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在日本养牛的留学生
      
        “升官”和“上学”两条路摆在1991年27岁的王靖宇面前,你说他该怎么选择?
      机会没有的时候,王靖宇成天只和公牛、母牛的生殖器打交道,他也没有觉得不快乐。
      当机会同时来到他生命里的时候,他犹豫了。他自己的原话是:“当时,挺……挺矛
      盾的。”
      
        ■市委书记说:可以不考虑当官
      
        先说“升官”。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文化程度在岗位上的年轻人并不很多,
      因为这个国家长期没有正规培养大学生了,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那时候的大学生
      “吃香”,尤其是国家开始倡导行政官员“知识化”与“年轻化”的时候,王靖宇正
      赶上了这个机会。
      
        王靖宇出现在了组织部考察的年轻干部名单里,并且经过认真考察,已经确定让
      他当“科技副镇长”。镇长可能算不得大官,还只是个“副”的,但是,这却表明王
      靖宇可以由此步入仕途。我离开大连的那天,王靖宇从吉林来了一位大学同学,就已
      经做了多年的官。我以为做官就没有搞学问,结果人家还是“博士”,“仕途”与
      “学位”一样没少!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因此,“当官”对年轻的王靖宇是有诱
      惑的。
      
        再说“上学”。王靖宇在大学时代就渴望做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可是因为结婚生
      孩子,人工受精,他把这个理想忘掉了。而到了1991年,有个全国出国培训班,给了
      吉林五个名额。重新燃起了王靖宇的学术理想。这次,还是出国留学!他毫不犹豫就
      参加吉林的考试,是省里的第一名。继续到苏州参加全国的考试,又获得全国的第一
      名。
      
        以这样的成绩,即使最后派一个人出国留学,也非王靖宇莫属。但是,在培训班
      上,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好好学习。但是一考试,比认真学习的人都好。王靖宇说
      过,他在大学时候就不好好上课,甚至有一门课从来不去。同寝室的一个哥们学习认
      真,王靖宇就每天课后借人家笔记看。结果,考试分数他比人家高出很多,大家很诧
      异他为什么可以如此!在这个“应试大国”里,王靖宇首先占了自己是个“考试天才”
      的光。
      
        “当官”和“留学”,选择哪个?再不是“你别无选择”的年代了,可是,王靖
      宇该怎么做?
      
        正当他不知道该选择“升官”还是选择“上学”的时候,一天,他领着三岁的儿
      子乘坐公共汽车,因为儿子小,就有人给让座,一看,是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还坐公交车?”
      
        “是……是啊。那个市委书记,不……不错。”
      
        王靖宇认识市委书记,现在人家又给孩子让了座,他就与人家聊起了天。“最近
      怎样?”市委书记问。
      
        “有……有点烦。”可以想见,王靖宇的脸一定发红。
      
        “为什么?”书记倒是挺有耐心。
      
        王靖宇把自己的矛盾告诉了市委书记。书记微笑着,表面上很谦逊,语气也似乎
      是商量的口吻,但却是胸有成竹的态度。书记说:“当副镇长嘛,也可以。”顿了顿,
      “不过,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对整个人生来说,很重要。比如到了我这样的年
      龄,假如也想出国留学,就不行了。什么都记不住啊!”
      
        市委书记没有替王靖宇拿主意,但是,他的表达有明显的倾向性:主张王靖宇放
      弃眼前的“副镇长”诱惑,赶紧下决心“留学”去。
      
        ■人在广岛
      
        王靖宇当时在九台上班,畜牧师职称,工资是113 元。而公费留学,每个月可以
      获得十一万日圆。而由此展现在他前面的广阔的道路,远远不是一个副镇长的职位所
      可以换取的。王靖宇多年后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听了市委书记的话之后不久,王靖宇到了日本。这一年,他27岁。
      
        他所在到的城市是广岛,一个深深地被伤害过的城市,和他后来定居的城市——
      大连一样,有屈辱感。1945年8 月6 日,美国把一颗原子弹扔在了这里。四年后,在
      这里成立的国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宣布,他要把这个大学建立一个“自由和平的大
      学”。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广岛札记》中写道:“那些似
      乎真正的‘广岛人’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
      直接地给了我勇气;反过来,我也品尝到了因儿子置身于玻璃箱中而深藏在我心底的
      精神恍惚的种子和颓废之根,被从深处剜了出来的痛楚。而且,我开始希望以广岛和
      真正的‘广岛人’为锉刀,来检验我自己内心的硬度。我是在战后的民主主义时代接
      受的中等教育,在大学里以法国现代文学为中心,学了语言学和文学,而且,我作为
      刚刚从事写作的小说家,就在日本和美国的战后文学的影响下活动。我是一个个人历
      史如此短暂的人。我希望把自己理应具有的独特的感觉、道德观念和思想,全都放到
      单一的‘广岛’这把锉刀上,通过‘广岛’这个透镜去重新加以检验。”
      
        27岁的王靖宇,来到了广岛,广岛这把锉刀怎样来锉造一个异国青年的理想呢?
      
        王靖宇说中国话的时候略有结巴,我不知道他说日本话的时候是否也会结巴。
      “自由和平”与深深的伤痛,他会从广岛进入历史的思索。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背景,他对于“自由和平”及“敬业报国”便有了更深
      的理解。他个人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就敢大胆地反对“党员利用上班时间开会”。
      王靖宇的理由是:“我们大家都在工作,一些人开会去了。那么,其他人是不是也可
      以以开会为理由而不工作?”王靖宇告诉我,只要他人在大连,就没有休息日,天天
      钻在实验室。他对自己与环境有清醒的评价:“现……在,找一个像我这样拼命工作
      的人,很……很难!”
      
        回到1991年,在日本的王靖宇每个月有公费十一万日圆。这么多钱了,他还尽可
      能地节约。除了吃饭,他并无太多的花项。几千元的房租和几千元的伙食支付之后,
      每个月竟然还可以剩下十万日圆!
      
        课余时间一向勤劳惯了的王靖宇也不愿意闲着,他去找点零工打。结果,一年之
      后学满回国时,他竟攒下一百五十万日圆。在当时,这笔钱相当于十五万人民币。
      
        ■万元户
      
        揣着十五万块钱回到家乡,对一个过去每月只能挣到113 元工资的畜牧师来说,
      一定有“我有钱了”的感觉,毕竟他的钱在当时的中国算笔巨款。
      
        有了钱的王靖宇从国外回来了,给亲戚们买点电器,送点现金,于是,巨款的三
      分之二没有了。不过,最后剩在自己手里的还有五十万日圆。
      
        是在老家的旧轨道上过“万元户”的生活,还是继续赴日本深造?王靖宇没有想
      得特别清楚。从他个人的兴趣与理想来说,他想学“动物行为学”,这是童年时代的
      兴趣,是大学时代的梦想。他不仅想知道动物的生理,还想知道动物的心理,并利用
      动物为人类造福。
      
        王靖宇给广岛大学的动物行为学教授伊藤敏男写信,表达了自己想继续从事动物
      行为学学习的愿望,对方就给他打电话、寄资料。同时,他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没有多
      少钱了,不够自费留学的困境。
      
        伊藤敏男是这样回答王靖宇的,他说:“钱是次要的,青春就是钱。”
      
        教授还透露,日本文部省有奖学金,最少每个月会给三到五万。现在孟加拉国、
      印度尼西亚的学生都已经提出了申请。
      
        ■翻译错了两处,却赢得了机会
      
        青春就是钱,可是青春只有一次。1993年,王靖宇已经是要奔30岁的人了。在青
      春的末梢上,犹豫不得。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他人生第一次向人借了钱。给他钱的
      是他的同学,五十万日圆。即使有了钱,也必须通过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不曾在考试
      中失手的他,这次行吗?
      
        怀着忐忑,更怀着梦想,1993年9 月13日,王靖宇再次离开东北老家来到日本。
      
        在到日本后的接下来的五个月的时间里,王靖宇一直在看书。多年后他回忆说,
      这是他一生中最疯狂地用功的一段时间。“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王靖宇回忆说,
      “当时的精神压力挺大的。如果考不上,实在太丢人了!”
      
        也许正是怀了志在必得的信心,王靖宇再次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没有失手。他
      成功地考取了广岛大学伊藤敏男教授的研究生。
      
        开学第七天,发生了一件事,这在王靖宇是个小事,但却在两年后影响了他的命
      运。而他在经历这件事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料这件事对他个人的重大意义。是一件什
      么事情呢?
      
        那天,来了一个国际粮农组织的人,用汉语搞一个大的讲座。可是现场缺翻译,
      学校就找到王靖宇,说:“你能不能去?”
      
        在长达一个小时,充满了专业术语的讲座上搞同声翻译,王靖宇翻译错了两处。
      多年后他还记得是两个什么词。但是,他的翻译却获得了学校的认可。校方工作人员
      默默地记下了王靖宇。在他们的意识里是这样认为的:王靖宇为学校做了件好事,将
      来学校有什么好的机会,就给这个中国东北来的年轻人!
      
        不过,王靖宇是在两年后才知道日本人的这些想法,并从中获益的。
      
        ■切菜,是一件无法忍受的事情
      
        还是回到1994年,回到王靖宇刚刚入学时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当时是,学是有
      的可上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实在不得已,王靖宇只好跑到一家学校附近的餐馆找
      份零工。当时他找到的属于他干的活计只有一项:切菜。报酬是每小时600 日圆。
      
        在案板子上,白菜,西红柿,菜花,土豆,滚来滚去。王靖宇举着菜刀,“丁丁
      冬冬”地面对蔬菜发狠,他的心里会不会隐约响起来自故土的歌谣:“大刀向鬼子们
      的头上砍去……”?切菜,这对一个喜欢研究动物的人来说,干起来实在是个苦差事。
      所以,王靖宇只干了20天左右,便逃之夭夭。
      
        这时候,他看到了一所“农业职业高中”的招聘广告:负责养牛、养猪、养鸡、
      养孔雀,日薪两万日圆。哈哈,这不正是最合适自己的工作吗?养动物曾经是,也一
      直是这个中国人的梦想,过去是兴趣,现在养动物可以挣钱,还是一笔可观的钱,王
      靖宇看到消息的一刻,就抛下手头别的事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了过去,他一
      定是用日语兴奋地对人家说:“我愿意干这个工作,请多关照!”话说完以后,眼里
      充满了对工作的期待。
      
        是不是他的日语有中国东北味?还是他向人家介绍了自己是中国来的留学生?反
      正第一次见面令王靖宇非常失望。接待他的中野先生冷淡地告诉他:“我们不要外国
      人。”
      
        “动物才不分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呢!干吗不能由中国人来饲养?”王靖宇很沮
      丧,他觉得这对他来说不公平,对动物也不公平。因为他觉得,只有他可以把动物养
      好。这所学校不选择他是有眼不识泰山!
      
        不过,沮丧中的王靖宇马上听到一个好消息:中野先生也是自己导师的学生。告
      诉他这个消息的朋友劝说王靖宇:“不要着急,请你的导师伊藤敏男出面,或许可以
      得到这个职位。”王靖宇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说:“日本人也讲人情关系。”
      
        果真,不久之后,王靖宇就到“农业职业高中”上班了,他的导师再次帮助了他。
      此后,他与日本动物打交道的机会远远多于与日本人打交道的机会。
      
        这段经历也让王靖宇更喜欢日本的动物而不是日本人。一方面,他是靠为日本的
      动物服务挣钱的,另一方面,日本的动物和中国的动物一样更通人性,反而日本人表
      面上客套得要命,骨子里看不上中国人。
      
        ■憨人福气,意外拿到国费继续上学
      
        到了1994年,王靖宇整30岁,他一边在一家日本农业职业高中饲养动物,一边在
      广岛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科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动物行为与能量
      的关系”。采访的时候,我主动提出想看看他的学位论文。一天,王靖宇拿了两本硬
      皮的书见我,一本是他的硕士论文,一本是他的博士论文。他说,硕士论文只有一本
      了,不能给我,博士论文可以给我一本。其实,无论什么论文,我都读不懂,更不用
      说是日语写成的科学论文了。但是我非常珍惜这本书,尽管不是公开出版物,却凝聚
      了王靖宇很多的思考。注视着却无法阅读的长篇巨著,我觉得可以在朦胧中写另外一
      个科学论文,题目叫:《王靖宇博士的生产性与能量的关系》。估计写这样的文章也
      要做很多实验吧?不用把王靖宇放在实验室里观察,而是把他放在社会大舞台上研究?
      用表格和数据,能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的科学传记?
      
        从1994到1996这两年的时间,王靖宇告诉我他在那里“生活压力太大”。
      
        1996年,王靖宇的人生又一次走在了一个关键的坎上。是就此毕业回国与妻儿团
      聚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还是参加博士考试,继续学业?那时可能由于打工和学习两个
      方面都要对付,王靖宇感受自己承受的太多。于是这次他决定:如果有国费,他就将
      “动物行为学”这部书再念下去,如果没有国费,他就不念了。
      
        在这前一年,他申请过日本的“国费”,但是没有被批准。这次他不准备填写申
      请表了。导师了解到了他的想法,这样劝他:“你如果不填,就百分之百得不到国费,
      你填了,不一定百分之百得不到国费。”
      
        就在申请表填写的最后时刻,王靖宇拨通了学生科的电话,他要申请国费。但是
      他不对自己获得国费抱太大希望,他同时开始了在国内联系工作单位,并且有大学欢
      迎他回来。
      
        硕士毕业了,旧的要走,新的要来,学校有个例行的欢迎欢送会。欢送完毕之后,
      王靖宇和同学们组织了一次旅游。旅游回来,他接到了学校学生科的通知,要他去签
      字,文部省的奖学金给他!
      
        当时在日本有300 个中国的留学生,可是幸运之星再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
      不知道自己哪里比别人优秀,多方打听为什么学校选择了他,原来,学生科知道了他
      两年前刚到广岛大学的那次翻译,说,两年来还没有感谢这个中国小伙子呢,现在就
      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感谢吧!
      
        “有没有国费,差别特别大。”多年后王靖宇依旧非常感慨。没有国费,为了上
      学,王靖宇吃过很多苦。有了国费,他把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日本。一个月四十万,
      比国内副教授都挣得多。
      
        ■男人小金库,为未来准备着
      
        有了国费,而在职业高中养牛的工作,王靖宇也没有舍得辞掉。这样,他便成了
      一个比较有钱的人。
      
        一开始,他把自己挣的钱全部交到老婆手里,自己分文不流。妻子一个人在国内
      带孩子受了不少苦,他希望多给老婆点钱以示补偿。但是,后来他发现,钱交到老婆
      手里容易,再往出要就难了。
      
        一个日本朋友告诉他:“钱不能都给了老婆,男人得有自己的小银行。”
      
        王靖宇开始自己偷偷攒钱。不仅如此,他有时候还从老婆那里“借”钱。比如出
      差了,他回要一笔钱,回来的时候给老婆买个礼物,尽可能把礼物的价钱说得很高,
      他从中渔利。我在大连采访,多次见到王靖宇的妻子,一个诚实而朴素的人,被笨嘴
      拙舌的王靖宇从农业局忽悠到自己家,从九台忽悠到广岛,从广岛忽悠到大连。其实
      妻子什么都知道,可能因为彼此的爱,就这样一直从1987年走到了今天。现在儿子已
      经又像当年的王靖宇一样,成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了。孩子学的是“城市设计”专
      业。在专业的选择上,王靖宇没有干扰儿子,因为自己被父亲干扰过了,现在他不想
      延续这种干扰。
      
        “从老婆手里骗钱,这件事与导盲犬有什么关系?”读者可能要这样问。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关系太大了。没有王靖宇的小聪明与他妻子的大智慧,没有
      他个人的小金库源源不断地支撑,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大陆会有一个导盲犬的培训中
      心,并且获得了成功!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