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6天的和平日子
      
          8 月25日傍晚送到柏林的墨索里尼来函,迎头泼了希特勒一盆冷水。这封信加
      上英波同盟条约签字的消息,使希特勒不得不推迟原定第二天就要发动的进攻;他
      冷静下来以后,立即给意大利领袖发去一封短信,问他,为了保证意大利能够“参
      加一场大规模的欧洲冲突”,“您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和原料,并要在什么时限
      内提供”。这封信由里宾特洛甫亲自于当晚7 点40分用电话传给德国驻罗马大使,
      在9 点30分就到了那位意大利独裁者手中。
      
          第二天上午,墨索里尼在罗马召集意大利三军首长开了一个[565] 会,拟订了
      一份作战12个月的最低需要清单。用参加拟制清单的齐亚诺的话来说,这份清单
      “足能气死一头牛,如果牛认得字的话”。清单中包括700 万吨石油、600 万吨煤、
      200 万吨钢、100 万吨木材以及一长串其他物品,一直到600 吨辉钼矿、400 吨钛
      和20吨锆。除此之外,墨索里尼还要150 门高射炮来保护意大利北部距法国空军基
      地只有几分钟航程的工业区,这是他在当时写的复信中提醒希特勒的。这封信由齐
      亚诺于8 月26日中午刚过的时候用电话传给柏林的阿托利科,后者马上就交给了希
      特勒。
      
          这封信开列的不仅仅是一长串所需要的物资。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这位泄了
      气的法西斯领袖已经下定决心要摆脱他对第三帝国所承担的义务。元首在读完这第
      二封信之后,对于这一点不可能再有丝毫的怀疑了。元首,[ 墨索里尼对他的伙伴
      写道] 如果当初按照我们以前商定的办法,让我有时间来积累物资和加快自给自足
      的速度,我现在就不会向您提出这份清单,即使提出,项目也会比这少,数字也会
      小得多。
      
          我有责任奉告,除非我肯定能得到这些物资供应,否则我要求意大利人民作出
      牺牲……就可能成为徒劳,并可能损害您和我自己的事业。
      
          阿托利科大使本人是反对战争的,尤其反对意大利在战争中参加德国一方,因
      此他在递交这封函件时自作主张地向希特勒强调说,“所有这些物资都必须在战事
      开始以前运到意大利”,并且说这个要求是“不可变更的”。”墨索里尼仍然希望
      会出现另一个慕尼黑事件。所以他在信上特别附上一段说,只要元首认为“还有一
      线希望在政治领域内求得解决”,他将一如既往,随时准备给他的德国同志以充分
      的支持。尽管他们两人个人关系十分密切,并且缔结了钢铁盟约,尽管过去几年中
      彼此曾经多次大吹大擂地表示要团结一致互相支援,但是事实仍是:即使临到这个
      最后关头,希特勒仍然没有把他要毁灭波兰的真正意图推心置腹地吐露给墨索里尼,
      这位意大利伙伴仍然完全被蒙在鼓里。一直到这一天[26 日] 快要完了的时候,他
      们之间的这个隔膜才最后沟通。[566] 在8 月26日当天,希特勒在不到3 小时之内
      就给墨索里尼的来信回了一封很长的复信。下午3 点零8 分,又由里宾特洛甫把这
      封信用电话传给驻在罗马的冯·马肯森大使,这位大使在5 点刚敲过不久的时候连
      忙把它送给了墨索里尼。希特勒说,意大利提出的某些要求,如煤、钢之类,可以
      如数供给,但许多其他物资则难以办到。阿托利科坚持这些物资必须在战争爆发之
      前运到,这一点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希特勒才终于把他立即就要开始
      实现的真实目的吐露给他的盟友。
      
          由于法国或英国都不可能在西方取得任何决定性的胜利,而德国由于和俄国达
      成了协议,在击败波兰之后就可以腾出东方的全部兵力……所以我即使冒在西线发
      生纠葛的风险,也不会在解决东方的问题上退缩。
      
          领袖,我了解您的处境,我只请您进行积极的宣传,并适当采取您自己已经向
      我建议的军事姿态,设法为我牵制英、法军队。
      
          这是德国文件中所出现的第一个证据,表明希特勒在取消进攻波兰24小时以后
      又恢复了信心,而要继续进行他的计划,“即使冒”同西方作战的“风险”也在所
      不顾。
      
          8 月26日当天晚上,墨索里尼又作了一点努力再次劝阻希特勒。他又给元首写
      了一封信,齐亚诺又用电话传给阿托利科,这封信在快到下午七点钟的时候送到了
      帝国总理府。
      
          元首:我相信阿托利科无意造成的误会已经立即得到了澄清……除高射炮以外,
      我请求您供给的其他物资可以在今后12个月内陆续运到。不过,纵使误会已经澄清,
      您显然还是不可能大力帮助我补足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战争中所耗损的大
      量军备。
      
      
      
          因此我将采取您所建议的态度,至少是在冲突的最初阶段,一方面尽最大能力
      加速军事准备,一方面就像目前己在进行的那样尽可能多地牵制住法国和英国的军
      队。这位意大利领袖由于自己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扮演这样一个不光彩的角色而深
      感苦恼,尽管如此,他还不死心,仍然认为应当试一试,看看是否有可能再来一次
      慕尼黑式的妥协。
      
      
      
          ……我不揣冒昧[ 他接着写道] 再次请您试一试寻求政治解决的机会,这决不
      是出于与我的天性格格不入的和平主义性质的考虑,而是为了我们两国人民和两国
      政权的利益。我认为现在还有政治解决的可能性,而且认为这样[567] 一个解决办
      法一定能使德国在道义上和物质上都完全得到满足。现在已经可以从档案材料看出,
      当时这位意大利独裁者努力争取和平是因为他还没有为战争作好准备。但是他为自
      己所扮演的角色而感到很难过。他在8 月26日最后这次信件交换中对希特勒说:
      “在这行动的时刻,我出于非我力之所及的原因而不能给您真正的支援,此种心情,
      阁下当可想见。”齐亚诺在这忙碌的一天结束时在日记中写道:“领袖的确很难过。
      他的好战本能和荣誉感驱使他走向战争。理智现在已经制止了他。然而这使他大为
      伤心……现在他已经不得不正视严酷的事实了。而对领袖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
      击。”
      
          经过这番穿梭般的信件往返之后,现在希特勒也只好让墨索里尼临阵脱逃了。
      8月26 日深夜,他又给他的轴心伙伴去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在27日零时10分从柏林
      用电报拍出的,送到墨索里尼手里是那天上午9 点。领袖:我已经收到您表示最后
      态度的来信。我尊重促使您作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和动机。在一定情况下,这样做还
      是可能有良好结果的。
      
          但是我认为,先决条件是意大利不应使外人知道它所打算采取的态度,至少在
      战争开始以前应当如此。因此,我诚恳地请求您用您的报纸和其他手段在心理上支
      持我们的斗争。我还要请求您,领袖,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在军事上采取示威性措
      施。至少要牵制住一部分英法军队;即使不能如此,无论如何也要使他们狐疑不定。
      
          不过,领袖,最重要的一点是:事情万一和我所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一次大战,
      东线的局势就必须在西方两大强国能操胜算之前予以解决。然后今年冬天,最迟也
      不过明年春天,我将以至少和法、英数量相等的兵力在西线发动进攻……
      
          领袖,现在我有一件事要求您鼎力协助。在这一场艰巨的斗争中,您和您的人
      民所能给我的最大帮助是派来意大利劳工,从事工农业劳动……希望您慷慨应允,
      对您过去为我们的共同事业所作出的努力谨表谢忱。
      
          阿道夫·希特勒意大利领袖当天下午作了一个温顺的答复,表示外界绝不会
      “在战争爆发以前知道意大利的态度”,他一定严守秘密,并答应[568] 设法牵制
      住尽可能多的英、法陆海军力量,他还将向希特勒派出所要求的意大利劳工。据冯·
      马肯森大使对柏林提出的报告来看,墨索里尼那一天在回这封信之前,曾经“郑重
      其词地”再次向这位德国大使表示,“他仍然相信,达到我们的全部目的而不诉诸
      战争还是可能的”,并且说,他将在给元首的信里再一次提出这一点。但是他在信
      中并没有提及。看来他当时已经心灰意懒,连提也不想再提了。
      
          战争一旦突然爆发,法国虽然能几乎全部提供盟国方面在德国的西方国境线上
      所需的军队,而且在最初几个星期内,盟军在数量上也会远远地超过那里的德国驻
      军,但是在8 月将尽的那几天里,希特勒对于法国的动向似乎满不在乎。8 月26日,
      达拉第总理写给他一封慷慨陈词、颇为动听的信,提醒他法国会采取的行动,并声
      明一旦波兰遭到攻击,法国就一定出兵作战。那封信中写道:除非您认为法国人民
      的国家荣誉感不如我本人认为德国人民所具有的国家荣誉感,否则就不应当怀疑法
      国将恰守自己对其他国家,诸如波兰,所作的庄严保证……达拉第在呼吁希特勒通
      过和平途径解决他同波兰的争端之后,补充说:如果像25年以前一样,法兰西和德
      意志在一场时间更长和杀人更多的战争中再次流血,两国人民都会抱着必胜的信心
      进行决战,但是最有把握的胜利者将是毁灭和野蛮的力量。考仑德雷大使在递交总
      理的这封信时,还加上了他个人热情的口头呼吁,恳求希特勒“看在人道的份上,
      为了他自己良心的安宁,不要放过这个和平解决的最后机会”。但是这位大使却不
      得不怀着“遗憾的心情”向巴黎报告,达拉第的来信未能打动这位元首——“他无
      动于衷”。
      
          希特勒第二天给法国总理的复信,巧妙地利用了法国人不愿“为但泽送命”的
      心理,不过他没这么讲,这话留给法国的姑息妥协派说去了。希特勒宣称,自从归
      还了萨尔之后,德国就对法国放弃了一切领土要求;因此,两国之间没有理由一定
      要兵戎相见。如果竟然发生了战争,责任决不在他,而且他会感到“非常痛心”。
      
          在最后那个和平的星期中,德、法两国在外交上的接触仅此而已。自从8 月26
      日那次会见以后,考仑德雷一直到大势已去、无可挽回的时候为止,没有再去见过
      希特勒。在这个紧要关头对[569] 这位德国总理关系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正如8 月
      25日晚上希特勒推迟了入侵波兰的行动以后对戈林所说的,他要看一看能不能“排
      除英国的干涉”。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