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差异备忘录
      
        Fri.Sep.29 2006
      
        1.过马路
      
        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说过马路要先停后走,左看看,再右看看,二十多年,习惯成
      自然。而到了这边,汽车靠左行驶,方向盘在车右边,过马路该先右后左,概念是有
      的,可是每次过马路都是先左后右观察路况,结果好几次差点出现危险状况。习惯的
      力量还真是伟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改过来。到那时如果回国,会不会又需要重
      新适应呢?
      
        这边过马路大部分需要按钮等待变灯,两道虚线框出一个小区域供行人通过,而
      很少像国内那样会有很明显的斑马线。第一天在伦敦的时候,找了半天,就是不见斑
      马线的踪影。在牛津,住的地方附近有斑马线,路两边有灯一直闪烁,同屋MM告诉我
      汽车经过这个区域是一定会避让行人的。
      
        2.“对不起”“谢谢”不离口
      
        上车买完票说“thank you ”,下车说“thank you ”,超市结完账说“thank
      you ”,总之,对于别人给予的任何帮助说谢谢,即使很小,比如只是在路上移了半
      步让下路而已。相反,给别人造成一丁点儿麻烦就说“sorry ”,比如在路上碰了一
      下旁边的人,挡了一下路。
      
        3.举手示意
      
        过马路时招招手,既表示自己要通过,又是向避让的司机表示感谢。乘车时招招
      手,示意司机停车,自己要上车。
      
        4.搭公车
      
        和国内不同,英国的公车站牌会标明每班车的时间,当然,并不见得每班车都准
      点。可是,英国的站牌上并没有像国内站牌那样标明每站站名,车票价钱如何计算。
      车上没有报站系统,如果没有人按提示钮表示要下车,站台上也没有人招手示意要上
      车的话,很多站司机就不停了。另外,和国内公车很不同的一点,这边的司机会根据
      堵车状况改变行驶路线,当然,会事先征求乘客的意见。这些不同给像我一样的外来
      者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公车司机良好的服务态度往往会化解所有这些不便,他会回答
      你的问题,耐心为你指路。司机和一些乘客似乎很熟,上下车时朋友般的热情打招呼,
      说两句家长里短。
      
        5.lovely
      
        到了这边,随处听到的形容词就是“lovely”,类似于大学里的我们习惯用“郁
      闷”形容所有负面情绪,在这里人们用“lovely”形容一切正面的效果,不论对物对
      事。赞许,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习惯。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