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Tue.Apr.24 2007
      
        没有对比,就无法体会差异。
      
        有了对比,才能体会此岸的美丽或彼岸的温柔。
      
        而鲜明的差异感受,往往存在于情景转换的最初时刻。
      
        就像分手后的恋人总是无意识地在新情人身上搜寻旧情人的痕迹。
      
        刚到英国的时候,带着中国的眼光,带着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体验,观察和体会
      这个全新的环境。而走下飞机,重新踏上北京土地的那一刻,我又不自觉地将半年来
      在英国,更准确地说是在牛津的生活状态与眼前的景象对比。
      
        将这些感受记下,是害怕在习惯某种环境之后,丧失了新鲜的观感,敏锐的触觉。
      
        1.天是灰色的
      
        这是范晓萱歌词中的一句,当然那更多的是心情写照,小女子对恋爱得失的感慨。
      而再次看到北京的天空,不得不承认这方天空下生活的人们多少有些“不幸”。到家
      一个礼拜,愣是没有见过一天蓝天,让我不由得心生怀疑,难道北京就这么不欢迎我
      回来?要不为何一直阴沉着脸?好不容易盼来一个蓝天,那天空的蓝色还是蒙着一抹
      暗灰。相形之下,英伦那蓝得通透的天空,美得近乎不真实。一贯生活在这方天空下
      的人们,几乎无法想象明信片上的美景在那样一个国度其实是触手可及,不需要专业
      摄影的技巧,任谁都能捕捉到那令人沉迷的纯净。而传说中的“雾都”,要么是误读,
      要么是脱胎换骨。
      
        2.外国的月亮更圆
      
        原本是用来讽刺崇洋媚外的行径,没想到成了出国后观察的真实写照。牛津的夜
      空,繁星满天,明月皎洁。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北极星代言着坚守。原谅我天文知识
      的匮乏,只认识这寥寥几颗星。可这并不影响我观星的热情,每每抬头仰望,都想跃
      身于星海之中。北京的夜空,如果可见星辰闪耀,便会感谢上天的格外恩赐。大部分
      时候,地面的灯火比天上的繁星更为热闹,人们忙着从一个盒子钻进另一个盒子,办
      公室、汽车或地铁、饭店、KTV 、住所,少了抬头观星的闲情逸致。
      
        3.红灯停绿灯行
      
        一直以来,英国给人的刻板印象是恪守原则,等车排队,凡事预约。可是身处牛
      津却发现,似乎只有外来的游客才会死等信号灯,本地人则是见缝插针,“权变”思
      想也甚是流行,和国内状况并无差异。只是,牛津的信号灯虽然设计复杂,但等下去
      总还是可以通过的,而且确保绿灯时不会有其他方向车通过,保证安全。而回到北京,
      在家附近的立交桥下,眼睁睁看着绿灯亮了又灭,那人行横道愣是走不过去,左拐弯
      的车川流不息。
      
        4.家园
      
        家在北京,但不能说那是家园,更合适的称呼是住所,一个可以停留栖息的地方,
      却不见得可以休养生息。那也不过是一个盒子,也许装饰得华丽,却仍然是一个盒子,
      仅此而已。刚到牛津的时候,很难理解房东一直不停歇地“折腾”他们的房子和后院
      花园,粉刷,翻土,种树,养羊,我看得都累。但现在,似乎慢慢可以了解那份心情,
      自己的“家园”,自己经营的心境。
      
        并无意强调外国的好,现时存在的差异也并非全由人为因素造成,地理结构不同,
      气候条件迥异,文化背景分化,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通通都是形成差异的非人力
      可以改变的外在因素。对比的意义,是意识到外面世界的存在,思考未来努力的方向
      和可能性,而不是盲目沉醉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喜悦之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