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开封(1)
      
          1992年9 月18日,雨,河南开封包公湖畔,开封博物馆。
      
          上午8 时30分,服务员马海娟、崔巧玲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打开博物馆明清宫
      廷用品展厅大门,准备迎接参观者。但一进门,她们大惊失色,展厅内一片狼藉,
      几个展柜已空空如也。
      
          8 时31分,开封刑警支队长张天增的对讲机“嘟嘟”地响了起来。
      
          “什么事?”
      
          “报告指挥中心,213 呼叫!博物馆明清宫廷用品展厅大量珍品被盗,请侦查
      人员速来现场!”
      
          8 时40分,张天增率侦技人员迅速抵达博物馆,马上展开勘查工作。
      
          随后开封市公安局局长武和平、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胡安太,也从不同地点
      赶到现场。
      
          经警方初步勘查,发现展厅中有8 个展柜被撬,69件珍贵文物被盗走,其中国
      家一级、二级文物59件。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缠枝莲纹盘、明弘治款黄釉瓷盘、明德
      化窑回纹三足炉、清雍正年间青花釉里红折枝果纹扁瓶等4 件一级文物是我国窑烧
      青花瓷器中的极品;而另外3 件一级文物,青玉山子、青玉佛手花插、青玉蔡柄活
      环匝等都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宫廷用品,其玉质之硬之纯,雕刻之精之细实为罕见。
      这些文物,精致脱俗,美轮美奂,实为国家瑰宝。按当时市场估价,失窃珍品总价
      超过亿元。
      
          开封博物馆内馆藏文物较多,其明清宫廷用品是该馆最珍贵的馆藏文物,可谓
      镇馆之宝。该馆自1988年10月1 日建成开放后,曾发生过十起失窃案件,其中文物
      被盗案四起,那四起案件中被盗的都是一般的文物,但是,这次被盗的文物不但珍
      贵,数量也惊人,确实令人震惊。
      
          在现场警方提取了红色平绒布、黑色票夹、玻璃刀、鞋印、撬痕等多种物证、
      痕迹。
      
          这是建国以来全国最大的文物盗窃案,也是继“蒙娜丽莎”盗窃案后的世界第
      二大文物盗窃大案!
      
          开封市公安局迅速将这一案件上报给河南省公安厅,公安厅又毫不迟疑地报告
      给公安部。
      
          当天,开封市立即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福润和市公安局党组书记
      吴国强为指挥员的侦破“9 ·18”特大文物盗窃案指挥部;河南省公安厅成立了以
      王济晟副厅长为组长的侦破“9 ·18”协调组。全省公安干警紧急动员,以刑警支
      队力量为主,从市区各公安分局直属科室以及交警大队、治安大队等调集了 200余
      名精兵强将,各路办案高手、侦查精英,齐集一堂。
      
          经过对现场初步勘查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国际文物走私大气候的把握,指挥
      部迅速制定了“立足开封,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伸向海外”的侦查方针。从现场
      勘查、物证排查、走访调查、赃物控制、社会发动五个方面入手,将参战干警分兵
      五路,以物找人,全面出击。
      
          现场勘查组经过连续几昼夜的奋战,共提取案犯留下的物证、痕迹12种109 件。
      通过对各种物证、痕迹的科技监测和经验分析,指挥部认为,这起建国以来全国最
      大的文物被盗案系流窜犯罪团伙跨地区所为,案犯在两人以上。
      
          从现场看,案犯对明清宫廷用品展厅及博物馆周围环境情况比较熟悉,事前经
      过多次踩点、预谋,因此案犯在开封必定有落脚点。
      
          从作案手段看,案犯属于高智能犯罪,具有撬盗经验、攀登技术、反侦查意识,
      且对文物、红外线报警器有所研究。
      
          直接进入现场的案犯有两名,一个身高1 70米左右,身体健壮,体态中等,
      年龄在25岁上下,此人作案时穿一双回力运动鞋;另一名案犯在1 72米左右,体
      态偏瘦,年龄约30岁,此人作案时穿一双弧型鞋。
      
          根据上述结果,指挥部下令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排查、走访,并紧急动员社会各
      方力量,提供破案线索。
      
          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各种信息接踵而来。
      
          包公湖鱼场工人吴玉柱反映:案发当日的凌晨1 时50分,他和同事顾保国等三
      人巡湖至中坑南环路包府坑加油站北墙外时,发现有一辆白色桑塔纳轿车停放在此。
      吴玉柱用强手电照了车牌说:“这是空军的车,部队的车还在这儿搞鬼咧。”因为
      前几天夜里巡湖,就发现一对男女在小轿车里发生性关系。
      
          “你根据什么说那辆车是桑塔纳轿车?”
      
          “我喜欢玩车,知道只有桑塔纳轿车的后尾灯位置最高。”
      
          “凭什么说是部队的车,空军的车?”
      
          “我当过兵,知道带红色‘K ’字头的白色车牌的车都是空军的。”
      
          “记得车牌号码吗?”
      
          “只记得中间不是一个零就是两个零,其余的数字记不清了。”
      
          专班民警为此又走访了许多到过博物馆及在博物馆附近工作的人。不久环卫工
      人杨长明也印证,案发当日凌晨3 时40分许,当他上班行至包公湖中坑南环路包府
      坑加油站北墙外时,发现那里停着一辆浅色轿车,因雨夜太黑,没看清车牌号。
      
          开封中司木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两名工人提供线索:18日凌晨3 点多钟,我们
      起床做饭,看到斜墙上有一个人。此人圆脸大眼,面色较白,很像歌星迟某。
      
          博物馆职工李娟和在此值勤的武警战士则提供了一条更重要的线索,据他们回
      忆:9 月初,有两个住在东京大饭店的年轻人曾三次到博物馆参观。其中一个自称 
      “武汉大学教授”,说来开封参加“黄河中下游研讨会”。第一次是9 月1 日下午
      2点多钟,“武大教授”独自一人到馆,进展厅前与武警和馆内职工聊了会天,询问
      了一些博物馆内夜间值班的看护情况。交谈过后参观了“明清宫廷用品展”,他好
      像懂文物,看得非常入神,在厅内停留一个多小时;第二次是9 月3 日下午2 时许,
      “武大教授”带一身高1 70米左右的男子再次来馆参观,因下午学习不开放,俩
      人没有进展厅,只在外侧参观了“石刻廊”;第三次是9 月17日上午,  “武大教
      授”再带一男青年第三次进馆到一楼北展厅参观“明清宫廷用品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