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策(1)
      
          一、政策之意义政策的意义,依Dalton E. McFarland ①所称,乃是组织内人
      员采取行动或决策所遵循之准则。这准则乃是事先针对某些问题、人员所设定者,
      并告知有关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作为。 
      
          故政策乃提供决策者从事决策时思考的指引,反映吾人应努力的目标,使所作
      决策能对目标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计划勾画出一个结构大纲。
      
          政策主要在于企业目标的陈述,它协助高阶层经理人员制定详细行动计划,但
      企业组织讲求分层管理,故计划、政策之执行须由各阶层经理人员去推动。
      
          主要政策常衍生若干次要政策,作为低阶层经理人员决策之指导,制定企业政
      策并非全为高阶层经理人员的事,企业内外各阶层人员都可制定政策,不过所处地
      位愈高其制定之政策愈重要。
      
          政策内容必然涉及一些经常出现之问题情况,故政策之存在可以解答这些问题,
      可大量节省管理者之时间与精力。其次,由于这一普遍应用的准则存在,可保持重
      复行动及决策的一贯性。再者,通过政策可告知有关人员或外在机构有关公司之态
      度及立场,可促进双方之沟通,这是政策具有效率、一致、沟通三项基本作用之故。
      
          二、政策产生之来源
      
          一个公司之政策产生的方式可有下列四种:
      
          (一)  创设性的政策:来自上级之主动规定 
      
          最高管理阶层指导其所属人员从事企业经营而创设者纯粹为达成企业目标而设
      计,范围较广,给人员清晰、详尽之内容,无须再作任何解释。乃代表上级给企业
      目标之看法及解释,实际之采行未必以命令方式公布,可能通过会议而产生。
      
          (二)  申诉性的政策:来自下级之请示或请求 
      
          各阶层管理基于某种原因,如例外状况之处理或权责范围之澄清,提出请示而
      后经上级决定者即可能成为政策。这种政策之产生是无意识的——即决定者并不知
      他已制定某政策,故这类政策常缺乏完整性、普遍性,甚至不免支离破碎,互相矛
      盾,不易为其僚属所了解。
      
          (三)  含蓄性的政策:来自有关人员之体悟 
      
          公司或外界人员常对公司政策之解释,不依明文规定而是根据实际行动归纳推
      测而得,甚至与前者规定相反,例如公司明文规定人事雇用政策中对性别无歧视,
      但依实际雇用情形视之,尽管大量女性应征,但受雇者极少,则人们体悟到一种不
      雇用女性的隐含政策。
      
          (四)  外来性的政策:来自外界之压力或影响 
      
          例如政府之法令规章或政策、工会、同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常影响企业经营的决
      策,尤其近年各方对环境污染、消费者利益、企业社会责任之要求,使企业不得不
      主动或被动制定此方面政策。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