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二月谈
      
        Thu.Dec.14 2006
      
        长这么大,似乎从来没这么满腹心思在学习上过。
      
        感慨着这样的日子不叫生活,除了上课看书写报告似乎就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
      
        感慨着随时有被paper 砸死的危险性,却无时不挂念着和学习相关的那些事。
      
        不在看reading ,就在想着还有多少reading 没看。
      
        不在写essay ,就在想下个deadline还剩几天。
      
        有些被动,有些慌乱,却似乎也充实。
      
        不断更新着自己所谓极限的定义域。
      
        1.两个印象深刻的词:激情、兴趣
      
        博士项目介绍的时候,老师和学长都再三强调激情二字,对于研究的激情,是否
      真的够浓够持久。
      
        和导师谈话的时候,Eamonn不断提到兴趣一词,不论是选择论文方向还是选修课
      内容,抛开难易程度,抛开实现可能性,扪心自问,是否真的感兴趣。兴趣为先,然
      后再去想办法实现。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简单而古老的箴言,却不知何时被功利心所蒙蔽。
      
        道理心中明,只是未曾想到,亲耳听到竟会有如此的冲击力。
      
        没有兴趣,何来激情?没有激情,如何延续兴趣?
      
        最基础的要素,何时起竟然忘记?
      
        2.格式
      
        中国学生每写文章必问的问题是,格式是什么?
      
        外国老师会回答,有必须包含的内容,但没有固定格式要求,按自己话题展开的
      需要去写文章,每个人写出来的形式可能都不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吧!形式服务于内容,形式只是为了
      更好的表达内容的工具而已。简单却不失深刻的哲理。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往往是
      本末倒置,内容服务于形式,下笔之前先找好范本,或者说模版,然后再将内容一一
      填充进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轻轻松松就能表现得很专业。殊不知,却因为格式的
      框架局限住了我们的思维。
      
        从小学就写八股文,写天空必然是蔚蓝的,万里无云的;写紧张必然是心里像揣
      了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写学期小结第一句话必然是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
      已经结束了。这最基本的行文训练,却也最多遭人声讨。说我们的民族缺乏想象力,
      创新能力不足,是否也该从这最最基础的条条框框下手改善?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太
      多的“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以至于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一
      边抱怨着被规矩束缚住手脚,一边离开具体格式要求后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