉煌的梦想复活了。
      
          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中国。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