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秀才为何要告官
      
          小白菜嫁给葛品连以后,因丈夫长得像《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而她貌美如潘
      金莲,人们又叫她“毕金莲”;又因丈夫是做豆腐的,也有人叫她“豆腐西施”。
      
          秀才为何要告官
      
          葛品连与小白菜定亲后,家里的房子不够住,于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暂时
      在喻敬天家成亲。喻敬天家房屋狭窄,久居不便,于是葛品连夫妇打算在外面另租
      房屋。恰好这时县城内澄清巷口西首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请沈体仁修房子,房屋修好,
      除了自居以外还有一间空屋子。葛品连便托沈体仁向杨家承租,月租1000文。
      
          这户姓杨的人家世代居住在浙江余杭县,以养蚕种桑为业,家境小康。主人杨
      乃武,字书勋,又字子钊,排行老二,人们都称他杨二先生。20多岁考取了秀才,
      30出头又中了举人,令街坊邻里羡慕不已。杨乃武有个姐姐叫杨菊贞(淑英),出
      嫁不久,丈夫就去世了,青年守寡,便住在娘家。杨乃武在襁褓之中,便由姐姐照
      看,因而姐弟感情深厚,如同母子。后来杨乃武娶了城中詹家的女儿詹彩凤为妻。
      詹家在城中,也是家小乡绅。詹彩凤是一位勤劳节俭、善良贤惠的妇女,种桑、种
      地、养蚕,终日劳碌。杨乃武性情耿直,平日看到地方上不平之事,总是好管多说,
      伸张正义,又常把官绅勾结、欺压百姓等事编成歌谣,对官府见不得人的弊端进行
      了大胆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对于官府来说,杨乃武是一个“刺儿头”式的人物,
      有一支厉害的笔,又有举人的头衔,因此,本来就与杨结仇的县官刘锡彤对其更加
      痛恨,一直俟机报复。
      
          刘锡彤原先只是余杭县城外一处关卡的九品小税吏,掌管着来往商客的船只课
      税之权,对老百姓的正当买卖也是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引起了当时还是秀才的杨
      乃武的愤恨,早就打算为乡亲们出出气了。正巧当地修桥铺路,需要派人到杭州府
      去采购基建材料。杨乃武急公好义,即自告奋勇到杭州府去走一趟,顺便拜谒在杭
      州任知府的老师。杨乃武到杭州府购置建材装完船只后,乘拜望老师之机,请知府
      出一份免税的公文,用以对付刘锡彤。杨乃武押运货船回到余杭关卡时,既不对查
      税的税吏讲明船上是为公益之用的建材,也不出示杭州府免税的公文,却佯称自己
      是商船,暂将货船停泊抵押,自己回去取税银。杨乃武在再去杭州府的途中,悄悄
      将杭州府发的免税公文拿出来用双手拧成两截,一截立即销毁,另一截揉揣在怀里
      去见自己的老师。他诬称“刘锡彤扣船敲诈,见了免税的公文欲夺取撕掉,幸亏自
      己抢得快,才抢到这半截”,说完从怀里取出剩下的公文呈给知府过目。知府看后
      大怒,认为有州府免税公文证明杨乃武是为公益办事,刘锡彤竟然也要敲诈勒索,
      立即发一火签,将刘锡彤的税吏免职。这位九品官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的红顶
      子就被摘掉了。后来得知是当地的杨秀才从中捣鬼,刘锡彤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
      报仇雪恨。他到北京花了五千两银子,捐到了余杭县县官的职位,从此对余杭百姓
      更加横征暴敛,疯狂剥削。仓前镇是漕米集中的地方,百姓完粮,陋规极多。交银
      子有火耗,交粮米有折耗,量米的时候还要用脚踢三脚。受欺负的都是些中小粮户,
      他们叫苦连天。于是杨乃武代他们交粮米,又代他们写状子,向衙门陈诉粮胥克扣
      浮收,请求官府剔除钱粮积弊,减轻粮户额外负担。仓前镇收粮官何春芳反咬杨乃
      武一口,说他鼓动农民抗粮不交,代农民包交漕米,从中渔利。县官刘锡彤立即传
      杨来讯问。杨据理力争,刘理亏,便说他吵闹公堂,目无王法,将他驱逐出去,而
      钱粮之舞弊如故。杨乃武愤愤不平,于夜间在县衙的墙上贴上一副对子:“大清双
      王法,浙省两抚台。”因为清朝明令禁止量米时用脚踢,抚台也有布告,溢出的米
      准许粮户扫取,但是余杭县却仍旧不改。经历这件事,刘锡彤恨不得将杨乃武碎尸
      万段。不久,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节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