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气勃发周延波(4)
      
          【思源大事记】
      
          (1)1998 年7 月1 日,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西安思源学院成立。
      
          同年8 月31日,一个多月的招生工作圆满结束,思源迎来了第一批新生400 余
      人。
      
          (2)1999 年8 月31日,思源共招收新生1600名,在校生人数首次达到2000多人。
      
          同年10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秋季考试,平均通过率为67% ,本年度再次位居
      陕西省同类规模院校第一名。
      
          (3)2000 年7 月20日,顺利迁至白鹿原新校园。
      
          同年8 月1 日,思源共招收新生5000人,其中包括学历文凭考试类学生100 多
      人。
      
          (4)2001 年6 月中旬,春季自考通过率再次名列前茅,这是思源第6 次位居陕
      西省相同规模院校第一名。
      
          同年9 月23日,2001级近万名新生举行开学典礼。
      
          (5)2002 年4 月3 日,思源被授予“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称号。
      
          同年6 月20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西安思源职业学院”,思源被
      纳入全国高考统招序列。
      
          同年7 月中旬,参加“中国首届民办高校就业之星”评选,在评出的30名就业
      之星中,思源毕业生姜华、杨光磊、杜晨榜上有名,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
      
          同年12月13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在思源举行“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挂牌仪
      式,全国首家“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花落思源。
      
          (6)2003 年5 月28日,思源成立创新教研室,标志着学院的创新教育已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同年9 月30日,秋季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学院共报到新生7000余名,在校学生
      共达2 万人。
      
          【少帅放言】
      
          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的民办院校,在发展中时刻面临着竞争的压力,那
      么如何在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民办院校发展的关
      键。
      
          一创新意识造就思源模式
      
          西安思源学院在1998年决定走出西安交大办学时,就清醒地认识到,民办高校
      正处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在民办高校群雄而立的西安,靠滚动积累式发展,循序
      渐进,难有大作为。必须借鉴世界知名私立大学的办学经验,用创新思维的模式盘
      活我国民办教育蕴藏着的巨大的潜力资源,以超前20年的眼光来规划学院的整体发
      展思路。
      
          香港科技大学的创立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很大,它从1986年开始筹建,1991年开
      始招生,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学术水平上超过了有90年历史的香港大学和30年历史
      的香港中文大学,为什么呢?因为建校之初就采用了全新的创新体制,建立了有效
      的融资机制。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指出:建立一所全新的大
      学,比改造、创新一所旧的大学可能见效更快。这是因为,一所全新的大学可以免
      去许多旧体制下的束缚与包袱,以及各方面的不必要的干预。
      
          思源学院以股份制运作,通过银行融资借贷的方式,以50万元启动资金起步,
      短短的四年时间,建起了占地1200多亩,拥有20多万平方米的气势恢宏的一流校园,
      从创办之初的400 多名学生,到现在的全日制在校生17000 多名,一跃成为全国十
      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并于2002年纳入了国家统招专科计划,在思源学院的基础上
      建立了“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思源学院的校园设施是用超前20年的发展眼光来规划设计的。它的超前性、规
      划的合理性,令很多到过思源学院的高校领导、学术专家无不交口称赞。如果当初
      沿用兄弟民办高校的滚动积累的模式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思源学院的规模和效益。
      滚动积累发展的模式在80年代、90年代初期,在市场机制尚不成熟时期,租几间教
      室,找几个高校退休教师揭竿而起,可以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求生存、
      求发展。而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的市场经济已步入成熟期,仍抱着这种模式
      不放,就难免被淘汰的命运。思源学院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从民办高校领域中异军
      突起,正是吸取了一些新建的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
      践和超前的眼光,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就了思源模式。
      
          二创新意识造就思源特色
      
          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及校园硬件设施是生存发展的前提,而教育质量对普通
      高校来说是声誉,对民办高校来说是生命。“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
      也”。民办高校只有较大的规模、一流的校园和大楼还不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
      带头人、首席专职教授、特聘专职教授及一批双师型的专职教师队伍,并逐步改变
      那种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结构模式。我们认为基础课和专业
      基础课应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结构,这种结构将有助于教学
      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可建立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
      师为辅的师资结构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各占50% 比例为宜。民办高校要培养综
      合实用型人才,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理念。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在
      校生吸收学习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民办普通高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思源学院的前身是西安交通大
      学机械工程学院培训中心,它拥有的理工类专业的工业工程、机电一体化、物流管
      理是西安同类民办高校所少有的、一些普通工科高校也少有设置的专业,而思源学
      院的专业设置、师资、人文气质又与西安交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机电一
      体化专业为例,31位教师中,就有教授6 人,副教授18人。思源学院聘请的两位中
      科院、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专职首席教授、专职特聘教授基本以理工科为主。
      理工类专业可以说是思源学院区别于其他同类民办院校的优势。在2002年毕业生分
      配时,当全国普通高校尚有36万本专科生处于待就业状态时,而思源学院的工业工
      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被陕汽总厂等企业抢聘一空。民办高校的发展要采
      用创新的方式,每个院校应力争在若干年内打造若干个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以实
      力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三依靠创新教育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办高校要创立适合自己的教育体制,要大胆改革旧的应试教育制度,必须更
      多地考虑学生的就业。由于思源学院从成立之初是以自学考试学历教育为主,是一
      种典型的应试式考试。我院为弥补自学考试应试教育的缺陷,早在几年前就在学院
      开展了课外学术创新活动、数学建模活动。根据2001年统计,建校三年来,有50% 
      以上的学生都参与了科技创新活动。进入2002年,创新能力课程被排入了统招专科
      生和全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2002年12月1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思源学
      院“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挂牌仪式的举行,创新能力中级认证培训在思源学院
      正式拉开帷幕。到目前为止,两期已培训了3600名学生。通过培训,在学生中涌现
      出了许多创新建议、小论文及科技创新小发明,其中,一批富有创意的革新发明,
      经老师指导提炼后,将正式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学生中的科技创新活动又进一
      步促进了学科建设,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互动式教学,“研究型”授课等创新
      的教育模式,使毕业生和在校生整体素质进入企业后的初始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显
      著提高。
      
          在思源学院,热爱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中时
      代偏科,其中不乏计算机网络高手、电子技术高手、作家苗子、具有音乐表演艺术
      天赋的苗子,按照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他们大多与传统高校无缘。我们要用科技
      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潜能,给他们以机会,锻炼才能,增长见识,找回自信。
      
          创新教育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建设,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互动式”教学、
      “研究型”授课等创新的教育模式。毕业生整体素质,进入企业后的适应能力、实
      际工作能力显著提高。2003年在全国进行的“首届民办高校就业之星”评选活动,
      在全国共30名获奖者中,思源学院就有3 名同学入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同
      学们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综合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更适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社会各界对复合型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创新是思源超常发展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思源的教育特色。短短的四年,思源
      这所新型的学院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综合实力进入了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
      校的行列,创新使思源人有了更高的品位和追求。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创新教育
      科学机制的创立者。
      
          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在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曾谈到:“牛津
      大学平均每周都有一个专利产生,两个月产生一家公司,一般说来,平均每七个专
      利可以成立一个公司。”教学型大学也应提倡师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思源学院虽
      然把学院本身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但把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到教育体系中去,无疑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能力,下一步,思源学院准备将创新能力的培训贯
      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 摘自周延波《民办高校要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