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两性之爱是世界上最富魅力的爱,这就是爱情,是婚姻结合的基础。两性之间
      的爱情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各种成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其中既有本能的、不
      可抗拒的冲动,又有人类最高级的情感与理性;既有自发性,又有自觉性;既有欲
      望,又有克制。爱情是欲望、激情、精神和理智的有机结合,是生理、心理、美德
      与承诺的完整体验。
      
          韩国卫生福利部宣布,在2003年,韩国大约每10对夫妇中就有5 对夫妇离婚,
      离婚率达到47.7% ,排在美国51% 和瑞典48% 之后。
      
          中国的离婚率同样也在升高,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解体自己的婚姻。
      在过去两年里,北京市海淀区民事审判庭对1980、2001和2003年的600 余起离婚案
      件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与1980年相比,青年人的离婚率在下降,而
      中年人的离婚率却逐渐增多。1980年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中,30岁以下者占37% ,2001
      年占13% ,2003年占6.6%,而这3 个年份中,30~40岁之间的离婚者所占比例分别
      为37% ,47% 和46.5% ;40~50岁之间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7% ,28% 和32.1% ,明
      显呈上升趋势。
      
          另外,台湾地区的统计数字也显示,离婚年龄高峰集中在35~49岁,正是人生
      岁月颠峰的青壮年时期。当然,人们显然不愿孤老以终,台湾地区的再婚率也逐年
      攀高。2001年,每1000个离婚男性中,有48.4人再婚,每1000个女性中,有15人再
      婚;2002年,再婚人数分别增至50.9人和16.6人。但整体来讲,再进婚姻者仍然少
      得可怜。
      
          为了了解现代男女对爱情的看法,台湾的一家杂志社和网站联手,针对各年龄
      层的男女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不论年龄或性别,多数受访者都表示,追求
      爱情没有年龄限制,爱情在任何时候到来都为时不晚,最好一辈子都在谈恋爱!
      
          那么,既然恋爱可谈一辈子,婚姻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没有婚姻,乐趣更少
      
          “人是一种经常处于矛盾中的动物。比如:很冷的冬天,下着雪,要不要去上
      学、上班?而上学、上班都是人们生存和自立的基础。如果是个不成熟的人,可能
      会找个借口,不去了,躲在温暖的家里看电视。可是一个成熟的、有责任心的人,
      会毫不犹豫地克制自己的惰性和畏难情绪去上学或者上班。
      
          婚姻同样有好处和责任。如果只有苦难,人们就不会一代一代进入婚姻殿堂了。
      
          美国60年代的‘性解放’就是对于过去过度死板的规矩的反抗,自由才能发挥
      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可是一旦过了头,泛滥成灾,也同样带
      来惨痛的教训。比如滥交,同居,研究的结果发现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幸福,男女
      关系不稳定,性生活不美满,暴力比婚姻中还高,性病传播,子女往往不是亲生的,
      有的受虐待,有的女孩被继父欺负等等。有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孩,许多女孩喜欢他,
      他有无穷无尽的机会与无数女孩交往,他不愿意错过各种机会,可是女朋友换来换
      去,他发现从中得到的乐趣却越来越少。
      
          人们比较的结果,发现还是稳定的婚姻能够最合理地满足人们对于爱情、亲情
      的需求。因此美国也在回归,研究如何让婚姻良性发展。
      
          在婚姻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成熟的人会因为畏惧困难,想以逃避来对待它,不
      承担责任,只享受婚姻形式中带来的好处,所以会轻易提出离婚,或者干脆不结婚,
      选择同居,或者找性伴侣的方式生活。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可以
      不付出代价或者付出很少的代价,而让别人倒霉,让别人付出比较多、比较高的代
      价。这样很不公正,牺牲别人来让自己享受,是弱肉强食。作为人应该有良知,应
      该把别人的福祉看得与自己的利益同样重要,不忍心为了自己的满足,让别人倒霉,
      这样才会真心对待所爱的人和孩子。
      
          离婚率高不意味婚姻消亡
      
          离婚率高,并不意味着婚姻在走向消亡,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为,能够提
      出离婚意愿是要具备几个条件的:首先,就是男女双方在家庭中都有经济地位;其
      次是能够得到法律上的允许;第三是有较为宽松、宽容的社会环境。不要说是在漫
      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自己没有权利要求与男人离婚,只有等男人“休”了,就是
      在改革开放前,不“打”上几年十几年怎能给判离婚呢?那时谁若是想离婚,先要
      经过组织做工作、街道做工作、法院给调解……本已不再相爱的两个人,还要经过
      这几道关口的反复拖拉、长时间的折磨。急了,就互相动口、动手伤害,看看实在
      不能再给“粘合”到一块儿了才肯“高抬贵手”准许离婚。人们讲的“打离婚”便
      是由此而来。更有大多数人经不起这样持久的煎熬,为了顾及个人的政治生命、前
      程,只好半途放弃离婚的念头,一直维持“凑合”的日子。这样名存实亡的婚姻有
      什幺存在的必要呢?这样的婚姻,无疑为家庭内暴力的存在埋下了隐患。所以我认
      为,离婚率高是一个国家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
      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温馨的港湾。
      
      
      
          家庭成员在享受温馨的生活时,也要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这才是
      一个成熟公民的正常生活。至于那些为寻求个人感官刺激,制造种种借口胡混的人,
      只会将自己陷入身心受伤害的境地。漫漫人生路,需要两个人互相扶持。
      
          没有婚姻很可怕
      
          没有结婚,哪儿来的离婚?愚以为,离婚现象的存在并不可怕,离婚率高也不
      足虑,真正可怕的,则是婚姻的不复存在,如果在不远的将来,“结婚”这个词汇
      需要去查词典才能知道其准确的含意。那将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难道我们会轻
      易抛弃婚姻吗?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除极少数
      国家之外,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仍是全世界婚姻的主流。即使是美国这样
      的科学技术先进、生活水平很高的国家,虽然有“离婚大国”之称,但尚未出现婚
      姻走向消亡的苗头。婚姻完全有存在的必要。
      
          稳定的婚姻,是建立美满家庭的基础。只有稳固的家庭才能培养家庭成员具备
      宝贵的亲情观和责任感,是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不可缺少的。
      
          美满的婚姻,是人类优生、优育、传宗接代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都不结婚,
      而是选择同居或找性伴侣的生活方式,只顾自己的享乐和索取,不愿意付出艰辛的
      劳动去养育下一代,那就不仅容易使性病、艾滋病空前大泛滥,而且会使人类质量
      下降,甚至走向毁灭。
      
          试想没有婚姻的社会
      
          没有婚姻的社会,在人类蒙昧时期曾经有过。不知那时的男男女女,是否都很
      幸福?而今要“返祖”,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呢,还是退化?试想在一个消失婚姻的
      社会里:
      
          第一,成年男女间,只要两情相悦,彼此就可鱼水相欢,生活得意;一旦彼此
      厌倦,就可无约束地各走各的路,省却许多烦恼纠纷。
      
          第二,干涉两性生活的“礼”与“法”失去了市场。人们不再谴责所谓“第三
      者”。
      
          第三,再也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殉情;再也没有《钗头凤》的故事。
      
          第四,男人和女人,都将各自努力完善自己的素质:体魄、形态、知识、能力
      等,以强化自己的磁场,吸引对方。
      
          第五,没有固定的性伙伴。那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尊崇的。因为子女出生后,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第六,后代男女的结合,繁衍,如果不经过严密的查证血缘,难免有“近亲繁
      殖”之弊。但那时,人的克隆如果盛行,又当别论。
      
          第七,没有婚姻的约束,又没有发达社会的完善的公益事业来配套。那幺,原
      有的家庭功能如“少有所养、老有所养、疾病患难相扶持”等问题,将如何解决。
      
          婚姻制度还是缺不得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人们对离婚这一社会现象表现出的“见
      怪不怪”的淡漠态度确实暗示着离婚潮流今后恐怕有增无减,但也别把它看成洪水
      猛兽,有人说过:“婚姻和家庭,是个古老的话题。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编织前人
      所编织的故事。然而,它又是一个新话题,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探求与摸索”。
      
          综观古今中外婚姻不稳定,婚外情是罪魁祸首。近年我国社会的剧烈变革给人
      们心理及观念上带来冲击和变化,使原有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发生动摇,是一个突
      出的原因。更有甚者,一些人甚至用经济生活中的平等交换原则处理现实中的婚姻
      家庭问题。
      
          时下我国一些地区“包二奶”的现象,可以说在西方国家都少见。这些“包二
      奶”的款爷们,身上不仅有铜臭味,还有封建社会“大爷有钱,养个三妻四妾”的
      阴影。在我们年轻人中,处理婚姻与家庭追求的是“只要一时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如此婚姻岂能长久?时下一些影视作品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爱情是长久的,婚姻是永远的,家庭更是亘古不变的温暖巢穴,再过一百年,
      一千年,婚姻也将存在,当然婚姻坚实而健康的存在,则取决于我们的社会环境,
      公民的素养,道德观念。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