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调查
      
          1990  年6 月26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处级干部彭兰江率已离退休老将为骨干的
      刑侦干部,对哈市的团伙犯罪开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名称笼统而简洁——“社会
      治安调查组”。任务是,摸清犯罪团伙的情况,为彻底铲除这股恶势力提供强有力
      的证据。为不打草惊蛇,要求调查秘密进行。
      
          从这天开始,调查组成员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下属分局、劳改队、街道办事处等
      有关部门,仔细寻访,反复查证。但由于惧于这帮团伙的淫威,有的证人不敢作证,
      有时为取一证言需多次拜访证人,还需辅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一个多月过去了,犯罪团伙的脉络变得越来越清晰,就如鱼儿已经浮出水面,
      收网的时机就要到了。
      
          一个抓捕方案正在一次次修改并完成,确保万无一失。
      
          1990年8 月6 日,市政府某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又凝重,由傍晚到午夜,在
      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市领导和专案组的同志在推敲抓捕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短兵相接,双方都感到形势严重。
      
          罪犯们好像也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无所不用。
      
          “你是××局长吗,只要不抓人,你要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
      
          “××吗?小心,七天之内要你的脑袋。”
      
          “××,有本事的,半夜到松花江边会会? ”
      
          “小心让你家破人亡!”
      
          与此同时,他们把一些干部拉进舞厅、宾馆,“暖风吹得游人醉”,美酒伴着
      软绵绵的音乐,金钱和色相双管齐下,一笔笔交易谈成了。这当中,有的干部出卖
      情报,致使侦查工作无法深入;有的干部不以事实为依据,任意改变案件的性质;
      有的干部故意泄密,致使罪犯对抓捕行动计划了如指掌,办案人员的电话刚刚换过,
      第二天恐吓电话又在子夜响起。办案地点本来是保密的,但办案人刚刚出来,就有
      人尾随、跟踪,办案人员去取证,对方早已有人通报证人,如何提供证词……
      
          犯罪分子以为他们外有“打手”,内有“靠山”,有恃无恐,公然对专政机关
      叫嚣,谁要是敢动一动他们一丝毫毛,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