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 up
      
        Thu.Feb.8 2007零下五度,遍地银霜。
      
        一夜之间,deadline接踵而至。
      
        3 月9 号交5000字的literature review ,3 月12号期末考试。
      
        本来我的选修课是第三学期考试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到了这学期,而且还是
      第9 周的周一,换句话说,这学期和上学期是一模一样的境况,没有给我们留哪怕一
      天的额外复习时间,第8 周上完课紧接着就考试。再换句话说,一边稀里糊涂地学着,
      一边就要准备考试了……汗啊……对了,我说过我这学期选的课叫做social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吧?当初老师说不要怕,这门课不需要任何science 或technology
      的背景,现在看来,果然所言不虚,只是,它陷入了另一个可怕的极端,简直就是哲
      学课啊!研究科技和社会的关系,究竟谁决定谁,或者谁影响谁,谁是首发因素,科
      技是否有其真实存在的属性……
      
        今天找supervisor谈话,说到要做时间表,不仅把论文进展的部分包含进去,还
      要顾及其他活动。Eamonn(偶导师)说,要画个甘特图出来。呼呼,大四学的项目管
      理,多少还记得一点。可是只是简单的罗列一下,就被成堆的项目细节吓倒,再粗略
      计算下时间,准确地说,可以用在论文进程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大概算一下每天
      要写500 字……汗啊……每天都是deadline呢……而且要在每个deadline之前一周或
      更早将最终版本发给他,然后他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是否存在什么大的错
      误。(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举了个身在林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例子?但后面又强
      调是要保持局外人的清醒,as a fresher)
      
        Eamonn问我,是不是突然就很有压力了?估计当时我的眉头又不自觉皱起来了吧!
      我点点头,嗯了一声。虽然想过有很多事情要做,但突然面对还是很有压迫感。(口
      语越来越差了?除了点头说yes 都没别的话说?)他开导我说事先做好计划总比到最
      后赶不及的好。列出时间表,给每个任务估计个时间区段,同一时间区段内可以安排
      两个任务,不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空着时间没事做,也不要同一时间做太多件事会顾
      不过来。是不是理工科背景的人格外讲究计划性呢?我好像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计
      划,或者是做过的计划不曾落实过,从来是手头有什么做什么。
      
        这周要把timetable 细化出来,要准备下周一的presentation,要着手写literature
      review(今天谈话的结果是二月底就要把草稿最终版发给他过目),要修改更新简历。
      明天五点前要交每周的课程作业,周五有华人聚会,周六定了去温莎城堡。现在有机
      会就去听讲座,这周几乎每天都要听一场。昨天还拿到了个系列讲座的认证,也算到
      牛津来以后的第一张证书,即使含金量不高。这么看来,日子真的是又变得忙碌不堪,
      或者,应该说是充实。
      
        对了,有件事之前忘了提起。这学期班上的以色列同学,那个四个女孩儿的爸爸,
      那个净水公司的老板,那个我在班里比较熟悉的外国同学(我似乎总是对于大叔级人
      物感觉比较亲切?),就这么退学了……这学期在common room 碰到他,问起原因,
      说是感觉这门课程对于他而言还是太复杂,我想是太不切实际太理论化吧……他问我
      感觉怎样,我说这学期应该比上学期好些吧,毕竟适应多了,课也少了……当时还没
      怎么开始上课,没有意识到课程的恐怖性……他放弃,必然有自己的理由,更何况他
      有事业有家室。那么我呢?我的坚持,应该也是有意义的吧!即使放弃了最初的设想,
      没有继续申请博士,转而投向职场;即使选择了传说中的恐怖课程,读着艰涩难懂的
      道理,冒着考试挂掉的风险……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该怎样度过?
      
        经典之作的必背段落,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纪,是否该有全新的演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