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的作用(2)
      
          综上,在当前,教育背景对于想进入中间阶层的人来说成为一道必须跨越的门
      槛。教育的门槛作用可能体现在基本能力、素质培养的维度上,也可能体现在教育
      的学历资格维度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成为了培养中间阶层的大本营,大学毕
      业生就成为中间阶层的强大后备军。
      
          第二节膨胀中的拥挤空间〖1 〗一膨胀的力量当前中间阶层的阶层力量仍然不
      算强大。但中间阶层自身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其社会与政治环境的不断调适和变化,
      中间阶层的阶层力量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逐渐壮大的可能。参考发达或较发达
      国家的经验,中间阶层在社会结构中的比例可能会逐渐升高。无论中国的经济增长
      数字到底有没有水分、水分有多高,无论中国在经济增长中存在多少、多严重的政
      治、社会与经济上的深层次问题,当前城市经济所保持的高增长难以否认。中间阶
      层的比例和经济发展程度一般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这种经济的高增长为城市中间
      阶层的增长提供着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中间阶层正在以每年1 %的比率增长。
      1999年我国中间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预计到2020年,中间阶层有望
      达到40%左右,社会结构也将实现从“哑铃型”到“橄榄型”的跨越。这些数字考
      虑到了我国农村大多数家庭收入偏低的现实,综合了城市和农村的整体数据。如果
      只考虑城市部分,目前中国城市居民中有49%的家庭已经符合了中间阶层标准。参
      见《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报道,载于2004年3 月28日。虽然现有中间阶层
      的界定标准(上述的界定标准是家庭财产)、计算方法值得商榷,但中间阶层人数
      的快速增长却是有目共睹的。
      
          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培育中间阶层成为官方的经济与政治政策。中国共产党十
      六大报告在论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
      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如此郑重地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
      的比重”,还属首次。法律保障与政策激励必然推动我国中间阶层加速成长的态势。
      当中间阶层在城市中达到一定的比例、并且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中间阶层就成
      为无法漠视的政治力量。
      
          如前文所述,高等教育是当前中间阶层的门槛。进入高校,就等于跨过了这道
      门槛,成为中间阶层的后备。根据以往的观念,大学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大
      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毕业走出校门,就相当于从中间阶层的较低位置开
      始打拼,努力向上流动。可以认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阶层有这样稳定、明确而宽
      泛的培养途径。
      
          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展神速,逐渐建立了层次多
      样、形式多样、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整个社会转型
      的各方面需要。这种高速发展集中体现在高校的扩招上,特别是在近年来的教育产
      业化政策的带动下,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本部分的有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以及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 edu cn)上的有关
      资料。
      
          表5-11978 ~199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年份招生数(万人)在校生数
      (万人)毕业生数(万人)197840285 616 5198028 1114414 7198561
      9170331 6198657 2188039 3198761 7195953 2198867 0206
      655 3198959 7208257 6199060 9206361 4199162 0204461 
      4199275 4218460 4199392 4253657 1199490 0279963 7199592
      6290680 5199696 6302183 919971000317482 919981084340
      983 0 表5-21998 ~2004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年份招生数(万人)在
      校生数(万人)毕业生数(万人)1998108 4340983 019991597413484 
      820002206556195 0200126837191103620023205903413372003382
      51108 61877
      
          从表5-1 、5-2 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78年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
      阶段:1998年前的稳步增长期,和1998年之后的高速膨胀期。从1978年的每年普通
      高校毕业生165 万人,到1998年的830 万人,再到2003年的187 7 万人,增
      长了十几倍,速度是惊人的。1999年中国开始推行的高校扩招,使在校大学生人数
      4年内扩张了一倍以上,这被外国媒体描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大跃进”。到2003
      年,招生数达到382 5 万人,在校生积累已经达到了11086 万人。可以预期,
      未来的毕业生高峰会更加猛烈。
      
      
      
          其实,我们的上述统计数字仅仅限于“普通”高校的“计划内”招生,如果再
      将范围扩大到“宽口径高等教育”,这个数字会更加膨胀。按教育部的界定,宽口
      径高等教育在校生包括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
      科、学历文凭考试专科、电大注册视听生专科、网络学院本专科、电大开放式本科、
      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最为庞大,
      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002年的普通高
      等教育毕业生133 7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17 50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
      校生就已经达到559 16万人,比上年增加103 18万人,增长2263% 。全国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12677 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129 5 万人。
      
          而根据国家教育部2004年底公布的最新数据,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000万,
      居世界首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19% ,按照教育部的计算方法,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是指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除以18~22 岁学龄人口总数,再乘以100
      %。这个比率在世界上的排名虽然只是中等,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人口
      素质的原有水平,数字仍然相当惊人。经过多年的积累,当前中国受过高等教育
      (大学专科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约六千五百多万。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间阶层的后备处于急剧膨胀的状态,预示着未来中间阶
      层力量的急剧壮大。如果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在一定意义上进入大众
      化时代,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说中国将迎来一个中间阶层大众化的时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