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杨名权(1)
      
          “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张渝州学院从一个家电维修培训班,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拥有万人规模的民办高
      校,其间的历程对于一位20年来亲历亲为的掌门人,必定十分难忘。学校在长期的
      发展中是怎样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杨名权办学之前我做了两三年的民办教师,后来到中山大学进修了电子专业,
      曾在江西钢厂做技术维修,后来决定自己创业。1983年我创办了家电维修培训班。
      当时社会上有一大批初高中毕业生,找不到就业的门路,我们的培训班很快吸引了
      这些年轻人。当时,我们只用张贴几分钱的广告,立竿见影,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那时的广告还很少,我自己亲手刻光盘、油印,可以说我们开创了江西广告的先河。
      
          刚开始我们对每个学生收50元钱,不久就有了几千元,这在80年代是很了不起
      的。可以说做到了低投入高产出,一路做得很顺当。1988年,我们创办了新余第一
      所民办学校“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
      
          我们一直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培训,学生一毕业马上就送到沿海去,所以从1988
      年到1992年我们一直很火。1988年以前,江西人的意识还很封闭,尤其是女孩子出
      外打工的很少。1990年全国才出现民工流动的高潮。现在国家倡导的转化农村剩余
      劳动力,对进城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我们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把农村初高中毕
      业的有志青年组织起来进行培训。
      
          我们有一整套的办学理论。“办学方向瞄准市场”。首先瞄准的是深圳市场,
      我们向特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电子技术人才;第二瞄准的是职业教育市场,它包括三
      个内涵,职业技术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跟踪市场”。我们盯深圳盯得非常紧,20世纪80年代深圳需要的是劳动
      密集型、加工型人才,1995年我们首届大专班学生200 多人,9 年过去了,现在大
      部分都是厂长、经理,资产过千万,非常有成就。90年代深圳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
      现在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的高新技术人才,这些年我们学校根据深圳的发展变化也不
      断调整专业课程。
      
          “学校工作围绕着服务”。我们很早就提出“教育就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
      服务一切学生。我们办教育就要树立服务意识,学生是消费者,花钱购买你的教育
      产品和教育成果。因此,我们提出三大服务:服务老师、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作为一个校长,每天面对的事可谓千头万绪。但我们抓三个环节,“抓得来,
      稳得住,送得出”。“抓得来”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怎样才能稳得住?只
      要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巩固率。现在有些学校的流失率非常之高,甚至达到30%
      多,而我们巩固率已经达到95% 到97% 。“送得出”是我们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我
      们开创了民办高校推荐就业体系的先河,率先将培训和就业融为一体,做到学有所
      用,用有所长。现在我们基本上100%可以推荐就业。
      
          张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呈现区域化的势头,形成了西安、江西和北京三足
      鼎立的格局。和其他地区相比,江西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似乎就是学费低廉。
      
          杨名权对。我们打出的旗帜是要办平民大学。我曾说过,江西的学校和西安相
      比有几大异同。首先说相同点,西安有众所周知的“五强”,我们江西也有,比如
      蓝天、大宇、渝工、航天、江西服装。江西还有一大优势,我们的就业主要面向沿
      海地区,所谓“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在这点上比西安有地缘优势。说到不
      同点,我们江西办的是平民大学,相比而言,西安办的是贵族大学。西安的学校可
      能会有异议,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拿学费来说,我们一年收3000元,他们则收五六
      千。
      
          “我们已经步入外延和内涵发展并进的阶段”
      
          张从1998年到2002年,渝州学院组队参加江西省大学生电子( 电脑) 大赛连续
      五届夺得大专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实现“五连冠”。不仅如此,2001年全国大学生
      电子( 电脑) 现场设计大赛,作为参赛队中唯一的民办高校,一举夺得第三名。大
      家都知道,渝州学院是以工科为特色的,现在有不少民办高校也都设有电子、计算
      机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很感兴趣的是,渝工为什么在专业特色上能够做出如此出
      色的成绩?
      
          杨名权我们学校有办电子专业的历史,从办学开始就以此为主打方向。从教学
      上说,我们一直也很重视。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电子行业的前景十分看好,
      这个行业在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是无止境的。就拿手机来说,先有模拟,后有
      数字,现在又有彩屏。所以,前几年深圳需要的是录音机方面的技术人才,后来是
      电视,现在对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需求很大。可以说,我们是以电子起家的,有这方
      面的传统,又有这方面的优势。
      
          张工科学校在资金的投入上无疑很大,而且对师资的要求也更高。那么,能否
      谈谈渝州学院在师资力量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上怎样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杨名权现在,很多民办高校都致力于外延式发展的道路,就是专业越多越好。
      我们学校经过20年来的发展,已经从外延式发展逐渐转为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方向,
      可以说已经步入外延和内涵发展并进的阶段。我们的老师一部分来自附近企业的工
      程师、退休教师,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学校自己培养的高材生,他们专业基础扎实,
      又有实践经验,在教学上都是一把好手。
      
          张刚才您谈到渝州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地市级城市中规模超万人的民办高校,
      20多年来走了一条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之路。不同于一些学校经历的大波大折,渝
      工的发展似乎相对比较平坦,是不是这样?
      
      
      
          杨名权其实我们学校的发展也不能概括为“追赶型、跨越式”,但也谈不上非
      常顺当,应该说是稳扎稳打,整个学校还是走过了起步、发展、壮大、上规模、创
      品牌的阶段。现在应该说是我们创品牌的阶段。从规模上说,我们比那些后来居上
      的学校要小些;但从学校特色上说,又比那些学校更为突出。在教育问题上,我认
      为同样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不一定能说明质量,但在现阶
      段规模是前提,规模是效益,尤其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之间的关
      系。不能过于追求规模,按照国外的标准,民办大学最具竞争力的规模应该是12000
      —18000 人之间。作为我们学校来说,一直争取规模和质量并进,到今年9 月份力
      争达到16000 —18000 的生源数量。
      
          张规模和质量的关系问题在民办高教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您刚才谈到渝州学院
      的发展将保持在12000 —18000 人的规模,是否意味着达到18000 人的规模时将保
      持稳定,从而致力于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呢?
      
          杨名权民办高教的发展也有一个从粗放型到密集型发展的过程。作为现阶段的
      民办大学,首先还是确保生源问题,要争取规模,这关系到生存问题。但是等到办
      学条件越来越好,不再负债经营,就应该将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现阶段的民
      办高校,几乎都是负债经营。我们学校从租房办学到滚动积累,1999年以前几乎没
      有负过债,2000年开始我们就负债经营、融资发展,2002年我们就结束了租房办学
      的历程。
      
          “我们正在设想建一个职业大学城”
      
          张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在建大学城,如东方大学城,它是个后勤服务的概念。您
      在2003年曾提出创建渝州科技职业学院万亩大学城的设想,这是基于什么考虑?这
      个设想能否付诸实施?
      
          杨名权我们提出的是建一个“职业大学城”,突出的是“职业”两个字。我们
      从1983年开始办学,可以说开创了新余乃至整个江西民办学校的先河。90年代我们
      带动了新余市民办教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到了2000年,新余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
      不断发展壮大。当然,这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去年评选的十大万人民办高
      校中,我们是唯一的地市级城市中超万人规模的民办院校,被称为“新余现象、渝
      工效应”。新余是个人口仅80多万的小城,现在民办学校多达70多所,光民办专修
      学院就有7 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独特的“新余现象”,而这种现象是由渝工的效
      应带出来的。
      
          我们曾对民办教育的前景作了调研并预测,发现2003年到2010年是我国人口出
      生高峰,尽管高校在不断扩招,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就新余来说,
      高中阶段的教育出现了“瓶颈”,初中毕业生的就业又遭遇难题,自然就为职业教
      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余有地理优势,“对接长珠闽”,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
      另外,新余是个不发达城市,便于提高生源的巩固率。正是有这几个前提,我们这
      几年的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所以,我们向市政府提出,要建一个万亩职业大学城。
      通过调研,市政府也肯定了我们的设想是“高瞻远瞩”的。
      
          建设万亩大学城的设想与新余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路是相一致的。新余民
      办教育发展起来后,尤其是渝工壮大后其影响力不仅辐射到周边地区,而且是全国,
      这对新余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所以,市政府对此十分扶持,准备
      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将借鉴北京东方大学城的一些做法,比如
      在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上将采取社会化、产业化的做法,以实现资源共享,学生
      宿舍也采取后勤社会化。现在有一种论调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但我认为,非义
      务教育以外的部分可以采用产业的方式来运作。
      
          张听说这个万亩大学城还将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园区或产业园,能否介绍一些具
      体设想?
      
          杨名权大学城的建设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
      应用型人才?就是理论够用为度,动手操作能力强。因此,在大学城中需要建一系
      列相关的、配套的实验基地。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创新传统教育
      模式。原来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就业型的,这种就业是“填补型”的,那么现在我们
      要紧跟国际市场的发展,要变就业型教育为创业型,这是当今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
      潮流。我们创出一个企业,就创造了一大批的就业岗位。所以,在大学城建立科技
      园区,就是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条件优厚的平台。同时,也吸引、倡导我们以往的毕
      业生回到科技园区创办实体,正所谓“引凤出巢”。本着“产、学、研”一体化的
      思路,我们还在深圳创办了一些实体,主要生产卫星定位系统,去年才开始启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