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发生的反叛
      
          “政府镇定沉着地继续印发这些废纸,因为,如果停止印发的话,政府就完蛋
      了,”他叫嚷道,“因为一旦印刷机停止转动——而这是稳定马克的先决条件——
      骗局马上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请相信我,我们的痛苦只会增加。而坏蛋们
      却安然无事。原因是:国家本身已经成了最大的骗子和恶棍。这是个强盗的国家!??
      如果受惊的人民注意到,他们即使有几十亿马克,也只有挨饿的份儿,那他们一定
      会作出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再听命于一个建筑在骗人的多数决定的玩意儿上面的国
      家了。我们需要独裁??”⑤毫无疑问,通货漫天膨胀所带来的困难和动荡不定迫
      使千百万德国人民得出了这个结论,而希特勒是非常乐意把他们引导上这条道路的。
      事实上,他早已开始相信,1923年混乱的局面已经造成了一个可能不再来临的推翻
      共和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本人要来领导这场反革命活动的话,他的道路上还有
      一定的困难。而[63]如果不是由他来领导,他就没有多大兴趣。
      
          这些困难首先是,纳粹党虽然党员人数日增,还远不是巴伐利亚最重要的一个
      政治运动,而在巴伐利亚境外,它更是默默无闻。这样一个小党怎么能够推翻共和
      国呢?希特勒不是个能轻易被困难吓倒的人,他认为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可以把
      巴伐利亚所有反共和的民族主义势力团结在他的领导之下。然后在巴伐利亚政府、
      武装团体和驻扎在巴伐利亚的国防军支援之下,他可以领导一次向柏林的进军——
      像一年前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一样——推翻魏玛共和国,显然,墨索里尼轻易取得
      的胜利触发了他的灵机。
      
          法国占领鲁尔虽然重新燃起了德国对传统敌人的仇恨,从而使民族主义精神复
      活,但是却使希特勒的计划变得困难了。法国这样做,使得德国人民团结在抵抗法
      国的柏林共和政府的背后。这是希特勒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的目标是摧毁共
      和国。至于法国,德国可以在实现了自己的民族主义革命和建立了独裁政权以后,
      再来收拾它。希特勒在有力的舆论潮流面前居然敢冒大不韪,采取一个不得人心的
      方针:“不——不要打倒法国,而是要打倒祖国的叛徒!打倒十一月罪人!这才是
      我们的口号。”⑥在1923年的头几个月里,希特勒就致力于实现这个口号。2 用间,
      主要是由于罗姆在组织工作上的本领,巴伐利亚有4 个武装的“爱国团体”同纳粹
      党联合组成所谓“祖国战斗团体工作联盟”,而以希特勒为政治领导。9 月间组织
      了一个名叫“德国人战斗联盟”的更强有力的团体,希特勒担任三人领导之一。这
      一组织是9 月2 日在纽伦堡举行群众大会庆祝德国1870年在色当战败法国的53周年
      纪念时产生的。南德大部分具有法西斯思想的团体都有代表参加,希特勒在会上发
      表了一篇激烈的反对中央政府的演说后,受到了全场起立的欢呼。新成立的战斗联
      盟公开声称它的目标是:推翻共和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在纽伦堡开会期间,检阅示威群众游行的时候,希特勒在检阅台上站在鲁登道
      夫将军的旁边。这并不是件偶然的事。若干时候以来,这个年轻的纳粹党头子就一
      直在拉拢这位战时英雄。鲁登道夫曾经让柏林卡普政变的策动者利用他的声名,现
      在既然他继续鼓励右翼的反革命,也就有可能诱使他来支持希特勒心中开始萌芽的
      那种行动。这位老将军是一点也没有政治头脑的;他现在定居在慕尼黑郊外,毫不
      掩饰他对巴伐利亚人、对巴伐利亚王位可能继承人卢伯莱希特太子、对德国天主教
      会势力最大的一邦[64]的天主教会的蔑视。这一切,希特勒都知道,但是,这正合
      他的心意。他并不想要鲁登道夫来担任民族主义反革命运动的政治领袖——虽然人
      人皆知,这位战时英雄颇有雄心担当这个角色。希特勒要把这个角色留给自己。但
      是鲁登道夫的名字,他在军官团和整个德国保守派中间的声望,对这个在巴伐利亚
      境外还是默默无闻的地方政客来说,却是个本钱。于是希特勒开始把鲁登道夫:包
      括到他的计划里面。1923年秋,德意志共和国和巴伐利亚邦之间的危机达到了顶点。
      9月26 日那天,古斯塔夫。施特莱斯曼总理宣布结束在鲁尔的消极抵抗,德国恢复
      支付赔款。这个前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喉舌是个坚决的保守派,而且从骨子里来说,
      还是个保皇派,他已认定,如果德国要得救,要统一,要恢复强大,那就必须——
      至少在目前——同意共和国的存在,同协约国妥协,取得喘息的时间来恢复经济力
      量。如果再听其自流的话,只会造成内战,也许最后会导致国家的毁灭。
      
          在鲁尔放弃对法国的抵抗和恢复赔款负担这两件事,在德国民族主义分子和在
      共产党人中间引起了一场狂怒和歇斯底里的叫嚷。共产党的势力这时也有了增长,
      他们同民族主义者一起,猛烈谴责共和国。施特莱斯曼面临着来自极右方面和极左
      方面的严重反叛。关于这一点,他是预见到的,他在宣布改变鲁尔和赔款问题政策
      的那一天就请总统埃伯特宣布了紧急状态。从1923年9 月26日一直到1924年2 月,
      根据紧急状态法,德国的执行权力交给国防部长奥托·格斯勒和陆军司令冯·西克
      特将军。实际上,这就使得冯·西克特将军和他的陆军成了全国的实际独裁者。
      
      
      
          巴伐利亚毫无意思接受这样一个解决办法。欧根·冯·克尼林领导的巴伐利亚
      内阁9 月26日在本邦宣布了紧急状态,任命右翼保皇派、前邦总理古斯塔夫·冯·
      卡尔为拥有独裁权力的邦长官。在柏林方面,有人担心巴伐利亚可能退出德国,拥
      护维特尔斯已赫王室复辟,也许还会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联邦。于是埃伯特
      总统就匆匆忙忙地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并且邀请冯·西克特将军参加。埃伯特想
      要知道陆军站在哪一方面。西克特直率地告诉他:“总统先生,陆军站在我的背后。”
      ⑦这位夹着单镜片、面无表情的普鲁士籍总司令的冷冰冰的话,不出所料,并没有
      使德国总统或者总理感到惊异。他们早已认识到陆军那种不服从任何方面的国中之
      国的地位。我们前面已经谈到,3 年以前,当柏林被卡普部队占领的时候,曾向西
      克特提出过类似的呼吁,当时陆军就站在这位将军的背后,而没有站在共和:[65]
      国的背后。现在1923年的唯一问题是,西克特站在哪里。
      
          共和国真是幸运,他这次是站在共和国的背后,这不是因为他相信共和民主的
      原则,而是因为他看到,就目前来说,要保全本身受到巴伐利亚和北方的反叛威胁
      的陆军,要防止德国陷于灾难深重的内战,支持现政权是必要的。西克特知道,驻
      扎在慕尼黑的那一个师里有些领导军官站在巴伐利亚分离主义者一边。他也知道有
      个“黑色国防军”的阴谋,其首领是前参谋总部军官布赫鲁克少校,其目的是要占
      领柏林和推翻共和政府。他现在就按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和坚强的决心着手行动,
      来整顿陆军和结束内战威胁。
      
          1923年9 月30日晚上,“黑色国防军”部队在布赫鲁克少校指挥下占领了柏林
      东面的3 个炮台。西克特命令正规军去包围他们,两天后,布赫鲁克投降了。他以
      叛国罪被起诉,后来真的判了10年的炮台禁闭。原来是由西克特本人用“劳动突击
      队”名义建立起来为10万名国防军提供秘密后备人员的“黑色国防军”就此解散了。
      *西克特接着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萨克森、图林吉亚、汉堡和鲁尔方面共产党暴动的
      威胁上去。在镇压左派方面,陆军的忠诚是毫无问题的。在萨克森,当地国防军司
      令逮捕了社会党—共产党联合政府人员,并且任命了一名国家长官执掌政权。在汉
      堡和其他地方,共产党很快受到严厉的镇压。柏林现在认为,比较轻易地镇压了布
      尔什维分子以后,已经剥夺了巴伐利亚阴谋分子声称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要从共产主
      义手中拯救共和国的借口,并且认为他们现在总该会承认全国政府的权威了。但是
      事情的结果却不是如此。
      
          巴伐利亚仍旧违抗柏林。它现在处在三巨头的独裁控制之下,三巨头是邦长官
      卡尔、驻在已伐利亚的国防军司令奥托·冯·洛索夫将军和邦警察局长汉斯·冯·
      赛塞尔上校。卡尔拒绝承认埃[66]伯特总统宣布德国处于紧急状态的命令适用于巴
      伐利亚。他拒绝执行柏林方面的任何命令。全国政府要求取缔希特勒的报纸《人民
      观察家报》,因为它恶毒攻击共和国,特别是西克特、施特莱斯曼和格斯勒,但是
      卡尔却轻蔑地加以拒绝了。
      
          柏林方面的第二道命令是:逮捕巴伐利亚一些武装团体的3 个臭名远扬的首脑
      :海斯上尉、卡普政变中的“英雄”埃尔哈特上尉和罗姆的男宠罗斯已赫中尉。卡
      尔也置之不理,西克特不能再忍耐了,他命令冯·洛索夫将军取缔纳粹党党报和逮
      捕这3 个自由团人员。但是这位将军却迟迟没有遵命,因为他自己也是巴伐利亚人,
      而且思想混乱,性格软弱,希特勒的雄辩和卡尔的劝说已使他上了钩,10月24日,
      西克特撤换了他,另派克莱斯·冯·克莱森施但因将军接替。但是,卡尔不肯接受
      柏林方面的片面决定。他宣称,洛索夫将继续担任驻在巴伐利亚的国防军司令,并
      且强迫陆军军官和士兵举行特别宣誓,效忠巴伐利亚政府,这不仅是违抗西克特,
      而且是藐视宪法。
      
          在柏林方面看来,这不仅是政治反叛,而且还是军事反叛。冯·西克特将军现
      在决心要平定这次双重反叛。②他向巴伐利亚三巨头。向希特勒和武装团体发出了
      一个明白的警告:他们方面的任何反叛都将受到武力的对付。但是对这位纳粹党领
      袖来说,这时要再后退已经太晚了。他的激烈的党羽都要求行动起来。他的冲锋队
      队长之一威廉·勃鲁克纳中尉则要求他马上采取行动。“时候到了,”他提醒说,
      “我已约束不住弟兄们了。如果现在再不采取行动,他们就要离开我们了。”
      
          希特勒也认识到,如果施特莱斯曼赢得更多的时间,并且恢复国内平静成功的
      话,他自己的机会就会丧失。因此他要求卡尔和洛索夫趁现在柏林方面还没有向慕
      尼黑进军之前就向柏林进军。他开始怀疑,三巨头不是胆怯了,就是打算在没有他
      参加的情况下搞政变,闹分离,要巴伐利亚脱离德国。希特勒狂热地主张建立一个
      强大的民族主义的统一的德国,对于这种政变他是绝对反对的。
      
          在西克特提出警告后,卡尔、洛索夫、赛塞尔的确是开始丧胆了。他们没有兴
      趣作无益的姿态而自毁前途。11月6 日,他们告诉战斗联盟:不能催促他们采取轻
      率行动;究竟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采取行动,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希特勒是
      战斗联盟的主要政治人物,因此这等于告诉希泞勒,他必须自己掌握主动。他如果
      要单独举行政变,还没有足够的后盾。他必须得到巴伐利亚邦、军队和警察的支持,
      这是他在维也纳流浪的日子里学到的教训。他总得想个办法使卡尔、洛索夫、赛塞
      尔处在不得不与他一起行动而且没有退步余地的地位。这需要大胆,甚至冒险,现
      在[67]希特勒用事实证明他是有这种魄力的。他决定劫持三巨头,强迫他们按照他
      的要求行使他们的权力。
      
          这个主意最初是罗森堡和施勃纳一里希特这两个从俄国逃出来的人向希特勒建
      议的。后者借他妻子的姓充起贵族来,自称为马克斯·埃尔温·冯·施勃纳一里希
      特。他是个来历可疑的角色,像罗森堡一样,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
      俄国省份里度过的,战后同其他难民一起从苏联逃到慕尼黑,在这里加入了纳粹党,
      成了希特勒亲信之一。
      
          11月4 日是德国阵亡将士纪念日(Totengedenktag),慕尼黑
      市中心要举行军事检阅,报上已经宣布,在一条通向英烈祠的狭隘街道上设立的检
      阅台上,接受军队敬礼的,除了众望所归的卢伯莱希特太子之外,还有卡尔、洛索
      夫和赛塞尔。施勃纳一里希特和罗森堡向希特勒建议,用卡车装运几百名冲锋队,
      在受检阅的军队来到之前包围这条小街道,用机枪加以封锁。希特勒然后登上检阅
      台,宣布革命,在手枪威胁下劝说这些权贵参加革命,帮助他领导革命。这个计划
      很中希特勒的意,他表示热烈赞成。但是在约定的那天,当罗森堡提前赶到这个地
      方作侦察时,他颇为沮丧地发现,这条狭隘的街道被一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完全警
      戒起来了。这个计划,也就是“革命”,不得不因此放弃。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推迟了而已。他们又想出了第二个计划,这一次,即使有
      警察把守要冲,也不能阻挠其实现。在11月10日到11日的夜间,冲锋队和战斗联盟
      的其他武装团体将集中在慕尼黑正北方向的弗罗特曼宁格荒地,在11日可恨又可耻
      的停战纪念日上午就开入市内,占据战略要地,宣布全国革命,使踌躇不前的卡尔、
      洛索夫、赛塞尔面临既成事实。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公告使希特勒放弃了这个计划,而另想
      办法。原来报上有一条简短的通告说,应慕尼黑某些企业团体之请,卡尔将在慕尼
      黑东南郊一家名叫贝格勃劳凯勒的大啤酒馆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讲话。日期是11月8 
      日晚上。通告说,这位长官的演讲内容是关于巴伐利亚政府的施政纲领的。冯·洛
      索夫将军和冯·赛塞尔上校以及其他显贵也将列席。
      
          有两点考虑使希特勒作出了迅速的决定。第一点考虑是,他怀疑卡尔可能利用
      这次集会来宣布巴伐利亚独立和维持尔斯巴赫王朝在巴伐利亚复辟。
      
          11月8 日一整天,希特勒一直在设法会见卡尔,然而没有如愿,卡尔要到9 日
      才肯见他。这只有增加了这位纳粹党领袖的怀疑。他必须先发制人。而且——这是
      第二点考虑——贝格勃劳凯勒酒馆的集会提供了11月4 日所错过的机会:把三巨头
      一网打尽,在手枪威胁下强迫他们同纳粹党一起进行革命。希特勒决定立即采取行
      动。11月10日的动员计划取消了;冲锋队临时改派到这家大啤酒馆执行任务。
      
      ——转自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