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音乐会
      
        Fri.Jun.22 2007
      
        因为考试的脚步迫近,自梦中便开始焦躁,情绪再度起伏不定,下午五时许方至
      图书馆自习。
      
        突见一群白衣少年翩然而至,更准确说,是整齐穿着上白下黑的孩子们走上SBS
      的露台。每个人都兴奋跳跃,却在指挥老师抬手那一刻鸦雀无声,专心开始练习和声。
      一曲完毕,自己给自己鼓掌,开心地大笑,挥舞手臂,欢欣跳跃。
      
        是的,我走神了,在焦躁的复习期间,他们的出现,成功地取代复习资料占据了
      我的视野。
      
        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开心?即将登台表演的兴奋可以理解,可在我的成长记忆中,
      不论何种合唱比赛前,很多人会表现出紧张情绪,担心忧虑的也不是个例。
      
        这算是民族差异吗?中国的孩子们太早被灌输得失观,原本兴趣所致升级至比赛
      后也只和成功失败挂钩,于是会紧张,会担心,而不能单纯享受登台的激情,享受表
      演的过程。
      
        然后想起刚到牛津时,在超市碰到那个老爷爷说的话,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开心
      呢?
      
        是啊,为什么不开心呢?又或许,思考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这个问题本身就
      是不开心的根源或者开端吧!开心不开心,不该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情绪的自然
      流露。
      
        跟朋友晚饭归来,继续坐在窗边的位置复习,露台上已经坐满观众,有小型管弦
      乐队在表演。
      
        清澈的旋律悠悠传来,安抚了我焦躁的心绪,不自觉开心微笑。
      
        院子里MFE 的中国同学聚餐归来留影合照,这样的画面,似乎开心多过伤感。
      
        离别之时,将快乐封存,待到再见面,重新回味,风味绝佳。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