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和希姆莱试图取而代之
      
          科勒将军没有参加4 月22日的元首军事会议。他要照顾空军,“除此之外,”
      他在日记里写道,“一天到晚受侮辱,我也受不了。”
      
          科勒在地下避弹室的联络官埃卡德·克里斯蒂安将军于下午6 点15分慌慌张张
      地打电话给他说:“这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对战争最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两小
      时以后,克里斯蒂安来到柏林郊外维德派克一瓦尔德的空军司令部,亲自向科勒报
      告:“元首已经垮了!”克里斯蒂安,这位和希特勒的一位女秘书结婚的忠诚纳粹
      分子急得喘不过气来,除了断断续续告诉科勒,元首决定以身殉国并焚毁文件外,
      别的甚么也说不出来。于是空军参谋总长不顾英国空军刚刚开始的大规模的轰炸,
      即刻动身去见约德尔,想弄清楚那天地下避弹室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科勒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的克拉姆普尼茨(没有最高统帅的最高统帅部的临时
      大本营现在设在这里)见到约德尔,约德尔把全部悲剧告诉了他。同时他还对科勒
      透露了一件还没有人告诉过科勒的事情。这件事在以后几天疯狂的日子中还产生了
      一个戏剧尾声般的发展。
      
          “至于说到[和平]谈判,”希特勒对凯特尔和约德尔说,“戈林比我能搞得
      更好些。戈林是精于此道的。他很会和对方打交道。”约德尔现在把这些话重复给
      科勒听。
      
          这位空军将军认为他有责任马上飞到戈林那里去。由于敌人有监听站,用无线
      电通话说明新发生的情况是既困难又危险的。戈林在几年以前就被希特勒正式任命
      为他的继承人、现在元首又有意叫他去担任和平谈判的事,这是丝毫不能耽搁的。
      约德尔同意这种看法。4 月23日早晨3 点30分,科勒坐了一架战斗机飞往慕尼黑。
      
          中午时分他到了上萨尔斯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戈林。这位正在期待(说得好
      听一点)继承之日到来的帝国元帅竟出乎意料地小心谨慎起来。他说,他不想上他
      的“死敌”鲍曼的圈套;从事情的发展来看,他的谨慎是有根据的。他已陷于进退
      两难的困境。“如果我现在行动起来,”他对他的顾问们说,“我可能被斥为卖国
      贼;如果不采取行动,就要被指责为在危急存亡关头没有尽到责任。”
      
          戈林把住在伯希斯特加登的总理府国务秘书汉斯·拉麦斯召来,征求他在法律
      上的意见;他又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1941年6 月29日希特勒的命令。
      
          这道命令规定得明明白白,如果希特勒死去时,戈林将是他的继承人;如果元
      首不能视事时,戈林将代表他。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希特勒留在柏林等死,在最后时
      刻与各个军事指挥部和政府机构割断了联系,他已不能视事,因而戈林根据这道命
      令有明确的责任把权力接管过来。
      
          但是戈林小心翼翼地给希特勒打了一个电报。他要把这一权力的委托肯定下来。
      
          我的元首!
      
          有鉴于您已决定留守在柏林堡垒内,请问您是否同意我根据您1941年6 月29日
      的命令,马上接管帝国全部领导权,代表您在国内外充分自由地采取行动?如果在
      今晚10点钟还没有从您那里得到回音,我将认为您已经失去行动自由,并且认为执
      行您的命令的条件已经具备。我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动。您知道在
      我一生这最严重的时刻我对您的感情,非语言所能表达。愿上帝保护您,使您能克
      服一切困难迅速来此。
      
          您的忠诚的赫尔曼·戈林。
      
          就在当天晚上,希姆莱与伯纳多特伯爵正在几百英里之外的波罗的海边卢伯克
      的瑞典领事馆内进行会谈。忠诚的海因里希——这是希特勒对希姆莱的呢称——并
      没有要求继承权力;他已经在行使这种权力了。
      
          他告诉这位瑞典伯爵,“元首的伟大生命快要结束了”。他说,一两天之内,
      希特勒就会与世长辞。因此希姆莱催促伯纳多特马上告诉艾森豪威尔:德国愿意向
      西方投降。希姆莱又说,在东方,战争仍将继续打下去,直到西方国家来接替这一
      抗俄战线为止。现在这个自揽第三帝国独裁权力的党卫队头目竟是这样的天真,或
      者说竟是这样的愚蠢,或者说竟是这样的天真和愚蠢!当伯纳多特要求希姆莱将他
      的投降请求写下来的时候,他匆匆地在烛光下起草了一封信——因为那天夜里英国
      空军前来轰炸,卢伯克的电灯全灭了,他们两人是在地下室商议的。希姆莱在信上
      签了字。
      
      
      
          戈林与希姆莱很快地发现,他们的行动都失之过早了。虽然希特勒与他的部队
      和政府部长们的联系,除了无线电之外,都被切断了(因为到23日夜间,俄国人差
      不多已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但是现在他仍要表明,只靠他的人格力量和威信仍
      能够控制德国,而且只要他通过悬在地下避弹室上空的气球里的叽叽作响的无线电
      发报机讲一句话,就能够敉平“叛国阴谋”,即使是他最重要的追随者所发起的
      “叛变”。
      
          斯佩尔和另一位出色的妇女目击者(关于她在柏林最后一幕戏的动人表现,下
      文即将述及)曾详细地记述了希特勒收到戈林电报时的反应。斯佩尔是在4 月23日
      晚上坐了一架小飞机到被围的首都来的,飞机降落在离总理府只有一个街区的横贯
      动物园的东西轴心大街东头的勃兰登堡门附近。斯佩尔获悉希特勒决定留在即将被
      攻陷的柏林不走的消息之后,特地前来与元首告别并向他坦白承认,由于“对个人
      的忠诚与对国家的责任之间的矛盾”(这是他自己的话),他不能不违背元首的焦
      土政策。他完全估计他会以“叛国罪”被捕,而且可能被枪毙,毫无疑问,如果独
      裁者知道斯佩尔在两月以前曾试图要杀害他以及其他没有被施道芬堡炸死的人时,
      他一定会把他枪毙的。
      
          原来这位杰出的建筑师出身的军火部长虽然常常以超政治自豪,但也同其他的
      德国人一样,终于觉悟了,虽然为时已迟。当他最后知道他的亲爱的元首决定要通
      过焦土政策毁灭德国民族时,他下定决心要刺杀他,他的计划是在柏林地下室召开
      全体军事会议时将毒气送进通风设备。因为不只是将领们,而且戈林、希姆莱和戈
      培尔等人一定会参加会议,他希望将第三帝国的全部纳粹领导和最高统帅部彻底消
      灭掉。他弄到了毒气,查看了空气调节系统之后发现花园里的空气进口管子上装上
      了一个12英尺高的烟筒,这是希特勒为了防止破坏亲自下命令安装的。他发觉将毒
      气注入烟筒而不被花园里的党卫队卫兵发现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放弃了他的计划,
      希特勒又一次免遭暗算。
      
          现在,在4 月23日那天的晚上,斯佩尔向希特勒全部坦白了他拒绝执行盲目破
      坏德国残余设备的经过。使他大吃一惊的是,希特勒竟未表示愤恨,也没有发脾气。
      也许希特勒为他的年轻朋友——斯佩尔刚过40岁——的坦率和勇气感动了吧。他对
      斯佩尔一向具有深厚感情,并且认为他是一个“艺术家同行”。根据凯特尔的记载,
      希特勒那天晚上显得异常镇静,他下定决心数天之内在这里死去这件事,好像给他
      带来了精神上和心情上的平静。但是这是前一天大风暴以后的平静,也是另一个大
      风暴前夕的平静。
      
          因为戈林的电报这时已经送到总理府。鲍曼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先把它扣
      压起来,然后这个阴谋能手将它作为“最后通牒”和“窃取”领袖权力的一种叛逆
      企图递交给元首。
      
          “希特勒怒不可遏,”斯佩尔写道。“他大骂戈林,他说他早已知道戈林已经
      完蛋了,他腐化,吸毒。”这句话使这位年轻的建筑师“大吃一惊”,他奇怪为什
      么希特勒会让这样一位人物身居高位如此之久呢?希特勒平静下来后又说:“让戈
      林去谈判投降罢,反正谁去谈判都没有关系。”这句话也使斯佩尔迷惑不解。但是
      希特勒的这种心情不过维持了一会儿功夫。
      
          在讨论结束以前,希特勒在鲍曼的怂恿下口授了一道命令,用电报通知戈林,
      说他犯了“叛国罪”,理应处以死刑,姑念其长期效劳党国,如果马上辞去全部职
      务,可免一死。电报饬令戈林即刻回电是否辞职。这还未能使这个蛆虫一样的鲍曼
      得到满足。他私自打了一个无线电报给驻在伯希斯特加登的党卫队总部,命令即将
      戈林及其部下和拉麦斯以“叛国罪”加以逮捕。
      
          第二天黎明之前这位第三帝国的第二号人物,纳粹头目中的最傲慢、最富有的
      角色,德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帝国元帅和空军总司令成了党卫队的阶下囚。
      
          3 天以后,在4 月26日的晚上,希特勒谈起戈林时所讲的话,比在斯佩尔面前
      所讲的强烈得多。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