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终于恢复了邦交,这一事件对亚洲和平和发展带来了
      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中日两国是怎样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呢?
      
          中日恢复邦交的背景
      
          中日两国间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由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而经
      历了很大的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对中国
      采取敌视政策,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两国没有发生过正式的官方接触。
      但是,从50年代初,两国民间贸易就开始进行,文化交往也很频繁。1965年在中国
      的15个城市举行了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美国、中国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美国希望通过改善
      中美关系,对付苏联,调整其走进死胡同的亚洲政策,而中国也需要摆脱苏联的巨
      大威胁,改善周边环境。1972年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
      门,使长期对立的两个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这种变化也给日本以极大的冲击,
      日本在野党和企业界纷纷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面对不断高涨的邦交正常化的
      呼声,新当选的田中角荣首相决定顺应时代潮流,改变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实现两
      国邦交的正常化。对中国来说,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中国及亚洲的安全与稳
      定,同时也会大大加快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
      积极的姿态。
      
          邦交正常化
      
          1972年9 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
      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废除1952年的“日台和约”,结束了日本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中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关于日本的战争赔偿,尽管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先期
      宣布放弃对日赔偿要求,给中国政府对日索赔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政府主要
      从中日两国的友好和不加重日本人民的经济负担的角度考虑,放弃了中国政府对日
      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1978年8 月,中日两国正式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在此基础上,1998年11月,
      两国又共同发表了《联合宣言》。三个文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成为两国睦邻友好
      关系的基石。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不仅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繁
      荣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几万名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也不断增
      加。在中国的协助下,数千名残留孤儿顺利回到日本。从1979年起, 日本政府向中
      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简称ODA ), 包括日
      元低息贷款、无偿资金赠与和技术合作,帮助中国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
      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大批日本企业
      到中国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增长。而
      政府开发援助对日本维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摘要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
      刻的反省。(序言部分)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
      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正文第一条)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正文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
      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正文第五条)四 中韩邦交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冷战局面。在冷战体系下,韩国和中国之间没
      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随着冷战体系的逐步瓦解,国际形势趋向和解,两国之间
      的关系再度开始向密切的方向发展。那么,中韩建交以后,两国间到底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呢?
      
          中韩关系的中断与恢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进入70年代,中国相继同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韩国与中国也彼此认
      识到了恢复正常关系的必要性。
      
          1983年发生的中国一架民航客机被劫持在韩国临时着陆事件,成为两国间非正
      式接触的开端*。为解决该事件,中国高层领导人访问了韩国,韩国也真诚地为中
      国提供便利。以此为契机,1984年起,中国国内的朝鲜族与韩国人可以互相探亲访
      友。中国体育代表团还参加了1986年在汉城举办的亚运会以及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
      奥运会。韩国人也可以到中国旅行,两国的国民也相互间有了好感。
      
          中国与韩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新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持密切联系,韩国也重视
      已同其建立“外交关系”的中国台湾的联系,再加上当时朝鲜半岛的周边环境依然
      受到冷战的影响,因此两国间交流与合作虽不断扩大,但中韩建交仍非易事。但是
      两国已经认识到建交可以给双方带来经济利益,也将有助于改变朝鲜半岛的对峙局
      面,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因此,两国终于在1992年8 月建立了外交关系。
      
          韩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遵照“一个中国”的原则,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
      系。近来,韩国同台湾间民间交流不断扩大,在此期间切断的航空路线也于2004年
      恢复。韩国与中国的建交,使得朝鲜半岛周边的国际环境呈现出和解的气氛。
      
          中韩关系的发展
      
          两国建交以后,韩国与中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取得了更大成果。贸易规模大
      幅度上升,两国都成为对方的五大贸易国之一,经济上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人员
      交流也大幅度上升,2000年到中国旅行的外国游客中韩国人有134.5 万人,仅次于
      日本位居第二位。2000年到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为32万人,与1993年的4 万人相比
      增加了7 倍。此外,1992~2002年期间,韩中两国的城市、地方自治机关相互达成
      友好城市的件数达180 余件。由于同中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在韩国甚至有“‘西海
      岸时代’*已经到来”这样的说法。
      
      
      
          近来,中国日益发展的形象愈加鲜明地出现在韩国人的心目中,于是在韩国开
      始刮起了学习汉语及留学中国等“汉流”热风。在中国,“韩流”也被赋予了友好
      的意味,韩国电影、韩剧及韩国歌曲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如何利用这种趋势来进一
      步加强两国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成为摆在韩中两国的重要课题。
      
          *中国民航客机临时着陆事件:1983年5 月,中国民航客机被武装分子劫持要
      求飞往台湾,并临时着陆于韩国春川附近的美军基地事件。在这一事件的解决过程
      中,韩国与中国采取友好的态度对待对方,这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契机。
      
          *西海岸时代:随着同位于韩国西边的中国交流更加紧密,今后西海岸地区将
      成为韩国发展的中心地带,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将其称为西海岸时代。(西海是指
      位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间的海,也称黄海)中韩两国贸易排序(2003)
      
          单位:亿美元
      
          排序  韩国的五大交易国(地区)  中国的五大交易国(地区)
      
          ①  美国 590  日本 1337
      
          ②  中国 570  美国 1264
      
          ③  日本 535  香港 875
      
          ④  香港 173  韩国 633
      
          ⑤  台湾 129  台湾 584
      
          栏目1  在日朝鲜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战后,在日朝鲜人为维护民族教育等权利,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废除差别的运动。
      
          日本战败后,在日朝鲜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要恢复在殖民地时代被剥夺了的朝
      鲜的语言和文化历史,建立民族教育的学校。然而,日本政府依仗盟军最高司令部
      的支持,于1948年发布通告,以那些人是日本国籍为由要求他们接受日本的教育,
      而计划关闭(在日朝鲜人)民族学校。
      
          对此,各地的在日朝鲜人为保护学校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在这一过程中,日本
      警官开枪夺去了一名16岁的在日少年的生命(阪神教育斗争),几乎所有的学校遭
      到关闭、取消。可是,在日朝鲜人继续为保护自己的民族教育而战斗,自主再建了
      民族学校。到2000年7 月,朝鲜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发展到131 所,在校大中小学生
      约2 万人。
      
          另一方面,在日朝鲜人虽然已经延续了几代,但是在就业、住房、养老金、儿
      童医疗、战后补偿等方面依旧存在国籍差别的不同待遇。他们于1970年提出了要求
      废除就职差别的诉讼。日本各地掀起了支援运动,1974年他们获得了全面性的胜诉。
      
          20世纪80年代,以在日朝鲜人为中心,各种国籍的在日外国人展开了反对在外
      国人登录证上按指纹的运动,因为这只是要求外国人履行的义务。2000年,这一制
      度被全面废除。许多日本人意识到这些运动针对的是日本社会的存在差别性制度,
      是“日本人的问题”,所以也积极地参加这些运动。
      
          可是,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在日朝鲜人(韩国籍、朝鲜籍、日本籍)的第二代
      到第五代中的绝大多数在日本的学校中上学,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历史的了解并
      不充分。而在朝鲜学校毕业,一旦入日本的国立大学,则在入学考试资格等方面有
      诸种限制,仍旧处于不利的状态。他们还必须随身携带外国人登记证,与日本国民
      交纳同样的税金,却没有参政权。因此,推进保护民族教育运动、废除差别制度运
      动、要求获得地方参政权运动、要求战后补偿运动直到现在也仍在持续进行。
      
          栏目2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建立,就成立了抚顺与太原战犯管理所,共收容了
      1109名日本战争罪犯。中国政府对这些战犯给予人道主义的待遇,让他们听取中国
      被害人的控诉,敦促他们自觉地认识自己的罪行,进行反省。这是长期耐心唤起他
      们人性的教育。
      
          1956年,这些战犯中的大部分被释放回到日本后,在1957年成立了中国归还者
      联络会(中归联)。这些原来的日本军人开始到日本各地对自己在战争中进行的杀
      戮、掠夺、强奸、放火、破坏等战争犯罪的行为进行现身的说法,人们把这种活动
      称为“证言活动”。他们为什么要持续地进行这样的活动呢?在日中友好协会制作
      的收录他们证言的录像片《证言——侵略战争(从人到鬼,从鬼到人)》中记载了
      他们的心声。
      
          在儿童时代连小虫子都不敢踩的这些人,为什么到了战场就变成了鬼?他们对
      自己犯下的无数罪行进行了痛苦的反省。在中国的战犯管理所中,他们受到了人道
      的对待,又使其恢复了人性。回国后他们一直从心底坦白地承认自己的加害行为,
      他们坚信进行“证言活动”是为了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人们撰写了许多回忆录、证言集,制作了电影与录像,在
      市民集会上作证,用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坚持不懈地讲述自己的生涯,揭露日本军
      人是为什么以及如何对中国人进行非人道的残暴行为。他们提供的证言使日本人逐
      渐了解了“三光”作战的真相。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