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沙皇
      
          1894  年11  月1 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逝世,26  岁的尼占拉继承了皇
      位,被称为尼古拉二世。
      
          他已经是俄国最后一位沙皇了。
      
          在尼古拉二世统治期间,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已不断发生。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
      宁和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斯基都是在这一阶段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直接领导了推
      翻沙皇的斗争。
      
          但是,沙皇政府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镇压了人民的革命。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年的1 月28  日,奥地利的皇太子在塞
      尔维亚的萨拉热窝被刺杀,奥匈帝国决心乘机发起对巴尔干半岛的侵略。德国与奥
      匈帝国结成了同盟。塞尔维亚呼吁俄国出面调解,但是调解失败了。7 月28  日晚,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
      
          沙皇俄国立刻对此做出了反应,声称她已动员起来抵抗奥地利。德国随即向俄
      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令。俄国拒绝,于是德国向俄国宣战。
      
          俄国被尼古拉二世拖进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
      
          1914  年8 月2 日,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冬宫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状态。他穿着
      一身陆军军服,与皇后亚历山德娜一起出现在疯狂的人群中,举起右手,用雄壮而
      低沉的声音宣读了当年亚历山大一世在抗击拿破仑侵略时的誓词:
      
          “我庄严宣誓:只要在俄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个敌人,就不会有和平!”对外战
      争转移了国内人民的视线,当时已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冲淡了。工人
      们把红旗重新换成了沙皇的肖像。农民们也说:“如果我们不击退德国佬,他们就
      要叫我们当牛做马啦!”仗一打就是3 年。1500  万俄国青年为了沙皇和神圣帝国
      加入了军队。可是,除了人海之外,俄国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在打一场无准备的仗。
      轻重武器的弹药储备极为有限。俄国的炮兵如果一门炮一天发射的炮弹超过3 发,
      就要受到军法制裁,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多炮弹来消耗。俄国国防部长索孔姆林诺夫
      认为,骑兵靠的是马刀,步兵靠的是刺刀,对于一个勇士来说,使用大炮和机枪是
      让人看不起的。这实际上是要俄国士兵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子弹!俄国的军官保
      持着一种“绅士风度”,抓到了敌人的俘虏也不审问,认为叫俘虏供出他自己同胞
      的情况是不仁不义的。在敌人的密集炮火面前,军官们命令士兵卧倒,自己却昂首
      屹立,认为在战场上躲躲藏藏是怯懦的表现。结果在战争开始后的最初5 个月中,
      俄国军队就损失了100 万。
      
          尼古拉二世经常到战争的第一线来视察。他喜欢军营的气氛,喜欢军官食堂里
      那种军事行家的议论。他甚至还把刚满10  岁、而且患有不治之症的皇太子也带到
      前线去,让他从小就感受战争的气氛。亚历山德娜皇后有时也把公主们领到前线司
      令部去看一看。
      
          到1915  年夏初,俄国军队已损失掉了一大半。这年冬天,俄国各大城市已很
      少举行舞会,取而代之的则是默默的人群聚集在严寒之中,查看公布的死难者名单。
      沙皇决定亲自来指挥战争,他认为他有责任把文武大臣拧成一股绳,来挽救俄国的
      命运。可是大臣们对此都难以接受,他们很担心,当沙皇在500 英里以外的前线时,
      该由谁来代替他治理国家呢?再说俄国军队正处在连连吃败仗的时候,如果沙皇没
      有转败为胜的把握,就会失去威信。尼古拉二世感谢大臣们的好意,却仍然不动声
      色地宣布他将“御驾亲征”。接着,他就去了设在斯塔夫卡的前线司令部。
      
          由于战事紧张,尼古拉二世只得集中精力指挥战争。对于朝廷大事,他除了偶
      尔遥控一下,主要就交付给了皇后亚历山德娜。沙皇亲自上阵后,俄国军队打得更
      加艰苦,伤亡也就更大。几乎每天都要从前线运回一火车一火车的伤员。仅彼得堡
      地区就建立了85  所医院,连巨大的凯瑟琳宫都改作了陆军医院。亚历山德娜皇后
      亲自率领许多贵妇人到医院去参加护理工作。受到她护理的伤员们大受感动。
      
          但是,亚历山德娜皇后在处理国家政事上,就远没有这样成功了。她缺乏治理
      国家的经验,知识面狭窄,加上性格又固执,不知道犯了多少严重错误。但她就那
      样一直坚持干着,并且不断撤换与她意见不同的官员,直到改组内阁。而她信任的
      人,又多是些能力很差、品格低下、只知道讨她欢心的人。最可怕的,是她对一个
      叫拉斯普丁的人言听计从。拉斯普丁是一个巫师式的人物,他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预
      言迷惑人,在农民中有很大影响。因为他曾经在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奇迹般
      地减轻了皇太子血友病的症状,使得皇后对他十分钦佩,以致什么事情都要去向他
      请教。而拉斯普丁又总是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这就使俄国的政事陷入了更大的混
      乱。最后,皇后又开始插手军事指挥,乱发议论,影响前线的决策,导致更多的俄
      同士兵倒在血泊中。
      
          1916  年10  月,俄国开始崩溃。物价不断暴涨,人民都在挨饿,军队中也经
      常发生叛变,军火供应更加跟不上,铁路交通也几乎中断。尼古拉二世比亚历山德
      娜皇后先感觉到这一点,作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司令官,他似乎已经承受不起
      这样过重的负担,他的面容日益消瘦,脸色一片惨白。当国家议会开会的时候,所
      有的党派团体,从革命左派到极右派,都站起来反对沙皇政府。这场大风暴迫使沙
      皇不得不撤换了受到议会激烈攻击的总理。
      
          但是,这种作法已经不足以改变人们对沙皇政府的看法了。人们到处都在议论
      沙皇和皇后,甚至怀疑皇后是德国间谍。连沙皇的亲属们都劝告沙皇要同议会搞好
      关系,争取议会的支持,最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可是尼古拉二世坚决拒绝了这
      个建议,他说他在自己的加冕典礼上曾经宣誓,要把统治权完整地移交给他的儿子。
      他不能允许任何人与他一起分享皇家的权利。
      
      
      
          亲王、将军和议会一致认为,首先必须把亚历山德娜皇后最宠信的顾问拉斯普
      丁消灭掉。一个名叫普利斯克维奇的议员说要立即采取这一行动。尼古拉二世的外
      甥茹索波夫亲王很赞成普利斯克维奇的呼吁,第二天就把他找到家里共商大计。参
      加这个阴谋行动的还有尼占拉二世的堂弟底米特里公爵和一个叫拉佐弗特的医生。
      他们打算用毒药把拉斯普丁毒死。
      
          12  月15  日晚上,茹索波夫请拉斯普丁赴宴。拉斯普丁答应赴宴。于是,几
      个谋杀者赶紧动手,把剧毒的氰比钾粉末掺进拉斯普丁平时最喜欢吃的点心和饮料
      中去,然后,几个谋杀者既开枪打,又用木棍打,好不容易才把这家伙弄死,将厚
      冰敲开,将尸体丢进涅瓦河里。
      
          亚历山德娜得到消息后,写信告诉沙皇说:“我总不相信他会被人杀死!”尼
      古拉二世感到十分惊惶,他亲自回到彼得堡处理这件事情。可是沙皇不敢杀害这几
      个人,因为他们被人们看成了英雄人物。结果,底米特里公爵被勒令随同俄国大军
      出征波斯;茹索波夫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去了;普利斯克维奇被削职为民。
      
          拉斯普丁被安葬在皇家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皇家的成员全都穿着丧服来到墓前。
      亚历山德娜皇后泪流满面,把拉斯普丁的塑像和一封表示哀悼的信放在墓上。沙皇
      的精神也近乎崩溃,他接连好多天不出门,说话含含糊糊,遇事犹豫不决。而皇后
      却坚强得多,她继续操纵国家政事。皇宫中的电话主机不是放在沙皇的办公桌上,
      而是放在皇后的卧室里。
      
          沙皇的表兄亚历山大大公跑来劝告皇后退出国家事务,并说全国各阶层都反对
      她这样做。议会主席鲁江科也来见沙皇,要他注意别引起严重的混乱。
      
          他坦率他说:“陛下,在你的周围已经没留下一个可靠的人了。人们对皇后的
      愤恨有增无减。为了挽救皇室,陛下可得想办法不让皇后再插手国事,不要逼得人
      民在你和国家的前途二者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说,人民已经打算为了国家的前
      途抛弃沙皇了。
      
          尼古拉二世两手抱着头,问道:“我尽最大的努力,为治理国家干了22年,难
      道这22  年全做错了么?”鲁江科鼓足勇气对沙皇说:“是呀,陛下,22  年来你
      一直走错了路。”尼古拉二世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代表人民
      的人,他希望他能坚持到世界大战结束,那时他一定想法改善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
      生活。
      
          可是人民没法等待。彼得堡的人民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妇女们不得不冒着摄氏
      零下35  度的严寒,在面包店门口排长队。由于没有煤,人民没法取暖,工厂更没
      法开工,工人们也都在街上议论纷纷。
      
          3 月8 日,尼古拉二世返回前线司令部,以便作出春季攻势和计划。就在这一
      天,彼得堡发生了骚乱,排着长队的人群突然拥进面包房,动手乱抢起面包来。第
      二天,更多的面包房被洗劫一空,无数的人高呼着:“给我们面包!”饥民们塞满
      了街道。负责维持首都安全的哥萨克巡警却向饥民们保证:“不用担心,我们不会
      向你们开枪的!”3 月10  日,涌向街头的人更多了。人们公开喊出了反对皇后的
      口号,要求停止战争。内阁要求尼古拉二世赶紧从前线回来处理骚动问题。可是,
      尼占拉二世没有看到事态的严重性,反而回复了一份态度粗暴的电报说:“战争正
      在紧张的时候,首都居然如此混乱,令人不能容忍!我命令明天恢复正常秩序。”
      军务大臣卡巴洛夫将军不顾人民和军队的情绪,盲目执行沙皇的旨意,强迫军队镇
      压在街上抗议的人民。3 月11  日,军队向人民开了枪,大约有两百人被打死。但
      是,士兵中有很多人是下愿意这样做的,有的人把子弹全都射向了天空,有一连队
      的士兵甚至打死了强迫他们开枪的连长。当天晚上,鲁江科电告沙皇:“首都出现
      大混乱,政府己处于瘫痪,请立即指派能为全国人民信任的人担任大臣着手处理。”
      可是尼古拉二世却漫不经心他说:“这个混帐胡说八道,我才不理他!”第二天,
      革命发生了。彼得堡的6 万6 千名士兵叛变,他们在刺刀上系着红旗,加入到暴乱
      的人群中去。兵工厂的大门被打斤了,军政大厦和十几处警察局都起了火,监狱中
      的犯人都被放了出来,内阁大臣纷纷逃往陶立德宫,希望能得到设在那里的议会的保
      护。可是,工人和士兵们也涌进了陶立德宫,他们手执红旗,高唱《马赛曲》。克
      伦斯基站出来号召议会站到人民一边,取代沙皇政府行使权力。议会主席鲁江科不
      得不同意了。接着,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诞生了,她同议会联合在一起,成为
      俄国新的权力机构。
      
          沙皇政府倒台了。
      
          然而,远在前线的尼古拉二世,一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只听说首都
      的街道上有些乱糟糟的,他认为这只是城市警察的事。可是3 月12日夜里,他收到
      了皇后的电报,说:“妥协已不可避免,许多部门已落在敌人手中。”尼古拉二世
      大吃一惊,连忙下令准备火车回彼得堡。13  日早上5 点钟,沙皇启程回酋都,一
      路上,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议会和苏维埃已经决定,要尼古拉二世退位。沙皇
      的脸都吓白了。最后,在与他的亲信们仔细商讨后,尼古拉二世表示愿意退位,把
      皇位让给他的弟弟迈克尔。然而议会警告说,迈克尔如果接受皇位,则不能保证他
      的生命安全。迈克尔听说后立刻夹着尾巴逃走了。
      
          接着,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宣布,要剥夺沙皇和皇后的自由。
      
          3 月15  日,守卫皇宫的卫队一哄而散,再也没有人肯保卫这被赶下台的皇帝
      了。
      
          3 月21  日,亚历山德娜皇后在宫中被捕,第二天,沙皇尼古拉二世也被押解
      到关押地点,成了人民革命的俘虏。
      
          最后一位俄国沙皇的路走完了。
      
          (薛小勇)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