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海雁的故事
      
          一
      
          “会长先生:今天我将一只白额海雁放生了。它是我去年秋天从街上买来的。
      它已在我家养有一个冬天,很是驯服,但一到春天,它又野性发作,想来是希望恢
      复自由吧。现在我已将编号为109 的‘C ’形编码铝圈套在它的脚上。希望再有看
      到者将消息告诉本人。”写信人写完信,然后写上地址、姓名、日期。他封好信,
      站起来,叫儿子:“米沙,走,我们一起放海雁去!”海雁这时正蹲在鸡舍旁边,
      在恼怒地用嘴巴扯那根拴在它腿上的绳子。
      
          它浑身的羽毛光洁漂亮,体态匀称、结实,胸脯突出,额头上醒目地横着一道
      新月形斑纹。
      
          当父子俩走近它时,它大叫着拔腿就逃,但是绳子拉住了它,使它一个趔趄,
      一头摔倒在地。米沙的父亲赶紧抓住它,要儿子为它解绳。海雁死命挣扎着,要一
      个成年人才勉强擒得住它。绳子终于解开了。父亲说:“好,米沙,现在和海雁告
      别,祝它一路平安!”米沙想再抚弄它一会。他刚伸出手去,海雁发出了咝咝的叫
      声威吓他,吓得他赶紧将手缩回去。
      
          父亲微笑着说:“怎么,不大敢?没关系。来,看我抓住它的脖子。你从我口
      袋里把铝圈和小钳子掏出来。”父亲抓住了海雁的脖子,米沙将小圈掰开套到雁脚
      上,再用小钳子将小圈的两头小心地夹拢。父亲双手将海雁向空中一抛,放了出去。
      
          海雁拍动双翅,开始在离地不高的地方飞起来,当它感觉不到有什么东西再拴
      住它时,突然冲向高处,飞过围墙,超过了屋顶。
      
          “唝!唝!”高空中响起了它欢乐的叫声。
      
          不一会儿,海雁已成了一个小黑点。米沙父子一直目送着它,等它完全消失了,
      父亲才吩咐米沙将信投到信箱里去。
      
          二
      
          海雁正在远离地面的高空飞行。高空中,风在呼啸,四周飘浮着白云。
      
          下边的地看上去是一片乌黑,只有在山谷里,还残留着几处积雪。田地、森林、
      村庄和河流在下面不断地向后推移,徐徐消失。
      
          海雁不知飞了多久,开始感到浑身软绵绵的,翅膀也越来越沉重了,它稍稍飞
      低一点,以便能清楚地看到觅食地点。但是,单独觅食是危险的,当你钻进水里吃
      东西,或者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时,很难发现背后悄悄逼近的敌人。
      
          终于,前方远处出现了一条狭长的明晃晃的水面。海雁发现有鸟类在灌木丛里
      游动。
      
          “唝!唝!唝!”它用洪亮的声音向它们招呼。
      
          “哇!哇!哇!”河面上传来野鸭回答的叫声。
      
          这不是同伙,然而对于孤独、疲乏和饥饿的海雁来说,它还是高兴的,海雁放
      慢飞速,在空中盘旋几圈,然后沉重地降落到野鸭们的身边,水溅起来发出了很大
      的声响。一群野鸭立即汇合拢来,包围了它。才一会儿,它们就在一起觅食了。水
      里有的是水草和水生小动物。
      
          突然,正当一只野鸭发现一头大隼的翅膀在灌木后面掠过时,那鸟已经出现在
      它头顶了。“呷”的一声绝命的叫唤,顷刻之间,惊动了整个鸭群。
      
          这种袭击真是迅雷不及掩耳,野鸭们甚至还没有发现危险来自何方,一个同伙
      便丧生了。它们只好四散而逃。海雁也忙不迭一头钻进了灌木丛中。野鸭们也都钻
      进水里,奇怪,有一只野鸭却莫明其妙地向空中窜去,这下,正中游隼的下怀。空
      中飘起了一团绒毛。这只空中强盗,双爪抓住猎物,去对岸悬崖上停下来享受它的
      美餐了。
      
          这只会飞的强盗就一直若即若离地跟着野鸭群,一起飞向北方。只要肚子一感
      到饥饿,它就会很快地赶上它们,猎一只来充饥。
      
          现在,它吃饱了,就再不去逮其他的鸟类,于是,借这个好机会,海雁急忙展
      翅上路了。
      
          三
      
          一个和煦而清明澄洁的夜晚降临了。积雪已经消融。苍茫的天际隐隐约的地闪
      烁着几颗稀疏的星星。下面的村庄里,昏黄黄的灯光正在一盏一盏地渐渐隐灭下去。
      
          村庄的正上方,天空中响彻了海雁“唝唝唝”洪亮的叫声。农家的家鹅骚动起
      来,它们大声拍打翅膀,发出尖利忧伤的鸣叫,作为回答。这时海雁正信心满怀地
      展翅高飞。前方等待它的是大海,它将踏上万里征途。
      
          海雁在云杉树枝杈的掩护下,倒栽在紧靠岸边的水里。它感到自己在这里是安
      全的。这里是沼泽,底部长着缠脚的长水草。不久,海雁感到一条腿搅进了水草里。
      恰恰在这时,密林里清晰地传来树枝“嚓嚓”一下脆裂的声音,有一双眼睛闪出黄
      色的光芒,正透过灰蒙蒙的云杉一眨不眨地盯住它。
      
          海雁想叫,但是一阵颤慄堵住了喉咙,它吓得浑身都不会动了。才一会儿,它
      恢复了勇气,一使劲扯断了缠住它那条腿的水草。借助翅膀的力量,它开始大叫着
      贴着水面逃开去。受惊的野鸭从沼泽里飞了起来。与此同时,密林里传来狐狸恼怒
      的叫声。
      
      
      
          野鸭群和海雁在水面低飞盘旋。它们还没有吃饱,所以不想飞离此地。
      
          然而四周有许多隐藏于黑暗之中的凶恶狡猾的敌人,它们只好停聚在沼泽中,
      免遭毒手。
      
          四
      
          天亮了,一直跟随其后的游隼追了上来。它疾如旋风,紧追不放,在村庄上空
      飞掠而过。马上,它将追上野鸭群了。眼下它的目标是放在海雁上,因为海雁是非
      常难得的美味。
      
          海雁也已经恐惧地发现了它,尽管它使尽力量,游隼还是越来越逼近了,看上
      去,越来越清楚了。它头部的血管在梆梆作响,胸膛里心都跳痛了。因为在高入云
      端的稀薄空气里,呼吸是很困难的。
      
          突然,游隼停止了上升,转眼之间,它在空中停住不动了,尔后,转过身子,
      猛的箭一般向侧面飞去。这是因为下面另有一只游隼正向上朝它飞来。
      
          那只长住在城市里的游隼飞速冲过来拦截了它的去路。这时,两只游隼已处在
      同一个高度。
      
          这只游隼打从太阳一升起就不息地追赶鸭群,已经疲惫了,不过它的个儿比敌
      手大。但是那只城里游隼养精蓄锐,血气方刚。它大声发出挑战的呼声“希阿!希
      阿!”,直向敌手扑去。乡下游隼一听到这盛怒的叫声,就丧失了勇气,急忙转过
      身子逃命要紧。就这样,城里游隼将这只嚣张的乡下游隼赶出了城。在它的领地里,
      它不允许别的鸟儿来入侵。
      
          两鹰之争,好歹救了海雁的性命。它趁着它们相斗相逐的机会,已经飞抵大海
      之上,在万里海途上,加入了另一批旅行者的队伍。
      
          五
      
          春秋两季,万里海途上总是一片喧闹。这条路上,每年两次有黑压压的一批批
      长翅膀的旅行者结伴而过。
      
          芬兰湾已经解冻,只在近岸的礁石和浅滩上还滞留着一些冰块,它成了候鸟歇
      脚的掩蔽所。
      
          精疲力尽的海雁在其中一块冰上降落下来。它刚刚同自己的旅伴——野鸭分手。
      现在。饥饿折磨着它。它在水底寻觅起食物来。过了好久,它才吃饱。自从获得自
      由以来,它第一次感到吃饱了肚子,也休息够了。
      
          森林后面的一处地方传来了嘹亮的鹤唳。从海上传来大群白颊鸭闹闹嚷嚷的叫
      声和海鸥拖长了声音的呻吟。
      
          海雁带着新的力量,游到海里去寻找自己的族群去了。
      
          就在第二天夜间,它无意中找到了同类。这夜,它实在困极了,就转过头钻到
      翅膀上层的羽毛底下睡着了。夜里,它的肩头被猛烈地推了一下,它醒了。它利索
      地从翅膀底下抽出头来,睁大了眼睛。周围漆黑一团,弥漫着浓重的夜雾。它又被
      推了一下,这一下直接推在胸口上,差点儿把它推倒,这时它的耳边响起了很响的
      沙沙声。
      
          “唝!”海雁用尽平生之力叫起来。
      
          “唝——唝!”同一个声音从黑暗里在它周围前前后后,四面八方响了起来。
      
          原来,领头的老公雁在黑暗中遇到了海雁,打算用嘴巴去啄它,把它从冰块上
      赶走。但是一等它叫出声来,老公雁就认出它来了。
      
          海雁很激动,它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族里来了。而且更使它兴奋的是,它遇上
      了它的丈夫——雄海雁。在它被捉之前,它们一直是亲密无比的一对。
      
          久别重逢,这是一件多么今人愉快的事呀。
      
          领头的老公雁发出了集合的信号。群雁顿时聚成了一堆,静了下来。头雁又叫
      了一声,徐徐张开翅膀,沉甸甸地升向天空。群雁跟在后面,边飞边排成人字形雁
      阵。重获自由的雌雁飞在自己丈夫的后面。它发现林间空地上一棵枯树顶上停着一
      只游隼,只是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游隼在这时候是没有能力对付整群的海雁的。
      
          飞了好久,雁群在村寨外面的一片秋播田里降落下来。海雁们向四面八方散开,
      占了很大一片地面,啄食葱绿的嫩苗。整个雁群里只有两只老雁一动也没动。它们
      伸长了脖子不时环顾四周。
      
          村子那边有一匹马向它们慢慢走来。它好像是挣脱了马缰,一段绳子在马颈底
      下晃荡。马只要没有人跟随其后,海雁们是不怕的。然而放哨的雁咯咯叫了。雌海
      雁猜不透为什么马匹使它不安。海雁开始从四面向中间靠拢,聚成一群,所有的鸟
      儿都盯着那匹马儿瞧。是了,这马不知为什么腿特别的多。最后,一只正放哨的海
      雁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地面,向那头奇怪的动物飞去,绕着它飞了很大的一个弧形。
      但它还没飞到离马一半的距离,很快就折了回来,并且发出了逃跑的警报声。群雁
      都咯咯咯叫起来,拍起翅膀跟着头雁起飞,匆匆忙忙地边飞边整队形,躲在马后面
      的猎人,眼看再也藏不住身,索性跳到一旁举枪瞄准,“砰”地一声向飞走的雁群
      追打了一枪,然而,它们早已飞远了。猎人气得在它们后面直挥拳头。
      
          六
      
          清晨的微风从岸上吹来,干枯的芦苇丛开始沙沙作响。
      
          海上传来了海鸥刺耳的尖利的叫声。
      
          海滩上有一个人工挖成的掩蔽所,一个猎人浑身披着羽毛,带着一条小小的卷
      毛狗伏在里面。
      
          不久,有一群大鸟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降落下来。
      
          沙难上的掩蔽所里发出一阵忙忙碌碌的声音,进出口顿时窜出一只毛茸茸的狗
      来。它本来在沙滩上坐着,但是掩蔽所里抛出一块黑面包,从它面前飞过,狗便扑
      过去吃面包。它刚刚抓到面包块吞下去,接着又一块面包从里面飞了出来,落在离
      它几步远的地方,狗又跑去捡面包吃。
      
          海上的鸟儿看不见有人在抛面包,它们只看见狗在东奔西逐地跑来跑去。雌海
      雁觉得很好奇,不由自主地游向岸边,把头转来转去,欣赏这条有趣的小狗。这时,
      掩蔽所里面伸出来的猎枪已经对准了它的胸脯。好奇心使小心谨慎的鸟儿忘却了危
      险。海雁越来越远地离开了自己的族群。猎枪口在移动,时刻对准着它。阳光映照
      到钢铁般光洁的冰面上了,变幻出光怪陆离的色彩来。这可疑的光芒射进了海雁的
      眼睛,海雁恐惧起来,它马上离开水面,转身朝海面飞去。猎人沮丧地大骂起来,
      野味就在他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几乎与此同时,游隼从埋伏的地方朝海雁扑去,只几秒钟就追上了它。
      
          它宛如一阵旋风,紧靠它的背部上方一冲而过。海雁似乎觉得自己被切成了两
      半。当游隼在海雁上头飞掠而过的时候,一双锋利的后爪在它的身上扎了一下,就
      像两把刀子一样剖开了它背部的皮肤。出于恐惧和疼痛,海雁的眼前顿时一片昏黑,
      它张大了翅膀,伸直了头颈一个倒栽葱坠落下去。这时,游隼又飞了回来,张开了
      爪子准备趁它未落水前将它接住。
      
          刹那间,岸上火光一闪,响起了震耳欲袭的枪声,坠落的霰弹叮叮咯咯地落进
      水里。游隼吓得冲天飞走了,而海雁则毫无生气地落入了水中。
      
          猎人爬出掩蔽所,三下五除二脱下了皮靴、包脚布和长裤。他只穿了一件衬衫,
      朝海边跑去。冰冷的海水刺得他的腿发疼。他飞快地跑了这近一百米的水路。当猎
      人跑到它面前时,海雁已浮在水里不动了,它的背部全是血。
      
          猎人抓起了它的一只翅膀,把它拖到了岸上,扔在高兴得汪汪直叫的猎狗面前。
      
          捕猎已经结束。在冰块上休息的海雁同族,为枪声所惊动,全扑楞楞飞走了。
      它们在万里海途上飞翔,去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七
      
          “喂,小狗崽,看住它,我到树林里去捡些干树枝来。”猎人对狗说,“水很
      冷,把我冻坏了。我们生堆火暖暖身子。”猎人穿上靴子,伸手去抓海雁,想把它
      放到猎枪前面。这时,他的眼光落到了鸟脚上发亮的小圈儿上。
      
          “怎么,这只雁是有记号的,”他仔细地盯着小圈儿诧异道,“圈儿上还刻着
      文字和号码呢。”他头脑里有些紧张,心想这怎么办,万一村里知道了,传开去,
      主人就会找上门来,他会说这是他的家鹅,我得赔他钱。不,慢着。我得先将这小
      圈儿摘下来扔进水里,不露一点儿痕迹。
      
          “是呀,得做得天衣无缝!”他终于决定下来。“还是先生火烤热了身子再说。”
      猎人将海雁同猎枪和包裹并排放在一起,唤来了猎狗,再一次吩咐它好生看管东西。
      
          “听着,”他临走时又说,“好好看住,野味可不许你动!”这只狗已经习惯
      于看管主人的财产,就在这堆东西面前坐了下来。包裹里的面包挺香,梅雁的肉味
      更香,但它还是没碰,它知道,如果它看守有功,主人是会奖赏它的。
      
          放东西的地方沙沙沙在响。狗转过身去,怔住了:离它三步之遥站着一只活的
      海雁。鸟和狗静默相对了片刻。狗尖叫着向海雁扑过去。海雁将身子一侧,把翅膀
      一弓向狗打去。这一下打得又重又巧,正好落在狗最敏感的鼻子尖上,打得它一个
      趔趄,摔了一跤。猝不及防的刺痛,使狗一时失去了知觉。海雁没有估计到自己的
      力量,反作用力使它倒向一边。但是它马上站起来,开始一瘸一瘸朝水边迅速跑去。
      
          游隼的利爪没有使它受到致命伤,当海雁看到有人趟着水逼近它时,它既没有
      力气飞起来,也没有力气钻下水去,失血过多使它十分的虚弱,因此,它只好装死。
      这一招是任何野禽不学自会的救命绝招。诡计完全成功。猎人以为鸟儿已死,再不
      去打它。现在,在它躺了一忽儿后,它恢复了体力。
      
          这一击的成功,为它打开了通往自由之路。它奔到岸边,又迅速跑进水里,不
      久,就消失在茂密的芦苇丛里了。
      
          不一会,猎人抱了满满的一抱干柴回来了。他发现小狗睡着了,他用脚踢踢它。
      小狗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委屈地轻声呜咽起来。
      
          “你怎么啦?”猎人感到奇怪,“疯了还是怎的?”这时,他发现海雁不见了。
      他放眼四望,平坦的海滩上压根儿没有这鸟儿的踪影。
      
          “雁到哪儿去了?”他气势汹汹地冲小狗儿喊。“哼,你这只不中用的东西…
      …”他突然自己害怕起来,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只海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戴
      着脚镯子……神出鬼没的……连狗都差点儿死去……”想到这里,他急急忙忙收拾
      起猎枪和包裹,迅速朝森林走去。小狗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跟在他后头。
      
          深藏在芦苇里的海雁探头探脑地在目送猎人的远去。这时,海上远远传来呼唤
      的叫声,这是公海雁的声音。雌海雁想去迎接自己的丈夫,但是它无力飞起来,它
      只好微弱地答应了一声。公雁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它在芦苇荡上空飞了一大圈,落
      了下来,它不愿意丢下自己的伴侣。
      
          时间日复一日地过去。海雁的族群已经到达故乡,只有一对离开了队伍。
      
          沙滩后面,这对海雁掉队的那个小海湾里,长出了青葱的芦苇。现在,这对海
      雁正在这儿找可口的食物养伤。良好的食物使雌雁的体力迅速恢复,受伤的背部和
      翅膀也痊愈了。
      
          八
      
          米沙和海雁分别已经有半年了,一天,他收到了一封鸟类学会转过来的信。
      “鸟类学会:
      
          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欣慰地告诉你们,你们关心的那只海雁有了下落了,它的
      脚上有你们给戴上的‘C ’形编码铝圈,号码是109 。
      
          位于白海之滨,距离阿尔汉格尔斯克城五十公里的普里日依村,有一位教师对
      我们说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次,他带了猎狗去追一只秧鸡,当狗追到海岸这一座光秃秃的悬崖时,一
      只游隼从悬崖上扑向猎狗,斗得好凶。他本想走了的,忽然发现自己的脚边有一只
      白额海雁正趴在窝里。他连忙脱下上衣,一下罩住了鸟儿的头部,将它提出了危险
      区,免得它受游隼的伤害。谁知他在它的脚上发现了你们的铝圈,他抄下了号码,
      就将它放了。
      
          后来这位教师从远处观察,发现海雁好好儿的,它在以往的敌人——游隼的保
      护下,终于孵出了一窝雏鸟。原来,游隼虽然平日里放不过海雁,但在它孵卵育雏
      期间,它不但不动它们一根毫毛,反而保护它们,使它们不受其它动物的侵扰。这
      到底是什么缘故,真是一个谜……”这封信,使米沙既高兴,又迷惑不解。至于米
      沙如何去探讨那个不解之谜的,则不是我们这个故事的内容了。
      
          (张彦)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