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绝食背后(3)
      
          解析
      
          这是一个心因性精神障碍的案例。
      
          狄某在哥哥死后,一直被自责困扰,同时他认为是母亲对哥哥的态度间接导致
      了哥哥的自杀,因此他对于母亲一直怀有怨恨和不满。而其母亲在大儿子死后,显
      然也怀有悔恨和自责的心情,然而他把对于大儿子的愧疚和爱完全转移到了小儿子
      身上,并且希望完全地控制他,不让他离自己太远。狄某与母亲的冲突,在填报高
      考志愿时完全爆发,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狄某选择了绝食,以摆脱母亲的控制,
      和长期以来自己对哥哥的愧疚。哥哥的死,很显然对这个家庭造成了长久而且不利
      的影响。
      
          对于一个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者,救助的关键是怎样使他开始进食。一日三餐
      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必须、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
      者来说,从绝食到进食之间却有一条天河般的界限。进食就意味着停止原有的自杀
      企图,意味着妥协。迈不迈这一步,在他心理上会发生极为剧烈的冲突,自尊心在
      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对他来说,终止自杀行动是不体面的,是一种“贪生怕死”
      的怯懦表现,同时他也害怕别人讥笑他,说他  “本来就不想死”或“以死作要挟
      的手段”……当然可用强制的手段使他不致脱水而死,但那不是治本的办法,因为
      只要他思想上未能转过弯来,以后他随时都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寻死。所以,必须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从心理上予以救治。
      
          对于狄某来说,首先需要解除他对于哥哥的愧疚和自责,要让他认识到哥哥的
      死其实跟他的存在并没有关系,他不是凶手;其次,要让他明白母亲其实也是爱哥
      哥的,只是由于性格差异和教育方法不当,产生了一些问题,以致于造成了无法挽
      回的悲剧。同时,对于狄某的母亲来说,需要让她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
      问题,让她清楚大儿子的自杀对狄某带来的阴影,她应该在儿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问
      题。只有母子之间的矛盾得到解除,狄某的心结才能解开。
      
          现在,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烦恼时,选择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一个普
      遍而且严重的问题。
      
          关于自杀,我们有必要了解一般看法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
      
          一般看法
      
          1 那些嘴上说要自杀的人并不会真的自杀。
      
          2 自杀的个体已经做出很明确的自杀决定。
      
          3 如果一个人曾经想过自杀,那么,他永远都会有自杀的企图。
      
          4 随着自杀危机后情况的好转,自杀的危险就会过去。
      
          5 自杀更多发生在有钱的人当中。
      
          6 自杀行为是病人的行为。
      
          实际情况
      
          1 十个自杀的人之中,有八个曾经表示过自杀的意愿。
      
          2 大多数人并没有决定是生还是死,他们常常与死亡赌博,让别人来拯救自己。
      
          3 一般来说,想要自杀的人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这种想法。自杀的愿望经常
      与抑郁症有关,而抑郁症是会随时间消退的。
      
          4 大部分自杀发生在抑郁症状开始改善的三个月之内,此时个体仍然是抑郁的。
      与在医院或者在抑郁的最低谷时相比,个体在这个时候更容易接近武器以及有更多
      的能量去实施他们的自杀计划。
      
          5 对于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自杀率是一样的。
      
          6 尽管一个想自杀的人似乎总是感到非常不愉快,但他并不一定非要有某种
      “精神疾病”。自杀可以是一个理性的行为。
      
          由于自杀的心理行为过程一般为:挫折→虚无感→对现实的普遍冷淡曲解而心
      怀报复→绝望→自杀强迫意念产生→自杀行为。因此,要防止自杀的发生,应根据
      患者自杀的心理动机而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治疗的第一步应是消除自杀冲动,
      也就是解除自杀强迫意念,主要以心理咨询为主,然后进行心理治疗,并可根据患
      者是否表现出狂躁予以药物处理。这一切都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与此同
      时:
      
          首先,解除家庭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可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如父母
      离异、家庭不和睦等。因此,要求父母及家庭成员应经常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及
      时给予开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稳定情绪或诱导宣泄等,从而排除忧患,还可
      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
      
          其次,社会各方面要进行危机干预。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
      通常有一个心理过程,即自杀先兆。因此社会各方面要成立心理咨询小组,帮助有
      自杀意念的人解除心理矛盾。还应组织人力对自杀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加以防范。
      据统计,从自杀预警到行为实施,历时半年以上者达81.3% ,故有充分的时间来预
      防。
      
          最后,青少年应提高心理受挫力。青少年自杀多与个体的性格有关。性格严重
      内向或抑郁者,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易受到事情消极面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心
      理;性格执拗者,一旦受挫便易产生轻生念头。因此青少年必须纠正自己的一些不
      良性格,掌握合理宣泄情感的技巧,建立起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遭受了挫折,
      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手段,再作尝试;可以暂放弃当前目标,
      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可以采取妥协折衷的办法,找理由进行自我安慰。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