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
      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
      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  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
      人民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 年时间,活了110 多岁才逝世。
      
          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
      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舜
      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
      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
      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
      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舜虽然已
      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
      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舜在位
      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
      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g ǔn )。鲧是一位十
      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
      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这样,总算暂
      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像一头
      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俗话说,
      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
      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整整9 年的日夜奋战,
      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 尺,我的大
      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人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 个多月。
      
          鲧用9 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
      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田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了,人
      民死于洪水,葬身鱼腹。
      
          在这场洪水中,儿童死得最多,整个国家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活下来的人,被
      围在若干小块高地上,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着又是瘟疫流行,成年
      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这时,鲧主动对舜说:“请将我处死吧,不然没法向活下来的父老兄弟交代。”
      舜接受了鲧的请求,含泪将鲧处死了。
      
          治水官员鲧被处死了,但洪水还得治理。任命谁担任新的治水官员呢?
      
          有人向舜推荐说:“鲧的儿子禹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对水情熟悉,又总结了父
      亲的经验,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是位很合适的人选。”舜觉得有些为难。禹的父亲
      鲧是因为治水失误被处死的,现在再叫禹继承他父亲未竟之业,禹会接受这个任命
      吗?
      
          推荐的人说:“禹是一位脾气倔强、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青年,他会接受任
      命的。”禹得到任命的消息时,结婚才四五天。新婚的妻子对禹说:“我不放你走。
      阿公是死于治水,你不能再在这条路上往前走了。死亡应该大家分担,不能由我们
      独家承担。”禹对妻子说:“洪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算下来我们家死的人最少。
      
          我父亲死于治水,我应当继承父业,降服洪水,告慰死去的父亲。假如我畏缩
      不前,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连死去的父亲也会为我的胆怯感到羞耻。退一步说,
      越是通向死亡的路,就越不能让别人去走。我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在这一条路上摸
      索过,比任何人都更有条件走出死亡,夺取胜利!”禹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去向
      舜报到,愉快地接受了治水官员的职务。
      
          就在禹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禹的妈妈又去向舜求情:“为了治水,我已经献出
      了丈夫,还有这个儿子,您就留给我吧!他结婚才6 天。”舜对禹的妈妈说:“老
      人家,您的要求是合理的,您的心情我也理解。
      
          可是国内有谁比禹更适合当治水官员呢?只要您能推荐,我一定加以考虑……”
      禹的妈妈想了一会,叹口气说:“大王,为了治水事业,看来,我只能再献出我的
      儿子了。今后,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奉献的了……”禹的妈妈说完放声大哭。
      
          舜拉着禹的妈妈的手说:“不至于,老人家。我相信禹一定会以他的智慧和辛
      劳降服洪水,若干年后,您和我还会共同庆贺他的胜利。”新任治水官员禹上任后
      并没有立即着手治理洪水,而是和大家一起总结以前的教训,寻找父亲治水失败的
      原因。
      
          筑坝围水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不然以前的人也不会世世代代都采用这种方法
      治水。只有将洪水围住,人民才能在没有水的地方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可是筑坝
      围水又隐藏着最大的后患,水越蓄越多,等于是在替水积蓄力量,一旦冲破堤坝,
      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也就越深重。
      
          禹在想:能不能想法削弱洪水的力量?
      
      
      
          禹手下的人说:“洪水把一座座山头全都淹没了,除非让它退下去,才能削弱
      它的力量。可是,它怎么肯退下去?我们又能让它到哪里去?”另外一个人说:
      “这么大的洪水,除了大海,再没有别的地方能容得下它。”这一句话提醒了禹,
      他高兴地说:“对,大海!我们着手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可是,河道怎
      么走?大海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就像眼前的洪水一样不可捉摸。
      
          这时候,禹想起了“水往低处流”这句古话,只要能探明地势的高低,就可以
      决定河道的走向。
      
          禹的勇气,鼓足了大家的信心,群策群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制订出一个
      治水的方案。这个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整修加固堤坝,把洪水围住,让逃荒的老
      百姓回来,在没有水的地方抢耕抢种,安定民心。第二步是探明地势,开凿河道,
      将洪水引入大海。
      
          制订的方案是分两步走,但实施的时候却要同时进行。修固堤坝是传统工程,
      禹委派了一个助手负责,自己领着一伙人去探明地形。
      
          禹和他的同伴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越过荒山野岭,  过急流险滩,跟凶猛的
      野兽搏个,靠野果和野菜充饥,用了几年时间,才探明全国各地的地势高低。接下
      来,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开始了。
      
          禹把全国的治水队伍分成9 股,每股都委派专人负责,自己担任总指挥。
      
          禹虽说是治水的总指挥,但他总是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工地,身先士卒参
      加劳动。他常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水中,经伙伴们抢救才得脱险。他长期泡在水里,
      全身都溃烂。百姓们为此感动得流泪,跪下求他休息。禹扶起大家,对他们说:
      “我的父亲死于治水,我现在的生命,也是为治水而活着。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
      谢大家。”禹在治水过程中曾经有过3 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前,可是一次也没有进屋
      去看看自己的家。
      
          禹第一次从家门前经过,是赶往一处工地去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这时他离家已
      经9 个月,当他走过家门时,听到屋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他算了一下时间,知道
      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出世。
      
          当时,跟随禹的人也都劝他回去看看,禹对他们说:“参加治水有20多万人,
      谁不是离乡背井,撇下娇妻爱子?我身为总指挥却不能公而忘私,我还有什么脸面
      向20  多万的治水大军提要求?”禹第二次经过自己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
      前。妻子拉着儿子的手在挥动,叫儿子:“喊爸爸,快喊!”儿子怕生,没喊。禹
      只是对妻子和儿子挥挥手,身影很快就在扬起的尘土中消失了。
      
          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儿子已经10  岁了。儿子站在大路上告诉禹:“妈妈在生
      病。”禹摸摸儿子的头说:“你已经是大人了,你好好照顾妈妈。”说罢,掉头走
      了。
      
          治水工程进展得比计划快,9 条主河道已经开通,好几个大坝中的蓄水也通过
      河道流入了大海。现在禹正在率领大家开凿支渠,排除田野中的积水。
      
          洪水刚退,土地还不能耕种,禹委派自己的助手们领着大家到山上去捕捉野兽,
      到河里捕鱼度过灾荒。与此同时,禹又委派种庄稼能手,把农业耕种的经验传授给
      大家,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种上桑麻,撤下谷种,几年下来,桑麻遍地,禾谷飘香。
      
          禹治水整整花了13  年时间,他自己从一个年轻的英俊少年,劳累得满面皱纹,
      弯腰驼背,俨然是个老人了。老百姓感激他,称他为大禹。
      
          大禹治服洪水后,皇帝舜派人把大禹的妈妈请来,对她说:“老人家,感谢您
      为国家生了个好儿子。现在我跟您商量,我想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大禹。”大禹妈妈
      说:“那是万万不行的,让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岂不要折死他。”舜说:“我也是
      个平民出身,大禹比我强得多。老人家,我委派大禹治水,您也说他不行。事实证
      明您错了。这次,您就再依我吧。”大禹妈妈说:“我是个妇道人,知道什么。你
      是一国之主,当然你说了算……”大禹被舜选为皇位的继承人以后,一开始是在舜
      的身边,协助舜料理国家大事,17  年后,舜去世了,禹正式登上了皇位。这就是
      我国历史夏朝的开始。
      
          大禹就是夏朝的第一代皇帝。
      
          (刘静生)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