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体制外的NGO(1)
      
          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的仝志辉博士认为,在NGO 的推动下,政府的决策发生改
      变,这首先来自于政府的行政理念发生了变化。
      
          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
      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仝志辉认为,这正是怒江水坝这样的重大决策为公众意见所影响,从而得以改
      变的大背景。但是,在中山大学华南民间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刚看来,这些变化
      更像是一些偶然事件。他看到,即使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下改弦更张,但公众和NGO 
      的参与仍没有被纳入到政府的公众决策程序之中。
      
          对此,于晓刚感触尤深,“大众流域”曾经试图参加在云南举行的关于怒江的
      论证会,但除了一次作为列席者参加外,其余均不得其门而入。同样,NGO 也没能
      邀请到北京市的政府官员出席动物园搬迁讨论会。
      
          实际上,在更多的情况下,公众和舆论,与政府更像是各唱一台戏,政府有时
      候会听听外界的声音,但是否采纳全由自己。
      
          “自然之友”常务理事梁晓燕还指出,在中国NGO 的活动规则中,私人关系有
      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NGO 人士通常有较大的活动能力,通过一些渠道向高层传递
      信息,常常能改变事件的进程。
      
          “问题在于,政府的决策绝大多数还是不对外公开,外界并不知晓其过程,也
      难以确定到底是哪种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朱健刚说。他认为NGO 与政府间“不
      是一个博弈,它完全取决于政府的容忍度。”
      
          将NGO 纳入公共决策渠道之中,甚至给予资助,这在西方国家是为制度或法律
      所明确的。但是,正如汪永晨所指出的,在中国,NGO 仍然徘徊在社会的边缘,缺
      乏表达意见的制度渠道。
      
          不过,朱健刚仍然看好近年来这一连串事件的意义。他相信,这些个案将“由
      一个个事件,变成一个趋势。”
      
          第四节公民性特征〖1 〗一公民文化政治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
      反应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价值观、政治社会化等
      内容。比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
      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
      则等,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
      社,1992年版,第504 页。
      
          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对于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结
      构、政治运行过程等客观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式而
      存在的,是政治关系中心理和精神的反映。一方面,客观政治关系相当程度上支配
      着政治文化;另一方面,政治文化能够对客观政治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相对
      独立性和能动性。政治系统是以个体组成的,对于以政治个体或团体为研究对象的
      微观政治学,与以政治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政治学,政治文化可以作为两种研究
      层次的联系纽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政治文化的概念,将彼此无联系的个人的
      态度、动机,与政治系统的特征、运转之间建立联系。
      
          如导论中所述,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是中间阶层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
      我们研究中间阶层的政治文化,就是要分析其与政治稳定、政治发展的关系,也就
      是两者是否协调。无论这种关系是协调的,还是存在冲突的,我们都要弄清楚其范
      围、特征、机制与趋势等问题。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公民文化。在我们传统的话语系统里,我们更多地使用“人
      民”这个词。人民是政治用语,与“敌人”相对应,强调的是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
      相反,“公民”大多出现在法律条目中,并不是一个日常频繁使用的词汇。公民是
      一个法律概念,强调的是法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至于公民文化,则是一个政治学
      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政治心理学的概念。它所描述的是,从认识、心理上
      来看,民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既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又能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合
      格公民。
      
      
      
          公民文化是一种“理性——积极”的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
      理性,即公民有足够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信息和参与能力来进行政治参与;另一
      个是积极性,即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事务,在动机上认为具有政治责任,或
      认为政治与个人关系密切,利害莜关。公民文化的核心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既
      有政治参与能力,也有政治参与积极性。因此,公民文化也可以称为参与型文化,
      或者将这种政治文化类型称为积极公民文化。
      
          但许多学者认为,公民文化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的政治文化要比这种理想的
      公民文化复杂得多。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它们都是理想状态,
      现实中所存在的则是三种政治文化类型某种程度上的混合:参见阿尔蒙德:《公民
      文化》,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3 页。
      
          第一种,蒙昧型政治文化,或者将这种政治文化类型称为村民文化。公民就像
      一个古老社会中边远偏僻的村民一样,他们与政治或政府之间的彼此联系都十分微
      弱。从公民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对政治认知很少,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对政
      府无所要求和愿望,也不会对政府形成政治压力。从政府这个角度来将,对公民鞭
      长莫及,其政治行为对公民的影响很微弱,不必响应公民的政治要求,也不需要公
      民的政治支持。总之,这种政治文化是公民与政治彼此冷漠、相安无事的关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